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701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docx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2/22---2/26

收心教育、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周

2/29---3/4

认识新朋友

第三周

3/7---3/11

无脚走天下

第四周

3/14---3/18

我的本领大

第五周

3/21---3/25

嘹亮的歌声

第六周

3/28---4/1

忠诚的卫士

第七周

4/4---4/8

看谁“躲”得快

第八周

4/11---4/15

机器人“闹钟”

第九周

4/18---4/22

机器人“扑火”

第十周

4/25---4/29

摩拳又擦掌

第十一周

5/2---5/6

五一大假

第十二周

5/9---5/13

丢手绢游戏

第十三周

5/16---5/20

听话的朋友

第十四周

5/23---5/27

跟踪运动战

第十五周

5/30---6/3

向光明进军

第十六周

6/6---6/10

创意演奏家

第十七周

6/13---6/17

第十八周

6-20---6/24

各年级测试

 

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3、信息课的安全预防教育及上机要求。

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3、谈谈上信息课时有哪些不安全的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

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

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生答:

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

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

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

(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

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

你们回答得不错。

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

高山族、土家族。

生:

朝鲜族、苗族。

生:

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

看谁说的最多。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四)教师提上信息课的要求。

 

第1单元结识新伙伴

一、单元概述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各种类型的智能机器人,知道智能机器人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熟悉VJC1.5仿真系统的编程界面和仿真环境,通过最简单的让机器人前进的程序,熟悉在仿真系统下编写、运行和编辑机器人程序的基本过程。

本单元还学习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大部分模块,以及“多次循环”模块和“子程序”模块的使用等。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掌握VJC1.5仿真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执行器模块库中所学模块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会用循环模块编写具有重复动作的程序

5.会用子程序模块编写程序并使程序结构简洁明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熟练掌握VJC1.5仿真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

对“循环”模块和“子程序”模块功能的理解和应用

四、学时安排(共计4课时)

第1课:

认识新朋友1课时

第2课:

无脚走天下1课时

第3课:

我的本领大1课时

第4课:

嘹亮的歌声1课时

 

第1课认识新朋友

———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应用与“直行”模块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知道智能机器人的三个特点

2.学会安装VJC1.5机器人仿真系统

3.了解仿真系统的编程界面和仿真界面

4.学习简单机器人程序的编辑与运行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游园会上见到的各种机器人,分析机器人的特点。

学习VJC1.5仿真系统的安装,了解仿真系统的编辑界面和仿真界面,通过简单的“前进”模块控制机器人的直行运动,学习在仿真系统下编辑运行程序的方法。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智能机器人的特点

Ø动力来源于电池

Ø动作来源于声、光、电(完成任务的基本动作)

Ø识别环境的传感器(自主识别环境,完成任务的关键)

Ø可以编程控制的大脑

Ø机器人的形象(像人、不像人)

Ø智能机器人的三个特点(感觉、大脑、动作)

DIY

⏹安装VJC1.5仿真系统

⏹进入编辑界面

智多星:

软、硬件基本要求

2.认识VJC1.5仿真版流程图编辑界面

Ø工具栏

Ø四个模块库(执行器模块库、传感器模块库、控制模块库、程序模块库)

Ø每个模块库中的模块

Ø进入仿真环境界面

3.认识VJC1.5仿真版的仿真环境界面

Ø信息显示区(顶部)

Ø环境显示区(下部)

Ø环境编辑区(左侧中间)

可添加:

障碍物、图带、声源、光源

Ø返回流程图编辑区(左上角退出按钮)

智多星:

⏹设定障碍物和图带的大小(矩形的边长、圆的半径)

⏹设定图带的颜色

⏹声源强度范围和光源半径的范围80—180之间的整数

⏹光源的渐变值范围10—30之间的整数

4.参加比赛---迈出第一步

Ø直行模块及其设置

智多星:

⏹速度参数:

