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457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docx

陕西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

陕西煤炭资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的报告

二O一一年三月

序言4

第一部分陕西煤炭资源情况5

一、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5

二、资源勘查及开发情况8

第二部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情况13

一、陕北能源基地概况13

二、陕北能源基地的发展及规划15

三、陕西政府对陕北能源基地的政策支持18

第三部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2

一、企业概况22

二、企业发展规划29

第四部分陕西煤炭相关政策及煤炭企业整合情况30

一、陕西煤炭产业规划30

二、陕西政府对煤炭项目的基本要求和政策支持31

三、榆林、延安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现状33

四、渭南市地方煤矿整合35

第五部分中央企业在陕北能源基地的情况36

一、神华36

二、国电39

三、中煤39

四、其他央企40

第六部分已考察或接触的项目41

一、正在接触的项目41

二、我司在陕西曾经接触过的其他项目列表47

第七部分进入路径及建议47

序言

陕西是煤炭资源总量约4143亿吨,居全国第四;累计探明储量1707亿吨,居全国第三;保有资源储量1683亿吨。

陕北地区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占陕西省煤炭预测储量的65.48%。

陕北地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60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6%,其中,榆林探明储量1420亿吨,延安探明储量40亿吨。

1998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立,目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已初具形态,正在按照“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载能”的要求,逐步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

为了实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目标,陕西正在倾全省之力支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支持榆林的建设。

榆林已经成为陕西省政府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第二级。

已有10多家中央企业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进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进入榆林,参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

本报告以陕西煤炭资源情况为基础,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从陕西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省政府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政策支持、央企进入陕北能源基地等方面对陕西煤炭资源现状和相关政策作如下报告:

第一部分陕西煤炭资源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

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

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

分布:

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

煤层:

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储量:

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53.5%;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61.7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

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

不粘煤、长焰煤

特点:

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

府谷、佳县、吴堡

煤层:

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为15.47m。

储量:

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28.7%;累计探明储量58.3亿吨,已利用4.5亿吨,尚未利用53.8亿吨。

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

(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

特点:

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

分布:

延安、子长、安塞、横山

煤层:

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

储量:

煤炭资源量18.1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0.4%;累计探明储量17.4亿吨,已利用5.3亿吨,尚未利用12.1亿吨。

煤种:

气煤

特点:

具有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及炼焦配煤

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

韩城、合阳、澄县、蒲城、白水、铜川

煤层:

可采煤层2〜6层,可采厚度7.98〜30.58m

储量:

煤炭资源量489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11.8%

煤种:

瘦煤、贫煤及少量焦煤

特点:

动力用煤、炼焦用煤

5、黄陇侏罗纪煤田

分布:

黄陵、铜川、耀县、旬邑、淳化、彬县、长武、永寿、麟游、千阳、陇县、凤翔

煤层:

仅1#、3#煤层可采(1#煤厚0〜2.93m、3#煤厚0〜

1.73m)

储量:

煤炭资源量230.5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5.6%;探明储量139.2亿吨,已利用45.9亿吨,尚未利用93.3亿吨。

煤种:

长焰煤、弱粘煤及少量气煤

特点:

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

(二)矿区划分情况(按照规划划分)

陕西省五大煤田矿区及勘查区划分情况如下: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靖定预查区。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划分为府谷矿区和吴堡矿区2个矿区。

3、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

由于该煤田面积、资源量较小,目前尚未再往细划分矿区。

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划分为铜川矿区、蒲白矿区、澄合矿区、韩城矿区4个矿区。

5、黄陇侏罗纪煤田

划分为黄陵矿区、焦坪矿区、旬耀矿区、彬长矿区4个矿区

和永陇勘查区。

二、资源勘查及开发情况

截止2010年11月,陕西全省共有煤炭矿山586个,主要分布在渭北、彬长和陕北地区。

其中,资源整合矿井231处,大、中型矿井136个。

2010年产煤3.61亿吨,外运量2.4亿吨。

其中榆林2010年产煤2.57亿吨,占陕西全省产煤量的71.17%。

(一)陕北侏罗纪煤田

1、神府矿区

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230.8亿吨。

其中精查162.7亿吨,占总量的70.5%;详查48.9亿吨,占总量的21.2%;普查19.2亿吨,占总量的8.3%。

矿区共划分为21个井田、1个预留区,矿区规划产能约1.53亿吨/年。

矿区内现建有大柳塔、活鸡兔、榆家梁、拧条塔、何家塔、三道沟、南梁、海湾、杨伙盘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2、榆神矿区

