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288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病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病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病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病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docx

《病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docx

病理

病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坏死:

局部活组织细胞的死亡,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引起炎症反应。

2、槟榔肝:

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面呈(淤血)黄(肝脂肪变性相间的花纹,似槟榔样,故称槟榔肝。

3、炎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4、肿瘤: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呈现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新生物,成块状肿瘤。

5、肝硬化:

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反复发生,使肝体积缩小,变硬,形成肝硬化。

6、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7、假性小叶:

肝硬化时光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干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8、坏疽:

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

9、癌:

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10、淤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是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

(又称为静脉性充血,被动性充血)

11、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发生部分凝固或血液内有形成析出。

12、肉芽肿:

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

13、脂肪变性:

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出现明显的脂肪滴。

(脂肪变)

二、简答题:

1、何为肉芽组织?

有何作用?

答:

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嫩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外观鲜红色、柔软湿润、均匀颗粒状、似鲜嫩的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

(1)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

(2)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3)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2、贫血性梗死的病变特点?

答:

(1)对发生在组织致密的器官,心、脾、肾、脑。

(2)侧支循环不丰富,当某条件动脉缺血梗死即可发生。

(3)脾、肾梗死灶呈锥形,心脏梗死灶呈地图形。

(4)心、脾、肾梗死灶为凝固性坏死,脑梗死为液化性坏死。

(5)病理特点:

梗死发生后,先有核浓缩、核裂解、核溶解。

后有包浆,间质、破坏。

3、何为血栓形成?

其其条件有那些?

答: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发生部分凝固或血液内有形成析出。

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血流缓慢不规则(3)血液凝固性增高。

4、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表现有那些?

答:

脾肿大、胃肠道淤血、腹水、侧支循环形成。

5、试述肠结核、肠伤寒、肠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的镜下和肉眼改变。

答:

(1)肠结核:

溃疡呈圆形,周边不整似鼠咬状,溃疡较浅,溃疡长轴和肠道长轴垂直。

镜下见结核结节。

(2)肠伤寒:

溃疡的轮廓与淋巴滤泡的外形相似,圆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肠道长轴平行,溃疡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

镜下见伤寒结节。

(3)急性菌痢:

假膜可脱落形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地图状浅表溃疡,镜下见假膜。

6、请列举说明癌与肉瘤的区别

答:

组织分化、发病率、大体特点、镜下特点、网状纤维、转移。

三、问答题:

1、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不同。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病因

肺炎球菌

混合感染

易发人群

青壮年

小儿、老年人、体弱慢性病人

易发部位

左肺下叶

两肺下叶、北侧重

炎症性质

纤维蛋白性炎

化脓性炎

病理特点

起于肺泡波及大叶或肺段,病变分四期:

1、充血水肿期2、红色肝样变期3、灰色肝样变期4、溶解消散期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单位化脓性炎。

咳痰

铁锈色痰

浓痰

肺实变征

(+)

一般不变实

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2、何为继发性肺结核?

常见的类型?

答:

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

类型1、局灶型肺结核,2、浸润型肺结核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干酪样肺炎5、结核球6、结核性胸膜炎。

3、慢性肝炎分几型?

各型的病变特点?

答:

分三型:

轻、中、重度。

轻度慢性肝炎:

1、点状坏死2、偶见碎片样坏死3、汇管区周围纤维增生4、肝小叶结构完整。

中度慢性肝炎:

1、中度碎片状坏死2特征性桥接坏死3、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4、肝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重度慢性肝炎:

1重度碎片状坏死2、大范围桥接坏死3、坏死区出现细胞不规则再生4、纤维间隔分割小叶。

 

4、简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发源组织的形态相似

分化底、异型性大、与发源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像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分裂像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化方式

膨胀性或外挂性,有完整包膜

浸润性和外生性,无包膜

继发改变

一般少见

常见坏死、出血、溃疡及感染

复发

手术后很少复发

手术等治疗后易复发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对机体的影像

较小主要是压迫、阻塞或内分泌影像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可侵袭扩散破坏重要器官,出现恶液质或并发症,危害大

