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464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docx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地位作用:

  〈〈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单元第十五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第七单元〈〈在科技发展的时代里〉〉这一主题单元里的最后一框。

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础。

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

学习本节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走好创新之路。

  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

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积累知识,勇于创新。

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能为将来创新奠定基础,创新当然也离不开实践,要学以致用,才有收获。

  难点:

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如何让幻想变为现实,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想象、求异思维,善于观察等创新思维方法,好说不好理解。

  教材处理:

本框两个标题,在讲授时,把二者整合一下,融为一体,作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一主题下进行,打乱教材,增添新故事,让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教法学法及手段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把握好好奇心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去实践。

为此搭建起创新的桥梁。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好,理性思维较差,教师需要及时点播,帮助学生形成结论。

  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按照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还时间、空间、能力与学生的要求,结合区教研室初中思想品德“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和泰安十六中“精彩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爱参与的特点,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法,整堂课围绕”情境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模式。

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习方法: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上重要的是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所以,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动手动脑,积极参与。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容量大,引发学生兴趣。

也可以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创新者,但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

那么,我们应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下面学习“搭起创新的桥梁”。

  学生读学习目标。

  精彩课堂六大环节:

  环节一、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73—78页,完成课时训练上的整体把握和重点突破。

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先小组内自行解决。

  环节二、问题征订:

  各小组将本组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要求:

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环节三、学生主讲:

  针对以上问题,由学生自愿到讲台上讲解,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在主讲人讲完后进行补充。

  讲故事,明事理。

  学生将课下搜集到关于本节课的有关事例讲给全体同学听。

  教师也可以下发一些有关创新的事例让学生分析。

  故事一:

鬼谷子与创新思维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方法别具一格。

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

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

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

意为百担有余。

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

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

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故事二:

也是“买一赠一”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

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

  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

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

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

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

于是,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声音:

“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

”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

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故事三:

安全刀片大王吉利,未发明刀片以前是一家瓶盖公司的推销员。

他从20多岁时就开始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发明研究中。

过了近20年,他仍旧一事无成。

  85年夏天,吉利到保斯顿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一天买了火车票。

翌晨,他起床迟了一点,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馆的服务员忽匆匆地走进来喊道:

“再有5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吉利听到后,一紧张,不小心把嘴巴刮伤了。

  吉利一边用纸擦血一边想:

“如果能发明一种不容易伤皮肤的刀子,一定大受欢迎。

  这样,他就埋头钻研。

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吉利终于发明发明了现在我们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

他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故事四:

克鲁姆是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

1853年,克鲁姆在萨拉托加市高级餐馆中担任厨师。

一天晚上,来了位法国人,他吹毛求疵总挑剔克鲁姆的菜不够味,特别是油炸食品太厚,无法下咽,令人恶心。

  克鲁姆气愤之余,随手拿起一个马铃薯,切成极薄的片,骂了一句便扔进了沸油中,结果好吃极了。

不久,这种金黄色、具有特殊风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国特有的风味小吃而进入了总统府,至今仍是美国国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故事五:

美国北部有家电力公司冬天遇到电线被积雪压断的问题,要想办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工程师开了很多会,无计可施。

有个孩子异想天开的提出用直升飞机吊扫帚扫雪,最后经多方论证这是最可行的方法。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爱因斯坦曾指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故事六: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

发型师问:

“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那个人解释说:

“我本来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

”“没问题。

”发型师说。

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和对方剃了个光头。

  环节四、辩论质疑:

  在同学讲解过程中,如有新的问题可以再提出来进行讨论甚至辩论。

完成课本P75页的打破思维定式的题目。

  打破思维的定势

  ⑴、广场上有一匹马,马头朝东站立着,后来又向左转了270度,请问,这时它的头、屁股、尾巴各指向哪个方向?

  ⑵、玻璃瓶里装着橘子水,瓶口塞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橘子水?

  ⑶、有一棵树,树下面有一头牛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牢牢栓住鼻子,牛的主人把饲料放在离树恰好5米之外就走开了.牛很快就将饲料吃了个精光.牛是怎么吃到饲料的?

  课堂小结,各小组整理展示本项目的知识网络图。

  创新=好奇心+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敢于想象+敢于质疑+积累知识+勇与实践

  动力前提先导源头前提过程

  提升认识

  XX年12月5日,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6名内地同学和4名港澳地区同学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依照邓小平同志的遗愿设立的,主要用于奖励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是中国青少年的崇高荣誉。

  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何意义?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大赛获奖者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环节五、联想比较:

  我们一起分析判断:

发明创造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家庭、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品中,你认为哪些工具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说说你的创新构想。

  环节六、当堂达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这告诉我们

  A学会独立思考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说过:

“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律。

”王选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

  A.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B.要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c.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D要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科学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创新不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B、只要敢于异想天开,不用实践就能够获得成功

  c.想象是创新的先导,创新起源于想象

  D.想象是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

  简答题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迄今为止已举办了20届,这项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深远。

  时代呼唤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畅谈收获、激情导行: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打算。

  教师寄语:

  创新、创新,民族进步的魂,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靠的是创新;

  创新、创新,国家不竭的劲,民族要团结,国家要统一,靠的是创新;

  创新、创新,创新路上,有你有我,要把国家振兴作为己任。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己搜集材料,讲解自己的创新构想,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实现师生互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