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649.8亿吨。

其中精查129.9亿吨,占总量的20%;详查78.6亿吨,占总量的12.1%;普查113.8亿吨,占总量的17.5%;预查327.5亿吨,占总量的50.4%;矿区规划建设榆树湾、凉水井、西湾(露天)、大保当、曹家滩和乌素矿井、三滩井田、杭来湾井田、金鸡滩井田等9对大型骨干矿井,规划产能5400万吨/年。

现榆树湾一期800万吨/年已基本建成。

3、榆横矿区

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496亿吨。

其中精查2.1亿吨,占总量的0.4%;普查11.7亿吨,占总量的2.3%;预查482.2亿吨,占总量的97.2%。

榆横矿区目前地质勘查程度低,区内没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只有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生产。

矿区规划产能400万吨/年。

4、靖定预查区。

预查资源量838.4亿吨,没有进行普查及以上勘查资源/储

量。

(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府谷矿区吴堡矿区

1府谷矿区

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891.2亿吨。

其中精查60.7亿吨,占总量的6.8%;详查3.4亿吨,占总量的0.4%;预测827亿吨,占总量的92.8%。

矿区共划分为沙川沟、海则庙、冯家塔、西王寨、段寨和尧峁6个井田,规划矿区规模3160万吨/年。

2、吴堡矿区

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298.6亿吨。

其中精查6.6亿吨,占总量的2.2%;详查2.4亿吨,占总量的0.8%;预测289.6亿吨,占总量的97%。

共含煤3〜5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

其中3号煤层厚度0.4〜5.10m,平均厚度2.76m,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可采的稳定型

煤层;10号煤层厚度3.51〜9.71m,平均厚度7.57m,煤层结构

中等,为全区可采的稳定型煤层。

煤质:

中灰,3号煤层低硫、

10号煤层中高硫,特高热值煤。

3号煤为肥煤、焦煤,10号煤为焦煤—贫煤。

吴堡矿区现没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只有一对乡镇煤矿生

产。

矿区规划1对大型矿井即李家沟井田。

(三)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

共获得资源/储量18.1亿吨。

其中精查1.4亿吨,占总量的

7.7%;

普查7.2亿吨,占总量的39.8%;预查8.4亿吨,占总量的46.4%;

预测1.1亿吨,占总量的6%

(四)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开发程度较高,陕西省四大矿务局(铜

川矿务局、蒲白矿务局、澄合矿务局、韩城矿务局)均在此煤田生产建设,该煤田基本没有空白资源可开发。

(五)黄陇侏罗纪煤田

黄陵矿区、彬长矿区勘查程度大多达到精查,开发程度也较高;焦坪矿区勘查程度大多达到详查;旬耀矿区勘查程度只达到普查;永陇矿区勘查程度达到精查、详查、预测的都有,该矿区大部分位于宝鸡境内,目前为开发投资热点区域,有关宝鸡煤炭资源矿权设置见附件1。

第二部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情况

一、陕北能源基地概况

(一)基地概况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于1998年由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建立,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辖榆林、延安两市,包括榆林的十二个县区,延安的13个县区,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约占陕西国土面积的45%。

陕北地区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占陕西省煤炭预测储量的65.48%。

截止2005年底,陕北地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60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6%,其中,榆林探明储量1420亿吨,延安探明储量40亿吨。

陕北是陕西能源资源的主要赋存区,是多种资源的聚集区。

除前述煤炭资源外,石油探明储量16.8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地质储量8460.3亿立方米,是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之一;岩盐总储量约6万亿吨,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

资源储量大、品种优、种类全、开发条件好,具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基本条件。

榆林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约10亿元的地下财富,尤其是煤、油、气、盐等能源矿产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为国内外所罕见。

矿产资源集中的自然条件是实现能源转化的基础。

二)榆林在陕西省的经济地位

榆林市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10亿元,经济总量由“十五”末的全省第5位跃居到第2位,占全省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8.7%上升至17%以上;人均GDP跃居全省第一。

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是“十五”末的5.97倍,占全省财政收入1800亿元的22.22%。

可见,榆林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为陕西省迈入“万亿”俱乐部作出了重大贡献。

榆林的十二五展望:

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份额到2015年超过20%,到2020年超过三分之一。

榆林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源于正在建设中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三)延安的经济地位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885.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8.85%,地方财政收入105.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8%。

“十二五”末生产总值力争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