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综合期中考试(2017.11)
(本卷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总分共300分;各科有单独的答题卷,请认真把选择题和主观题的答案填写在各科的答题卷上;要求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188分)
由于热带低压系统和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某年9月30日以来,海南遭受了自1961年以来10月份最严重的降水过程,局地受灾严重。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2题。
1、救灾部门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
读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1950—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市场D.放牧
4、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B.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
C.20世纪90年代—牲畜太少D.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6、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B.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8、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
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
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请完成9~11题。
9、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10、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B.沙滩地C.沼泽地D.自流盆地
11、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产业空洞化”是现在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
一些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负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这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出现产业空洞的国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产业。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是()
A.中国 B.日本 C.巴西 D.印度
15、关于出现“产业空洞化”的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失业率可能上升 B.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C.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6、季路(子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儒家思想()
A.极力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17、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孔子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8、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
20世纪初,墨学再热。
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
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20、有学者指出:
“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
”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21、荀子“兼采法家”,董仲舒“融合阴阳”,朱熹“吸纳佛道”。
三者共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
A.保守性B.包容性C.批判性D.继承性
22、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理学的理论化B.教育的平民化C.社会的宗族化D.儒学的社会化
23、明成祖姓名朱棣,其子明仁宗姓名朱高炽,仁宗之子明宣宗姓名朱瞻基,宣宗之子明英宗姓名朱祁镇,英宗之子明宪宗名朱见深。
从这几位皇帝的名字来看,体现了明朝皇室命名的思想是()
A.天人合一B.人定胜天C.五行相生D.五行相克
24、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
……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
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25、顾炎武认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B.倡议郡国并行C.主张“经世致用”D.主张削弱君权
26、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
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B.《子虚赋》C.《论语》D.《诗经》
27、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这部书是()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28、“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29、宋代史书记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30、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31、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
“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
何谓肖品?
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
”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之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32、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3、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们的世界观不一定是正确的B.世界观受方法论的支配
C.人们可以认识复杂的世界
D.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4、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
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
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