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820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docx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

第一篇:

落实民主生活整改措施*年度民主生活会后,州党政领导班子针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延边发展实际,认真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推动全州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按照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好*年度省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现将*年度州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是延边各族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

州党政班子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年预计实现延边生产总值305亿元,增长18%;全口径财政收入5

2.7亿元,增长2

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17%。

1、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增长38%。

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再创新高,共实施各类项目15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4个。

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

长珲高速公路延边段、东北东部铁路和龙至白河段、老龙口水利枢纽、烟集河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即将建成。

工业项目特别是能源矿产项目大幅增加。

延吉卷烟厂易地改造、汪清油页岩开发、珲春宝力通讯手机、珲春矿务局新增600万吨原煤、吉林德全水泥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延边天池工贸铁精粉加工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工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

7.9%。

民生项目受到高度重视。

延吉市集中供热、延吉百货大楼扩建、广电数字电视等项目进展顺利。

生态项目比重逐渐提高。

安图明月湖有机生态园、图们凉水有机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等建设项目启动实施。

储备项目扎实有效。

大唐珲春电厂三期扩建、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储备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2、推进工业提速增效,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深入开展“工业提速增效”和“工业项目年”活动,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13亿元,增长7

3.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壮大支柱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以食品、能源矿产、林产业、旅游、医药、建材、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制定出台《延边州民营经济三年腾飞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千户民营企业成长工程”和“服务民营企业项目计划”,民营经济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增长32%。

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达14个、试点村达162个,分别占全州建制镇的2

1.2%、行政村总数的1

5.1%。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更加繁荣,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

6.2亿元,增长

4.3%。

粮食生产达到历史新高94万吨,增长8.2%。

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推进,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120户,带动农户10万户。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高度重视林区和林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办法,确定新林区建设的基本思路,统筹林区与全州同步发展。

4、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国企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可喜步伐,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推进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效能型政府建设,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优良。

坚持对外开放主导战略,全力推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升温,对外通道及中外经济合作区建设等取得重要突破,争办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工作进展顺利。

全州全方位开放态势明显,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项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成功举办*中国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增长29%;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增长2

5.7%;旅游总收入3

7.5亿元,增长24%。

5、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深入实施延龙图一体化发展战略,编制完成《延吉、龙井、图们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和“一山两河一区”规划,城市道路、供水供电、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更加突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加快公路、能源、水利、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6

5.15%。

全州城镇特别是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绿化美化程度普遍提高,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延吉、敦化进入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二、关于社会建设针对各族干部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和要求,州党政班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延边。

1、切实改善民生。

组织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

5.5万人,“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得到加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2

7.7万城市低保对象、8.7万生活困难农民直接受惠。

城市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率居全省前列,廉租住房制度启动实施;农村新居工程和泥草房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砖瓦房率达80%。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

2.9%和9%。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收尾工作,继续深化民族教育改革,全面免除城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农村中小学书本费。

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人数达55万多人,参合率为7

2.31%。

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完成4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各县(市)计划生育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实施。

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启动社区服务、残疾人服务和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3、搞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年”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年”活动,认真落实生态州建设规划,推动生态环保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基本实现总量减排目标。

启动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全州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保证了环境安全。

三、关于文化建设加强延边特色文化建设,是延边各族干部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

州党政班子通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全面实施文化强州战略,大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切实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

1、着力构筑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积极培育和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延边精神,奠定延边各族人民谋求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2、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立足于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时代文化、吸收先进文化,不断繁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文化。

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

新闻出版“走出去”工程成效显著,汉韩对照版《大中华文库》成功推向韩国。

排演《千年阿里郎》、《四季如歌》等大型文艺演出节目,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继续实施“双精推尖”行动计划,推动民族文化出精品、出人才。

总结民族文化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州民族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措施。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着眼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文化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

组织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将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培育,促其健康发展。

四、关于民主法制建设延边是民族自治地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州党政班子进一步加快推进依法治州进程,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积极稳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职责。

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积极推进人大、政协机关干部年轻化、专业化进程。

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领导,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继续推进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2、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全面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全社会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显著增强。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认真组织庆祝建州55周年活动,举办贸易展洽、论坛及旅游、民俗、文化等活动,召开庆祝建州55周年暨第13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新境界。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依法治州工作。

深入开展“平安延边”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党政军警民合力固边机制,保障了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

大力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活动。

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州级领导包保责任制,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快延边发展,关键在党。

这是各族干部群众对党政班子寄予的殷切期望。

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州委在进行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1、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和“争创好班子、争当好公仆”活动,不断增强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

全面加强和谐班子建设,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形成班子团结与和谐局面,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顺利完成州、县、乡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班子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制定出台州委干部工作“6+1”文件,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进程。

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调整交流工作,对109个州直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55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重新选拔确定367名州管副县级后备干部人选。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人才引进工作取得进展,79名正规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到州内县(市)工作。

3、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