5、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原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

第一次感染

再次性感染

好发年龄

儿童

成人

特异性免疫

缺乏、病程中产生

病理特征

肺原发综合征

病变复杂,新旧交替趋向与增生

起始病灶

右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播散方式

淋巴道,学道为主,支气管播散少见

以支气管播散到费内为主,其次为淋巴道,血道播散。

病程

较短(大多数可自愈)

长,呈波动性

6、试述比较风湿性心内膜炎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异同点。

风湿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病因

与A族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草绿色链球菌等直接侵犯心瓣膜引起

好发部位

二尖瓣、主动脉瓣

二尖瓣。

主动脉瓣游离缘的闭锁区

赘生物特点

赘生物细小,串球菌排列,不易脱落,瓣膜水肿,胶原纤维素样演变性,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

赘生物大、软,呈息肉状,单个或多个,质脆易脱落,镜下见炎症细胞、细菌团、血小板、纤维素和少量坏死。

结局

瓣膜常有风湿病变,多次发作引起瓣膜变形,致狭窄、关闭不全,导致心力衰竭

特殊记忆

1.蜂窝织炎是指:

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2004)

2.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不应出现的体征是:

气管向健侧移位(2005)

3.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再生(1999)

4.下述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

急性细菌性痢疾(2000)

5.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周围的肺泡腔内亦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

小叶性肺炎(2003)

  6.恶性程度最高的体表肿瘤是:

恶性黑色素瘤(2003)

  7.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下述论述不正确的是:

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2004)

  8.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动脉内膜炎使内膜粗糙(2002)

  9.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和内质网(2001)。

  10.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该病变性质最可能是:

慢性肾盂肾炎(2002)

  11.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

穿透基底膜,深度<5mm(2001)

  12.4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

平滑肌细胞(2000)

  13.充血是指:

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2005)

  14.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2003)

  15.减压病引起的栓塞为:

气体栓塞(2002)

  16.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

直肠和乙状结肠(2001)

  17.结核病最重要的社会传染源是: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999)

  18.慢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病史:

大于3月(2003)

  19.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

心包(1999)

  20.对于慢性肉芽肿性炎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指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2000)。

  21.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主要原因是: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005)

  22.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sehoff小体形成(2002)

  23.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

高分化者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少(2004)

  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

左前降支(2000)

  25.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见于:

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1999)

  26.毛细血管基底膜可形成钉状突起,见于: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2005)

  27.病毒性肝炎中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的是:

慢性活动性肝炎(2004)

  28.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03)

  29.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黏液化(2001)

  30.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

早期癌(2001)

  31.肾炎时,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见于: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04)

  32.对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1999)

  33.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肺、肠(2005)

  34.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的是:

组织的化生(2004)

  35.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2003)

  36.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

与起源组织相似(2002)

  37.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组织来源(2001)

  38.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左心室前壁(1999)

  39.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

亚急性重型肝炎(2005)

  40.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肾小球(2002)

  41.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

心肌间质结缔组织(2000)

  42.乳腺癌来源于:

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2000)

  4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

细胞核碎裂(2001)

  44.在防止矽尘的工艺过程中,能根本消除粉尘危害的是:

以无Si02物质代替含石英的材料(2000)

  45.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大叶性肺炎(1999)

  46.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一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血道(2005)

  4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

颗粒性固缩肾(2004)

  48.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2003)

  49.不是矽肺诊断主要依据的是:

临床症状(2003)

  5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

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周围炎(2001)

  5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肠穿孔(2004)

  52.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

巨噬细胞(1999)

  53.属于良性肿瘤的是:

鲍文病(2005)

  54.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

组织来源不同(2004)

  55.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嗜酸粒细胞(2003)

  56.对于炎症,正确的是: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2002)

  57.淤血不会引起:

实质细胞增生(2001)

  58.下述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

上皮组织(2000)

  59.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