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x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班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
×××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
3.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4.知道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分别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
5.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6.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4.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6.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7.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8.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3.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4.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和一个STEM学习以及一个专项学习,包含了5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三、各单元设计意图
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设计意图: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肉眼难以直接看到微小的生命,但微小的生命客观存在,它们也是生命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和周围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
因此,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微生物的一些基础内容理应成为小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对象。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微生物,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但由于微生物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变化多端。
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
从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微生物开始,人类对微小生命体的认识、研究和利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并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加深认识和深化利用。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教材立足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将科学与技术融合在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指向,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提出“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这个学习主题。
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第2单元《仿生》设计意图:
人们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当中不仅适应了自然,而且其程度接近完美。
仿生学就是试图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和行为,创造出一系列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它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领域。
尤其是在各科学领域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仿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蓬勃的发展。
它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学生虽然并不了解仿生的概念,但对仿生的应用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知道和使用过多种仿生物品,对这一领域充满好奇。
本单元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对儿童来说,仿生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工程和机械设计的再一次体验和更深入的研究,意在加强学生对工程和机械领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接下来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打下基础。
第3单元《地球的运动》设计意图: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发生的根本原因。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产生了影响,四季循环对动植物、天气、人文也产生了影响。
地球的运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地球上的现象小学生是非常感兴趣,也应当了解的。
探索宇宙和自然现象的奥秘,是人类千百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对地球已经有了很多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大多内容是宏观的,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地球知识有所了解,但没有掌握,有的甚至存在错误。
同时,学生难以通过直接探究的方法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
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第4单元《简单机械》设计意图:
在工业化社会中,大到国家重大工程,小到家庭生活用品,机械无处不在。
机械产品是科技不断进步的成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简单机械,甚至创造性使用身边的材料制造简单机械,都是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素养。
学习简单机械单元的内容,就是为学生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让他们成为未来生活的改善者和创造者。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此外,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的设立与安排,不仅是教材内容螺旋式上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载体。
学生参与这一主题内容的学习,特别是本单元的系列研究活动,如探究杠杆的秘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研究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是否省力、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将为中学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设计意图:
时代在进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依靠广大公民科技素养的提高,其中,技术与工程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增“技术与工程领域”,是因应公民提升技术与工程素养需求的必要之举。
技术与工程素养是一种专门的素养,应该得到专门的训练。
因此,除了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部分学习主题中有所渗透外,新编苏教版教材还专设了若干针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和学习项目,STEM项目学习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的STEM项目学习,以工程设计为基石,强调学生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凸显体验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和趣味性,还指向科学概念的建构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教材中增设STEM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材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机会的不足。
在STEM项目主题的选择上,要从学生身边常见的问题、话题入手。
一方面,随着耕地的日益减少,工程师开始设计建造垂直农场来增加耕作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阳台种植蔬菜、花卉,既绿色环保,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基本生活之需,这一做法正成为城镇生活的一种新常态。
本项目以“立体小菜园”为主题,既反映了一种趋势,又回应了一种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还体现了对生活的一种引领。
设计建造立体小菜园,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产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认同创意设计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学生建立以工程设计来满足生活需求的工程思维。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设计建造立体小菜园这样的活动是他们非常喜欢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喜欢往往聚焦在动手做,在动脑想方面比较欠缺。
如果没有一个自始至终的思考作为驱动力,学生不仅做无目的,也可能做无恒心。
“立体小菜园”项目的设计,没有按照分课的形式呈现,而是按照学生可能经历的工程设计的流程逐步展开,包括了解需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思。
两个学习项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思维为核心,以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带着学生真想、真做、真研究。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设计意图: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教师应理解和把握,什么才是“像科学家那样”。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
从发展儿童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动脑想”与“动手做”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偏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
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围绕着概念的发展,必然要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对科学方法要素加以点拨提升,学生忽略对探究活动的反思,缺失对探究路径和结构的回顾、规划,缺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的清晰认识,也就很难掌握科学方法的要旨。
因此,引领学生亲历探究,并完整地回顾、整理和建构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设置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单元的用意。
本套教材中,专项学习单元“像科学家那样”与“像工程师那样”一起,形成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两方面技能方法的发展体系,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12册教材中,分上、下两册交替安排。
专项学习单元依据学生发展水平,选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