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毛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566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毛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3章毛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3章毛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3章毛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3章毛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毛概.docx

《第13章毛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毛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毛概.docx

第13章毛概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准确理解和把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涵义和依据。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板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紧张局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在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

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2)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

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3)时代主题的变换对我国的影响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

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扩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

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2)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

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换句话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和平发展主要立足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制创新。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象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

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更是贯穿着“和平”的主线,例如,中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不称霸”、“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韬光养晦”、“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共赢共存”、“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思想、理念和准则。

正是这些思想、理念和准则影响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主导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大方向,规范着中国对外政策行为。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将给各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板书)

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具体的外交方针方面,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