-100到100之间的整数

⏹正数前进、负数后退、“0”停止

⏹时间参数:

最小值为0.001

Ø进入仿真环境、运行程序、返回编辑界面

Ø保存程序

DIY

⏹机器人直行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机器人往返跑

⏹机器人跑多边形

创作天地

机器人走四边形、机器人走三角形

参考提示

通过调整机器人转向时间来调试转向角度

●教学建议

本课是起始教学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是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教学中可以通过简单任务的完成过程,了解仿真系统、学习编程操作和仿真运行程序。

第2课无脚走天下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电机”模块、“延时等待”模块和“停止电机”模块的设置与应用

2.掌握机器人转圈时两轮电机功率的设置方法

3.找出机器人转圈弧度大小与两轮电机功率设置的规律

4.通过绕标场地的搭建,掌握场地存储、加载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启动电机”模块、“延时等待”模块和“停止电机”模块,完成简单直线行走的任务,又通过设置两轮不同电机功率的程序编辑实现机器人的弧线运动,完成机器人走圆弧的任务,进而逐步编辑修改程序使机器人逐步完成走“8”字和绕标的运动程序。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机器人转圆圈

从直线到曲线问题的提出

2.问题研究----从简单问题出发

Ø用“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和“停止电机”模块实现机器人走直线

Ø通过“显示轨迹”按钮显示行走轨迹

Ø两轮电机功率相同

3.问题研究----尝试改变

Ø改变一个轮子的电机功率

Ø观察行走轨迹

4.问题研究----对应的变化会让你发现规律

Ø两轮电机功率相同机器人走直行

Ø两轮电机功率不同机器人往功率小的一侧转动

DIY

Ø调整“延时等待”使机器人走一个完整的圆圈

Ø调整两电机功率之差,观察、总结机器人转弯大小的规律

⏹两轮电机功率之差越大转弯弧度越小

⏹两轮电机功率之差越小转弯弧度越大

5.让机器人围绕着两个圆标绕“8”字

Ø建立绕标场地

制作场地----保存场地----加载场地

Ø编写走“8”字程序

⏹机器人置于两标中间顺时针走一个圆圈

⏹机器人置于两标中间逆时针走一个圆圈

DIY

Ø走“8”字

将以上两段程序按先后顺序合二为一

Ø走“s”形

Ø将走“8”字程序修改为顺时针走半圈接逆时针走半圈

Ø一轮电机功率为0,一轮电机功率不为0

⏹右轮电机功率为0,以右轮为圆心顺时针转圈

⏹左轮电机功率为0,以左轮为圆心逆时针转圈

Ø电机功率一轮为正,另一轮为负,绝对值相同

⏹右轮为正,左轮为负,以机器人两轮中间为圆心,逆时针原地转圈

⏹左轮为正,右轮为负,以机器人两轮中间为圆心,顺时针原地转圈

创作天地:

完成图2.15的圆形组合图案程序

参考提示:

1.左转60°----顺时针画圆----右转120°----顺时针画圆----右转120°----顺时针画圆

2.在前一课创作天地中,画三角形图案中用到过转120°,可作为本例转向速度和转向时间的设置参考。

●教学建议

本课从“直线运动---圆弧运动----圆的运动----8字运动----S形运动----绕标运动”任务的逐步完善、修改、调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机器人的绕标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总结出圆弧大小与两轮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

第3课我的本领大

——循环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合应用

●本课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作用,学会“多次循环”模块的运用。

2.学会“转向”、“发音”、“设置眼睛”、“显示”等模块的设置与运用。

3.体会每次重复动作后添加转向动作的作用

4.理解转角大小与转向时间和转向时电机功率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从画圆后转向动作的反复执行需求引入了“多次循环”模块和“转向”模块,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人机对话”功能,使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显示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发音等,本课还学习了“发音”、“设置眼睛”、“显示”模块等。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完成圆形组合图案

