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985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周传兴 52140724106.docx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周传兴52140724106

(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名称

计算机信息接口及技术

课程类别

□学位课■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

赵明富

所在学院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学科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姓名

周传兴

学号

52140724106

提交日期

2015年6月7日

注意事项:

1、以上各项由研究生认真填写;

2、研究生课程论文应符合一般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严禁网上下载或抄袭;凡检查或抽查不合格者,一律取消该门课程成绩和学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论文得分由批阅教师填写(见封底),并签字确认;批阅教师应根据作业质量客观、公正的在文后签写批阅意见;

4、原则上要求所有课程论文均须用A4纸打印,加装本封面封底,左侧装订;

5、课程论文由各学院(部)统一保存,以备查用。

4、卷纸不够写,可另附纸。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绪论

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了温室大棚,它为人们创造了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温室大棚中,对于温湿度的控制尤其重要。

而一般传统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基本是人工的,人工的效率低,而且费时费力。

本文旨在论述一种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进行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整体研究与设计。

利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测量大棚内的温湿度。

通过采集温度及湿度值,准确的判断标准值与当前值之间的差异,及时的启动报警装置(包括警报灯的提示功能以及提示音等)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方案。

利用LCD对温湿度进行实时显示。

利用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1.1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AT89S52单片机是常用于控制的芯片,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用其作为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实例也很多。

使用AT89S52单片机能够实现温湿度全程的自动控制,而且AT89S52单片机易于学习、掌握,性价比高。

使用AT89S52单片机设计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及时、精确的反映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

完成诸如升温到特定温度、降温到特定温度、在温度上下限范围内保持恒温等多种控制方式,在湿度控制方面也是如此。

将此系统应用到温室当中无疑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大棚和管理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

美国开发的大棚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特点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对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进行自动控制。

这种自动控制系统需要种植者输入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的目标参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以决定大棚温湿度的控制过程,按照相应的机构进行加热,降温或者是浇水,通风等。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棚温湿度控制或者进口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系统。

虽然这种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通过改变大棚温湿度的设定目标,可以自动的对大棚内温湿度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对作物的生长来说还是相对滞后的,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

所以在这种自动控制系统和实践的基础上,温湿度自动控制向着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智能化控制发展。

目前国内外的温湿度检测使用的温湿度检测元件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较广泛加之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单机片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较少。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在温室大棚中,对温湿度要求更为严格。

基于智能温室温湿度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将对环境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做详细的设计与实现。

二、相关的技术介绍

1.进行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整体研究与设计。

2.利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测量大棚内的温湿度。

3.通过采集温度及湿度值,准确的判断标准值与当前值之间的差异,及时的启动报警装置(包括警报灯的提示功能以及提示音等)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方案。

4.利用LCD对温湿度进行实时显示。

5.利用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三、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的组成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温湿度测量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构成智能温湿度测量控制系统。

可分为温湿度测量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无线模块。

如下为系统的组成图。

图3.1系统组成图

3.2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报警都要通过单片机。

数据采集通过单总线的智能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完成;通过单片机把采集的数据显示在1602LCD上;当采集的数据超出给定范围时,有蜂鸣器实时报警,并将数据通过NRF2401无线传输给另一个单片机上显示。

单片机采用C语言编程。

图3.2流程框图

四、系统硬件设计

4.1单片机系统设计

经过上面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措施的讨论后可以开始着手硬件系统的设计,硬件系统是应用系统的基础、软件系统设计的依据,根据总体功能和性价比及其运行速度等因素的考虑,选用AT89S52单片机。

其内部主要由CPU、RAM、ROM、通用I/O及总线构成,内部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AT89S52内部结构图

4.2温湿度传感器设计

DHT11数字温湿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卓越的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

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

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较验室进行校准。

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

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

超小的体积、极地的功耗,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择。

产品为4针单排引脚封装,连接方便。

4.3无线模块设计

n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2.4GHz-2.5GHzISM频段。

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

nRF24.L01功耗低,在以-6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9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mA,多种低功耗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4.4液晶显示装置设计

