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204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docx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

《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意思。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教学难点: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活动资料

相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建构阅读话题

1、板书课题“詹天佑”,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2.詹天佑是谁?

──京张铁路(板书)的设计施工者。

京张铁路修筑于哪一年?

(1905年),距现在有多少年了?

(一百多年)(出示资料)

3.同学们,老师看了这些资料,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一条铁路的诞生,为什么那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它呢?

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把学生带进角色,这是情感的诱发。

  二、初读:

整体感知内容,回顾难忘岁月

1、录像老师:

 詹天佑的铜像落成了,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题写吗?

现场老师:

速读课文,找到你认为最准确的句子。

2、录像老师:

出示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读课文把相关语句划下来。

现场老师:

自由读课文5、6自然段,划一划能表现詹天有杰出才华的语句,并想一想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

3、现场老师:

引导学生读后交流。

教师引导概括: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设计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精读:

深入研读内容,体会创新设计

1、现场老师:

出示相关图表,同桌讨论后尝试用笔画出詹天佑开凿隧道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2、学生讨论完成图表。

3、录像老师:

讲读相关语句,动画演示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

4、现场老师:

指名学生读第六自然段,指名学生演示火车上坡的过程

5、录像老师:

动画演示“人”字形线路上火车上坡的过程及讲相关故事。

(设计意图:

抓中心句展开教学,体现训练的整体性。

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揽全局的作用。

四、品读:

再现动人细节,感情朗读课文

1、录像老师:

詹天佑的杰出佑来源于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

   现场老师:

轻声读课文第4自然段,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2、录像老师:

在修筑铁路的四年1400多个日子里,一定会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细节。

詹天佑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出示相关语句。

   现场老师:

组织交流,抓住文本关键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积累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爱国精神、杰出智慧、顽强毅力、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3、现场老师:

重点指导朗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交流詹天佑当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2)教师引读:

师:

因为资金短缺,铁路修筑暂时陷于困境,此刻,詹天佑想:

生:

“这是中国人……”

师:

帝国主义者一直不放弃夺取铁路修筑权的野心,暗中阻挠,这时,詹天佑想:

生:

“这是中国人……”

师:

面对皇亲国戚横加干涉,无理取闹,詹天佑想:

生(齐):

“这是中国人……”

师:

亲友离开,女婿遭绑架,女儿身亡,詹天佑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想:

生(齐):

“这是中国人……”

师:

同学们,詹天佑不但自己经常这样想的,他也经常这样勉励他身旁的工作人员:

(指名学生读:

遇到困难,他总是勉励工程人员: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4、现场老师:

孩子们,修筑铁路的日子里,詹天佑让人感动的细节,绝不只是课文里写的这些!

如果,我们对当时当地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们一定会对詹天佑更加肃然起敬。

  

(设计意图: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五、研读:

回眸百年沧桑,体会课文深意

1、老师:

帝国主义当时是怎样的表现呢?

老师:

 请大家用心地读读2、3自然段,边读相关句子,联系詹天佑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边想一想:

这两段话的哪些地方,让你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默读,画出让自己心里不平静的句子)。

2、老师:

孩子们,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回顾那一段岁月,我们的心情肯定是不平静的,谁来读读让你的心情感到不平静的句子?

(交流感受,朗读体会——主要从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一路上的高山深涧;技术条件落后;国人的期盼等角度,理解詹天佑面临的重重压力)。

3、学生交流体会

4、老师过渡:

正是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

这是危难中的奋进!

艰辛中的辉煌!

)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艰辛的辉煌!

(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

渗透品词品句的阅读方法,欣赏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评价人物,让学生把学得的阅读方法及时用于实践,触类旁通,发挥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

六、活读:

倾诉满腔情怀,升华爱国热情

1、老师:

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河北省政府在张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铜像。

孩子们,假如这一天,你亲眼目睹了铜像揭幕,我想,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涌起很多感慨,你也一定有很多心里的话儿对詹天佑说。

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吧。

(写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上课文里刚刚学过的词语:

阻挠    要挟    嘲笑    毅然     杰出     爱国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回击    竣工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2、老师:

同学们,让我们面对着詹天佑的铜像,尽情地诉说心理话吧……

3、老师:

听着大家的发言,老师不由想起了很多很多,我的脑子里,出现得最多的画面,是电影《詹天佑》中的一个片断。

1919年,詹天佑拖着重病之躯,登上长城,深情地说(师朗诵):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4、老师:

学习一首有关詹天佑的诗,升华感情,总结课文。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感情延伸,首尾呼应,遵循了《新课标》中“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至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附:

板书              

                          20、詹天佑

                           

                               京张铁路    

                            杰出     爱国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中新增设的一篇课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我利用优质资源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我在场使这种新方法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感受:

一、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

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

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

我在反复观看优质资源课的基础上决定先让同桌研读课文相关内容后尝试画示意图,而后让学生观看宋老师录像中制作的课件动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二、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引导学生从搜集来的资料入手,去深入体会当时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并引导学生多遍朗读詹天佑想法的句子,从而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

大概是受优质资源的牵制,我总想充分利用其优势,所以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并不充裕。

      2、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

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学生并没有提出,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

设计这个线路有什么好处?

要是能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

同时这到激发动机时入情。

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詹天佑》说课方案

一、说教材分析

    站在巍巍的八达岭上,看着那纵横的铁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詹天佑,这位中国的铁路之父。

正是他,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二部分讲清朝政府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全的情况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第三部分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四部分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蔑视和嘲笑。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导读式教学法。

因为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

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

采用导读式教学法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究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我还准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在学生汇报过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后时,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

   崔峦同志在解说《语文课程标准》时说到:

“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