Ø画一个圆圈后右转90°

Ø以上动作重复执行4次

Ø控制模块库中选择“多次循环”模块

Ø将动作置于循环模块中作为循环体

Ø设置循环次数

DIY

Ø修改循环次数和转向时间,观察图形变化

提示:

“转向”模块设置时,速度一定,改变转向时间,转角大小随之变化

Ø延长画圆时间

提示:

可改变下一个画圆的起点。

2.问题研究----机器人的本领

Ø发音模块的功能

Ø显示模块的功能

Ø设置眼睛模块的功能

3.新的尝试----人机对话

Ø显示模块、延时模块、前进模块

Ø添加“设置眼睛”模块

Ø添加“发音”模块

创作天地

机器人走正方形或正多边形

参考提示

图3.13正方形组合图例程序:

将画正四边形后右转45°的程序段,循环执行8次。

图3.14三角形组合图例程序:

先左转30°--画小正三角形后画三角形的一条大边的程序段循环3次

●教学建议

教学中建议从机器人走圆形的程序入手,然后给出图3.1的任务要求,分析其算法引入循环和转角的需求,从而体会“多次循环”模块和“转向”模块在本任务中的必要性。

在完成本任务后,启发学生改变转向的角度和循环次数以观察、摸索规律,以便完成机器人组合多边形程序的规律。

第4课嘹亮的歌声

——子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发音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子程序的概念

2.通过音乐程序体会设置子程序的必要性

3.学会子程序的创建、编辑和运行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音乐程序的制作引入了“子程序”模块,学习子程序的创建,子程序的编辑,在编写音乐子程序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用“发音”模块创作音乐程序的方法。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

子程序概念的引入

2.新建子程序

Ø“新建子程序”模块

Ø新建子程序的命名

Ø返回主程序

Ø编辑子程序

3.在子程序中编辑歌曲

音乐子程序的编辑

Ø编辑音调选择修改音频

Ø编辑节拍选择修改音符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子程序对简化程序结构的作用,使学生愿意在处理较复杂或重复程序段时,用建立子程序的方式实现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第2单元超人的感觉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通过“红外测障”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的学习,了解传感器的功能和对传感器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的必要性,学习传感器模块检测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判断获取不同信息产生不同动作的方法。

学习多种“条件判断”模块实现对不同动作的处理方法。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红外测障”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的设置方法

2.学会传感器模块的检测方法

3.会用传感器模块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

4.会用“条件判断”模块设置变量进行条件判断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传感器模块的运用

难点:

用传感器模块或条件判断模块做多条件判断

四、学时安排(共计4课时)

第5课:

忠诚的卫士1课时

第6课:

看谁“躲”的快1课时

第7课:

机器人“闹钟”1课时

第8课:

机器人“扑火”1课时

第5课忠诚的卫士

——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

●本课教学目标

1.理解“永远循环”模块在传感器检测程序中的作用

2.学会“红外测障”模块设置和运用方法

3.学会用变量百宝箱设置存放传感器检测值的变量

4.知道红外测障变量获取的检测返回值

●教材分析

本课在对红外传感器获取信息检测的需求下介绍了“永远循环”模块,通过显示检测值的需求学习了在变量百宝箱中设置变量的方法,在仿真环境下建立障碍物并运行检测程序以观测检测结果,通过对检测到障碍后报警的需求学习了“红外测障”模块条件判断的设置功能。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机器人如何识别环境障碍物

Ø“永远循环”模块

Ø循环体内添加“红外测障”模块

Ø添加“显示”模块,显示测障结果

Ø显示红外变量值要用到“变量百宝箱”

⏹变量:

是存放数据的地方

⏹变量百宝箱:

箱子中装着可能用到的所有变量

Ø将机器人置于障碍物前的不同位置观察红外变量ir_1的检测值

⏹正前方有障碍:

ir_1=4

⏹左前方有障碍:

ir_1=1

⏹右前方有障碍:

ir_1=2

⏹正前方有障碍:

ir_1=0

2.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看”的远一点

Ø修改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距离

Ø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在10到80之间

3.问题研究----让机器人看到障碍物时发出报警

Ø“红外测障”模块的判断功能

Ø条件判断:

