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097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第八单元第28课时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8课时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课)

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自然经济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

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结束

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

官僚资本

主义经济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第二次

辛亥革命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第四次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针对训练]

1.(2015·辽宁锦州高三质检)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

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

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解析:

选D。

材料无法体现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故A项错误;据材料“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可知采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业生产方式,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近代工业企业体系完备,故C项错误;据材料“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咸(都)非笑之”“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和“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可知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故D项正确。

2.(2015·江苏南通高三调研)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

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

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A.原料供应不足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D.地区分布失衡

解析:

选D。

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故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B、C项错误。

3.(2015·贵州黔东南高三模拟)古语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辫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列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B.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

解析:

选C。

清初的“剃发令”是清朝入关后针对明朝的措施,与欧风美雨无关,故A项错误;“保辫会”反映的是守旧势力对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反对,不能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故B项错误;从“剃发令”到辛亥革命的“剪辫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说明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故C项正确;“保辫会”不能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故D项错误。

4.(2015·山东济南高三调研)1897年11月4日,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上海道蔡钧带头举办了中国官方的第一次大型舞会。

舞会的参加者主要是在沪的外国人。

中国官员女眷也循西例参加,陪同西人女眷,尽管她们没有跳舞,只是隔着帘子观看,这在当时实属破天荒之举。

这说明当时(  )

A.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C.中国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解析:

选C。

根据题意可知,中国人举办的舞会,但是女眷只是隔着帘子看,反映当时中国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故C项正确;题中没有涉及男女平等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出崇洋成为风尚,故B项错误;D项“彻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链接一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典题训练]

1.(2015·浙江温州高三测试)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

分类年份

总量(吨)

商品分类比重(%)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81713

15.6

81.8

2.6

1910

593337

39.8

41.4

18.8

1920

843860

40.1

39.4

20.5

A.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B.外国资本的入侵导致中国手工制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

C.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八倍

D.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解析:

选A。

从表格可以看出,原料出口不断增加,说明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中国手工制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主要是手工制品成本高,无法与机器工业品相竞争,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18%,不是近八倍,故C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重庆高三考前模拟)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1900年(%)

中国

32.8

29.8

19.7

6.2

英国

1.9

9.5

19.9

18.5

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

选D。

从数据看,中国手工业产量在19世纪中期以前比重较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00年中国比重只有6.2%,说明中国制造业面临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困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50年英国制造业产值占全世界近五分之一,说明英国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无法体现D项,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链接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发展进程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力量

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来源

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化次序

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典题训练]

3.(2015·吉林高三期末检测)学者潘君祥说:

“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

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解析:

选A。

从材料“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分析,“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可知B、C、D项与时间不符,故B、C、D项错误;20世纪初期中国处于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符合材料观点,故A项正确。

4.(2015·海南海口高三调研)图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中阐述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客观因素是(  )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解析:

选B。

A项是主观因素,与题干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此时正处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故B项正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是193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且D项是主观因素,故D项错误。

主题 自由、平等、开放——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体现的思想观念

[热点综述]

西方先进国家的入侵,先进文明的进入,“进化论”的引进,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思想界之“催化剂”。

数次反抗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锻炼,戊戌变法的教训,辛亥革命的结局,促使中国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知识群体。

他们宣传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观念,这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开放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也是自由、平等、博爱等开放思想的体现。

高考重视对近代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命题考查,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及本质,考查透过现象、分析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