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精品范文.docx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精品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精品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精品范文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
问题1: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下面对“趋礼”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
3)
A.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
B.要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
C.趋礼应遵循“行不中道”的原则
D.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一定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问题2:
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室内座次以()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分数:
3)
A.东
B.南
C.西
D.北
问题3:
在古代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
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请问“待罪”是指()。
(分数:
3)
A.自己的官
B.自己的儿子
C.自己的罪行
D.自己的错误
问题4:
《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
是中国()时代一部汉族礼制汇编,共十七篇。
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分数:
3)
A.春秋战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东汉
问题5:
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
(分数:
3)
A.周公
B.姜尚
C.文王
D.纣王
问题6:
“作故人、谢宾客、仙游”是指()。
(分数:
3)
A.称别人的亲属去世
B.老朋友
C.老师
D.称呼别人的朋友
问题7:
贤契是指称()。
(分数:
3)
A.自己的孩子
B.别人的孩子
C.自己的学生
D.别人的学生
问题8: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是指称()。
(分数:
3)
A.自己的妻子
B.自己的家人
C.自己的妹妹
D.自己的姐姐
问题9: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国家之间讲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讲礼仪是为人立世的基础。
中国古代有“拱手礼”,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分数:
3)
A.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
B.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问题10: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
这些谦敬副词,和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个词不是“谦敬副词”()。
(分数:
3)
A.蒙
B.窃
C.幸
D.怜
问题1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
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分数:
3)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问题12:
在古代宴会开始,通常由谁最先举筷,并且尝菜肴的第一口,然后其他人才能举筷吃菜?
()。
(分数:
3)
A.老人
B.小孩
C.孕妇
D.客人
问题13: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门人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过重大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的范畴概括。
(分数:
3)
A.《孝经》
B.《诗经》
C.《大学》
D.《后汉书》
问题14:
古人在写书信时,在书信开头写收信人的称谓。
称谓之后要缀以表达敬意的词语,例如“台端”“台甫”“大鉴”等,这类词语就是“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的最多,源出于()。
(分数:
3)
A.《孝经》
B.《诗经》
C.《大学》
D.《后汉书》
问题15:
男子()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分数:
3)
A.15
B.16
C.18
D.20
问题16:
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亲迎等。
(分数:
3)
A.媒妁
B.下礼
C.订婚
D.请期
问题17:
寿诞礼,一般在()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分数:
3)
A.30岁
B.40岁
C.50岁
D.60岁
问题18:
在较正式宴请礼仪中,我国习惯按()排列席位、座位、座次。
(分数:
3)
A.年龄
B.辈分
C.性别
D.职务
问题19:
古代常用敬词有很多,很多沿用至今,先妣是指()。
(分数:
3)
A.对母亲去世后的用语
B.对妹妹去世后的用语
C.对姑姑去世后的用语
D.对姐姐去世后的用语
问题20:
在交友的称谓中“刎颈交”是指()。
(分数:
3)
A.友谊最深的朋友
B.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C.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D.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问题21:
对别人尊重的称呼有很多,“令正”一词是对()尊称。
(分数:
3)
A.尊称对方的妻子
B.尊称对方的母亲
C.称自己的学生
D.称别人的学生
问题22:
“杵臼之交”出自()。
(分数:
3)
A.《后汉书》
B.《聊斋志异》
C.《论语》
D.《孟子》
问题23: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
(分数:
3)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问题24:
陶潜《桃花源记》: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也代称()。
(分数:
3)
A.中年
B.青年
C.少年
D.老年
问题25:
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
“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其中耳顺是指()。
(分数:
3)
A.20岁
B.30岁
C.60岁
D.50岁
问题26:
“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所言。
(分数:
3)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韩非子
问题27:
礼仪的核心是()为本。
(分数:
3)
A.自信
B.尊重
C.尊老爱幼
D.自食其力
问题28:
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为最尊。
(分数:
3)
A.坐西朝东
B.坐北朝南
C.坐南朝北
D.坐东朝西
问题29:
“入则孝,出则悌。
”“孝”“悌”分别指善事()。
(分数:
3)
A.父母祖父母
B.兄长父母
C.父母兄长
D.祖父母兄长
问题3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自()。
(分数:
3)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问题31:
下列礼仪不属于军礼的是()。
(分数:
3)
A.征伐
B.征税
C.围捕
D.营建
问题32: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下列不属于“五礼”的是()。
(分数:
3)
A.吉礼
B.嘉礼
C.军礼
D.酒礼
问题33: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出自()的这一名句论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分数:
3)
A.《论语》
B.《荀子》
C.《礼记》
D.《孟子》
问题34: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分数:
3)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论语》
问题35:
五礼之冠是指()。
(分数:
3)
A.吉礼
B.凶礼
C.军礼
D.宾礼
问题36:
中国有敬老习俗,旧时给老年妇女祝寿的时候,往往要送画有()图案的礼物。
(分数:
3)
A.麻姑
B.老寿星
C.王母娘娘
D.九天玄女
问题37:
礼的种类纷繁复杂,对于礼的要素大致概括为()。
(分数:
3)
A.礼法、礼器
B.辞令、礼容
C.等差、礼义
D.ABC都是
问题38:
()反对行礼以器物仪节为主,强调要以礼义为核心。
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认为玉帛、钟鼓不过是表达礼义的工具。
(分数:
3)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问题39: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不包括()。
(分数:
3)
A.大师之礼(征战)
B.大均之礼(均土地、征赋税)
C.大田之礼(定时狩猎)
D.大修之礼(维修军事)
问题40:
吉礼的范围很广,不包括()。
(分数:
3)
A.天神
B.地祗
C.人鬼
D.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