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27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评一新版

期末测评

(一)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北半球部分经纬网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正确的一项是(  )

A.甲(70°N,5°W)    B.乙(25°N,25°W)

C.丙(20°N,10°E)D.丁(55°,50°)

2.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处的纬线最长

B.乙地和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甲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向

D.位于西半球的地点是乙地

3.朦胧的夜空中,星光、灯光闪烁,是星是灯还是其他?

依据图示推断可能是星星的是(  )

                            

A.甲、乙B.乙、丙C.甲、丙D.甲、丁

读某学校平面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学校的足球场位于排球场的(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5.学校篮球场的长度约为(  )

A.50米B.150米C.100米D.200米

读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M地的海拔是(  )

A.100米B.200米

C.300米D.400米

7.图中N河流的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8.下图是某区域沿89°E地形剖面图。

该区域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直布罗陀海峡

10.关于②③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B.均跨寒、温、热三带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解释问题的成因。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提出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

A.非洲河流水文特征

B.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C.红海的形成

D.地中海的形成

12.能够解释所提问题成因的是(  )

A.流量大,有结冰期

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读漫画,完成第13~14题。

13.你认为造成该可怕现象的原因是(  )

A.资源短缺B.人口过多

C.环境污染D.地球萎缩

14.要解决这种问题最根本的做法是(  )

A.停止使用自然资源B.多植树造林

C.控制人口数量D.防治污染

读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第15~18题。

15.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6.下面对该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B.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C.终年高温D.终年温和

17.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  )

A.西欧B.南极洲

C.东南亚D.西亚

18.右图是该地一种典型的民居,可以看出该民居特别注重(  )

①防寒保暖 ②通风散热 ③防潮、防湿 ④防风、防沙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19.下列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美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B.美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

C.新加坡、日本、比利时、菲律宾D.新西兰、中国、德国、南非

20.下列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的是(  )

A.居住条件B.医疗条件C.人种肤色D.教育水平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0分)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昼夜更替的原因是        。

 

(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在图2中地球公转到  处。

 

(3)如图1所示,此时北京(40°N,116°E)正值    (填“白天”或“黑夜”)。

 

(4)图3是山东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  。

 

图3

22.(10分)读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气候主要通过    和    反映其特点。

 

(2)图甲的气候特点是       。

 

(3)图甲气候多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    (填“东”或“西”)岸,适宜发展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

图乙气候多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   (填“东”或“西”)岸,适宜发展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影响图乙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23.(10分)读右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这一实践活动中,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和实践步骤如下。

工具材料:

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

①将三只小塑料杯分别编号为A、B、C。

在A、C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B杯子装入同等高度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子的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有              。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    ,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       。

 

(4)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右图中P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4.(18分)下图是某沿海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图中有A、B、C三个聚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A聚落所在地的海拔在    米以下,A、B、C三聚落中,所在地形最平坦开阔的是    聚落,位于河谷地带的是    聚落。

 

(2)甲、乙两条河流,水容易被污染的可能是    河;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的是    河。

 

(3)A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与A聚落相比,C聚落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B聚落规模最小的原因是 。

 

(4)三地中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

 

25.(12分)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请你比较世界人种分布图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人种分布图

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1)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分布着    人种;但是,语言分布却差异很大,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通用    语,而非洲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两个地区通用      语。

 

(2)A处是法语分布区,法语本应在法国通用,而在非洲也有分布的原因是  。

 

(3)B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      语,目前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该语言,这是因为   。

期末测评

(一)

一、选择题

1~2.1.B 2.D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丙、丁的经纬度分别是(70°N,5°E),(10°N,20°E),(55°N,50°E)。

第2题,图中丙地所处的纬线最长;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

3.B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人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图中的甲未动,可能是灯;乙、丙从东向西移动了位置,可能是星星;丁自西向东运动,可能是其他物体。

4~5.4.B 5.A 本组题结合某学校平面示意图考查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和量算距离。

第4题,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方向。

第5题,图上篮球场的长度约为1厘米。

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6~7.6.B 7.D 第6题,读图可知,M地的海拔是200米。

第7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河流流速越快。

8.C

9~10.9.C 10.D 第9题,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11~12.11.C 12.C 读图可知,该图主要表示了红海因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

13~14.13.B 14.C 人口的过度增长,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才造成这种可怕的后果,要解决这种问题,人类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15.A 16.C 17.C 18.B 19.B 20.C

二、综合题

21.答案

(1)地球自转 

(2)冬至 丙 (3)白天 (4)①

解析第

(1)题,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更替。

(2)题,图1所示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丙处。

第(3)题,北京的经度是116°E,位于图中的120°E以西,此时是白天。

第(4)题,冬至日这一天,位于北温带的山东东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最低的一天,太阳照到屋内的面积最大,①图符合。

22.答案

(1)气温 降水 

(2)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3)西 畜牧业 东 种植业 (4)海陆位置

解析图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光照较少,不利于作物的成熟,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图乙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雨热同期,适宜发展种植业。

23.答案

(1)塑料薄膜、橡皮筋 

(2)A B、C (3)充足的水源和热量 (4)全年高温多雨。

靠近赤道,热量充足,海洋环绕,水源充足。

解析第

(1)题,根据实践步骤可知,该实验中还需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塑料薄膜和橡皮筋。

(2)题,阳光照射,气温升高,水分蒸发,薄膜上才有小水珠,只有A杯子符合这两个条件。

第(3)题,实验结果中只有A杯子的薄膜上有水珠,证明了湿润气候的形成要有充足的水源和热量。

第(4)题,根据P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推测其气候特点及成因。

24.答案

(1)100 C A 

(2)甲 乙 (3)附近有煤矿;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地处河流两岸,水源充足(任答两条即可) 靠近海洋,海上交通便利 位于坡地,地少且贫瘠;离水源地较远,水源不足 (4)A聚落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A聚落所在地海拔在100米以下,位于河谷地带;C聚落所在地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2)题,甲河主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河流交汇处附近有聚落和煤矿,水易被污染;乙河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

第(3)题,聚落发展的条件应从矿产资源、水源、地形地势、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4)题,A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聚落规模最大。

25.答案

(1)白色 英 阿拉伯 

(2)非洲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在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3)西班牙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