如果,条件设置为“无”,当条件成立时,表示无障碍;

否则,也就是条件不成立时,表示有障碍,这时机器人发出报警声;

创作天地

让机器人一边报警一边往前运动

参考提示:

在“显示”模块前添加“直行”模块,在条件判断的“否”一侧的“发声”模块后添加“转向”模块。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过程中希望强调智能机器人的三个特点在学习中的体现,让学生感受“红外测障”模块功能体现的“感觉”特点,“条件判断”模块功能体现的“大脑”特点,行走、发声等功能体现的“动作”特点。

 

第6课看谁“躲”的快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与避障运动

●本课教学目标

1.理解机器人避障的策略

2.学会为机器人设计避障程序

3.掌握条件判断的程序设计方法

4.通过“避障”问题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编程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从环境的“有障碍”、“无障碍”两种状态设计了如果有障碍启动电机,否则停止电机的避障程序。

为了让机器人更好的在行走中避开障碍,提出了根据检测值确定障碍方向并避开障碍行走的任务,引入了对一个变量进行多次条件判断的编程需求。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让机器人在前进中遇到障碍物时停下来

Ø编写遇见障碍物停止的程序

Ø设置仿真环境

Ø观察机器人运动

Ø研究结论

如果,无障碍机器人眼睛为红色向前走。

否则,遇到障碍机器人报警并停止前进。

2.问题研究----让机器人在前进中避开障碍物自主运动

Ø红外传感器检测结果为两个状态:

有障碍与无障碍

Ø返回四个检测值

无障碍检测值为:

0

有障碍检测值分别为:

1表示左前方,2表示右前方,4表示正前方。

Ø程序的描述

如果<无障碍>机器人前进

否则表示有障碍,再判断障碍来自哪个方向

如果<左前有障碍>机器人则右转

否则表示障碍不在左前,再继续判断

如果<右前有障碍>机器人则左转

否则表示障碍不在右前,这时可以确定障碍一定在正前方,所以机器人要后退转弯(右转也行,左转也可)。

显示检测值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在一个条件判断的基础上引入了多条件判断的编程需求,教学中应注重对避障行走策略的分析,注意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条件判断程序段的能力,以加深对条件判断程序结构的理解。

 

第7课机器人“闹钟”

——亮度传感器的检测与设置

●本课教学目标

1.掌握亮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知道亮度检测值范围和含义

3.学会“亮度检测”模块的设置方法

4.会分析简单的与亮度检测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引入了“亮度检测”模块及亮度检测的方法,学习了用“亮度检测”模块判断亮度检测值的方法,学习并分析了“闹钟”程序的编写。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机器人能看到“亮光”吗?

Ø“亮度检测”模块

⏹亮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

⏹检测光线越强,检测值越小;检测光线越暗,检测值越大

Ø光源设置:

⏹光源的半径设置范围为80~180之间的整数

⏹光源的渐变值设置范围为10~30之间的整数

2.问题研究----机器人可以像“闹钟”一样吗?

Ø用“亮度检测”模块的判断功能,确定获取的亮度检测值是否达到启动“闹钟”的亮度值。

Ø亮度判断的程序描述

如果<亮度检测值小于200>表示天亮了,闹钟发音并显示检测值;

否则表示天没有亮,继续检测并显示检测值。

创作天地

让机器人边运动边检测亮度传感器,没有“看到”亮光继续往前走,“看到”亮光停下发音。

参考提示:

在机器人“闹钟”程序中,添加“停止电机”模块和“启动电机”模块。

亮度判断程序的描述:

