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40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

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本课学习采用以景激情,以情促读的教学方式,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让学生带着心中向往,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课前准备】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就要放寒假了,如果爸爸妈妈想在寒假里带你去外地旅游,你最想去哪里?

(自由发言)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我们一起学一学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齐读)。

1、多想什么意思?

(特别想,非常想)

2、他那么想去看看,到底要看什么?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识字。

1、看拼音,轻声自由读这首诗,遇生字把它画下来,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2、看汉字读课文,遇生字把它画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3、检查生字:

同桌之间──开火车──组词领读──怎么记住它的。

1、课件出示:

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

(课件)

同桌检查。

指名读。

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

(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

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

(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三、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

朗读擂台赛。

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

(课件)

四、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

注意升的第一笔。

(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

(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

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

(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投影)

五、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培养学生热爱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北京风光图、教学课件。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

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你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用标出。

2、小组合作读。

小组长带领着同学们合作着学习,合作着读一读课文。

把你刚才还没读准的地方提出来向别人请教,或者你会读了就帮帮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汇报合作情况。

在刚才的学习中,谁能勇敢地告诉老师,你什么地方得到过同学的帮助?

或你帮助过谁?

都可以说说。

4、指名读。

谁来试试,能把这些字词读准。

(告诉、能、走出、大山、北京城、升旗、仪式、壮观)

5、范读。

我多想读读这篇课文呀,你们欢迎吗?

(老师范读)

6、比读。

谁敢跟老师比一比。

其它同学仔细听,注意字音是否读准确,读得是否有感情。

7、小组赛读。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的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有感情。

二、感悟交流,探究内容。

1、通过刚才朗读练习,你读懂了点什么?

联系我们开始学课文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想一想,现在读明白了吗?

1)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随机板书:

大山里的孩子)

2)北京城离大山里的孩子非常非常远。

理解:

遥远。

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再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

(随机板书:

北京城、遥远)

3)我多想去看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随机板书:

天安门、升旗仪式)

2、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1、你想看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吗?

(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实况录像)

2、现场采访:

看了你们这入神、激动的样子,我想现场采访一下几位小朋友: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

(随机板书:

壮观)

2)看图当你看到国旗升起来时,你会想些什么?

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国旗美丽!

我爱祖国,我爱北京。

3)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多想去看看)

4)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3、听音乐休息。

《国旗,国旗多美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觉得非常非常骄傲、非常非常自豪,非常非常想亲眼看看,你呢?

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再读出来。

三、说话训练。

遥远的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四、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共同表这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热爱北京,热爱祖国,表达爱方式有很多,可以画一张画,可以唱一首歌,可以编一首小诗,回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妈表达一下你对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

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

“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

(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

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

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

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

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

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

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

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B:

理解“壮观”。

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

指导朗读。

C:

品读第三句:

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

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

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

(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

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

《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

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

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

通过你读懂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

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

如:

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

”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

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

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

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

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

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案(3)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认识两个部首“心、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