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

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不能显示图形(用自定义CGRAM,显示效果也不好)1602LCD是指显示的内容为16x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数字)目前市面上字符液晶绝大多数是基于HD44780液晶芯片的,控制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基于HD44780写的控制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市面上大部分的字符型液晶。

4.5报警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红LED灯作为光报警提示,当系统检测到的数据不符合给定的要求时,现场为红灯报警提示;本系统采用蜂鸣器作为声报警提示,当系统检测到的数据不符合给定的要求时,现场蜂鸣器报警提示。

如图4.5:

:

图4.5报警系统电路图

五、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系统设计包括:

系统初始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线模块的温湿度模块,1602LCD显示模块,报警模块。

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流程图如图5.1:

图5.1系统流程图

5.1系统初始化模块

系统初始化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统的初始化以及设定系统的工作状态,初始化部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单片机初始化以及各种引脚定义

2.1602液晶初始化及工作方式

3.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5.2数据采集模块

温湿度检测模块是本系统中的核心模块之一,它负责完成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全过程,这也是它为什么重要的原因。

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直接把检测到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送给单片机,在经过单片机的处理,把温湿度值显示在1602液晶上。

温湿度传感器的精确度值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检测与控制,所以本系统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采集温室内的温湿度。

温湿度判断控制模块也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所谓判断控制模块,就是对当前温湿内的实际温湿度与给定的温湿度范围进行比较,先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控制,控制模块是决定系统将要进行什么工作的,如温度和湿度高于上限时或低于下线时需要进行启动警报,并且将温湿度结果以无线进行通信等。

温湿度传感器程序流程图如图5.2所示:

图5.2温湿度传感器程序流程图

5.3无线模块

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包括设置单片机I/O和SPI相关寄存器两部分其可以和nRF24L01通信。

通过SPI总线配置射频芯片使其进入正确的工作模式。

发射数据时,首先将nRF24L01配置为发射模式[26]。

接着把发送端待发射数据的目标地址TX-ADDR和数据TX-PLD写入nRF24L01缓冲区,延时后发射。

其流程图如图5.3所示:

图5.3无线发射软件流程图

无线接收模块部分

接收数据时,首先将nRF24L01配置为接收模式。

接着延迟进入接收状态等待数据的到来。

当接收方检测到有效地址和CRC时,就将数据包储存在接收堆栈中,同时状态寄存器中的中断标志位RX-DR置高,产生中断使IRQ引脚变为低电平,以便通知MCU去取数据,其流程图如图4.4所示:

图5.3无线接收软件流程图

 

5.4显示模块

图5.4显示流程图

5.5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具备两项功能,即为报警灯和声音报警。

报警灯模块是完成LED有规律的转换,以便从视觉上提醒用户。

LED是由单片机控制LED灯组成的,其转换规律为:

1.系统温湿度值在给定的范围时,LED不亮。

2.系统温湿度值超出给定的范围时,红色LED亮。

在LED灯转换的同时,声音报警也会同时启动,可采用延时的方式来延长声音报警的声音。

警报灯由1个LED灯组成,一共需要1根数据线,使用单片机AT89S52控制。

要实现的功能是使LED灯有规律亮与熄灭,当系统上电后,系统进行实时的采样,并判断出当前温湿度与给定温湿度之间的差异,如果当前温湿度低于用户给定的下限温湿度值,则说明当前温湿度过低,系统自动启动红色警报灯,直至温湿度值升到适合范围时警报灯熄灭。

反之,如果当前温湿度高于用户设定的上限温湿度值,则说明当前温湿度过高,系统也会自动启动警报灯,直至温湿度值降到适当范围时警报灯熄灭。

六、抗干扰措施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根本。

如果硬件措施得当,可将绝大部分干扰拒之系统之外,但仍会有少数干扰进入单片机系统,故软件的抗干扰措施也必不可少。

软件的抗干扰措施是以CPU为代价的,如果没有硬件消除绝大多数干扰,,CPU将疲于奔命,严重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实时性。

因此,一个成功的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