如果<亮度检测值小于200>表示“看到”亮光,则停止电机闹钟发音显示检测值

否则是没有“看到”亮光,启动电机机器人继续直行显示检测值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亮度检测总结亮度强度与检测值的关系,要让学生会根据需要设置光源,了解检测值获取的方式。

第8课机器人“扑火”

——亮度传感器的应用与追光运动

●本课教学目标

1.掌握同时检测两个亮度传感器的方法

2.会用“条件判断”模块判断“亮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亮度值

3.通过“飞蛾”问题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编程实施策略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变量设置,学会用两个变量分别检测左右光线强度的方法,分析趋光行走的策略,学习用多个“条件判断”模块对传感器检测值的判断和动作策略的设置。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如何让机器人的左右眼分别检测环境光线

(检测左右眼的亮度检测程序)

Ø在“永远循环”模块中添加两个“亮度检测”模块,一个用于检测左侧亮度,另一个用于检测右侧亮度。

Ø在第一个“亮度检测”模块的变量百宝箱中设置“亮度变量一”

在第二个“亮度检测”模块的变量百宝箱中设置“亮度变量二”

Ø在“显示”模块中增加引用变量百宝箱中设置“亮度变量二”

2.问题研究----能否让机器人像“飞蛾”一样靠近火源

Ø用“条件判断”模块判断“亮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亮度值

Ø在“条件判断”模块的变量百宝箱中设置“亮度变量”以便判断其值

Ø用多个“条件判断”模块判断多个亮度检测值

Ø多个亮度检测值判断的程序描述

如果<左侧亮度值小于10>则表示已找到光源,机器人停止运动;

否则表示光源不在左侧,再判断右侧;如果<右侧亮度值小于10>则表示有光源机器人停止运动

否则表示左右都没有找到光源,如果<左侧亮度值小于右侧亮度值>表示左侧亮度强则机器人向左侧运动

否则向右侧运动

创作天地

机器人远离火源(参考提示):

哪边光线弱机器人就向哪边运动

●教学建议

本课使用了“条件判断”模块对传感器的检测值作出判断,以实施相应的趋光策略,在使用“条件判断”模块时要学会正确地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变量和条件设置。

在编写机器人“飞蛾”程序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能力。

第3单元非凡的智慧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学习“碰撞检测”模块的检测和应用,学习“碰撞检测”模块判断检测碰撞方向的复选框组合设置。

在本单元还学习“地面检测”模块的检测和应用,了解到地面检测获取的信息是由地面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的。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掌握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3.学会碰撞检测场地和地面检测场地的设置

4.通过完成任务和问题研究提高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

碰撞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检测

难点:

“碰撞检测”模块和“地面检测”模块在程序中的应用

四、学时安排(共计2课时)

第9课:

摩拳又擦掌1课时

第10课:

丢手绢游戏1课时

第9课摩拳又擦掌

——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

●本课教学目标

1.掌握碰撞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掌握碰撞传感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3.学会碰撞检测场地设置

4.会用“子程序”模块编写机器人功能模块程序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碰撞检测”模块的设置与检测方法,在仿真界面设置障碍场地测试碰撞检测值,利用“子程序”分别编写了“前碰停”和“后碰停”的子程序。

使模块化编程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知识内容

1.问题研究----机器人怎样感知身边物体的存在

Ø“碰撞检测”模块的应用(碰撞检测程序)

Ø在“碰撞检测”模块的变量百宝箱中设置“碰撞变量一”

Ø在“显示”模块中引用“碰撞变量一”,显示碰撞检测值

Ø在仿真环境设置障碍物,以检测机器人在遇到碰撞时的检测值

2.问题研究----前方遇到碰撞时如何停下来

Ø“碰撞检测”模块中判断条件的设置(关系运算符右侧复选框的选择)

选中复选框:

左前+右前=前

左后+右后=后

左前+左后=左

右前+右后=右

Ø“前碰停”子程序的描述

如果<检测到前面有碰撞>机器人停止运动

否则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