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775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力.docx

《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力.docx

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力(1课时)

重点:

力的概念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

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

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

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

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

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

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

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

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

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

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

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

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

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

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

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

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

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

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

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四.力的单位:

牛顿符号:

N

五.练习

1、物体运动状态是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或改变改变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__,要改变物体的状态,必须对它施加___________的作用。

2、马拉车前进时,对马的拉力而言,马是____________物体,车是_________物体。

同时马受到向后的拉力。

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

3、关于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使物体运动。

B.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相互作用。

C.只有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游泳时,人用手向后划水,人确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熟透的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是苹果受到力作用的结果,这个力的方向是,施力物体是。

5、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用力一踢就飞向球门,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6、小华脚穿旱冰鞋,用力推栏杆,小华就远离栏杆了这是因为

第三节力的测量

重点:

力的单位,力的测量难点:

会用弹簧称测力教具:

演示弹簧称,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复习:

1什么是力?

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说明这个力产生什么效果。

二.引入:

同学们看图,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力有大有小,我们这就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用符号:

N表示。

2.多大的力是1N?

你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N,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N。

二.力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称。

2.弹簧称的原理

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弹簧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观察弹簧称

(1)弹簧称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2)弹簧称上最大刻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

最大刻度是5N)

说明:

弹簧称上的这个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弹簧称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称会损坏。

(3)弹簧称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

0.2N)

说明:

不同弹簧称的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据刻度值和格去算

(4)零刻度的调整

4.学生实验

(1)用手拉弹簧称的钩,大家自感受1N和5N的力有多大。

(2)每人一个钩码,用弹簧称拉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向下拉力

(3)使钩码匀速上升,拉力多大

(4)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称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

四.练习

1、有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用天平称得是1Kg,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应是N。

若在月球上,用天平称应是,用同样的弹簧测力计称应

是N。

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到物体的是不变的,物体的是可变的。

(已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第二节力的图示

重点:

力的三要素难点:

会画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教学:

一.力的三要素:

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二.力的图示——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用图的表示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

一般来说,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

2.力大小的画法:

用一个线段的长度配合标度表示力的大小,如力的大小是200N,可选择1cm的线段表示100N,那么200N的力应用2cm的线段来表示。

3.力的方向的画法:

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三.力的示意图

五.练习

1、力图示能完整地表示出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0N,请画出力的图示。

3、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请画出力的图示。

 

第四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

G=mg,知道9=9.8N/kg的物理意义

重点: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难点:

理解公式:

G=mg

教具: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如:

河里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苹果落地等。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的产生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

二.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量)————用弹簧秤来测量。

演示:

用弹簧秤测钩码的重量,填表。

结论:

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它们的比值是9.8千克/牛(是一个定值).

关系式:

G=mgm为质量,g为比值(9.8牛/千克)

g=9.8牛/千克表示: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牛.

三.重力的方向.

演示表明: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的方向是跟水平面相垂直的。

四.重垂线:

依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制成重垂线。

作用:

(1)建筑(墙壁是否竖直)

(2)物理天平上(检查横梁是否平衡)

五.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

规则:

几何中心。

不规则:

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来找重心。

六.重力的重要性。

七.练习

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20N的是()

A.一个小学生B一辆汽车C.一支钢笔D一只公鸡

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千克,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3、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瀑布了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5、有一物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重力为8.23N,问能否用测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测量此物块的质量?

摩擦力(第一课时)

重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难点:

摩擦力的方向及产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力?

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二、引入新课

  教师:

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我们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开始运动,这是为什么?

  桌子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它的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

我们用比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开始运动起来,这时推力的大小超过了摩擦力。

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必须继续施加推力才能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不用力,桌子会停下来,这时的推力用来平衡摩擦力。

二、摩擦力

1.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

  教师:

当我们推桌子时,桌子没有动,这时有摩擦力。

桌子和地面接触,当桌子要运动时,产生了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正是由于有摩擦力,导致桌子要发生相对运动,但是没有动起来。

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不再用力推它,桌子很快停下来。

其原因是桌子受摩擦力。

可见,桌子和地面接触,桌子在地面上已经发生相对运动,这时也有摩擦力。

  综上所述,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

甲、乙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挤压,两个物体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体要发生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一种阻碍作用,这就是摩擦力。

3.擦力的种类:

什么是静摩擦,什么是滑动摩擦,什么是滚动摩擦

4.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教师:

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应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

教师:

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

在木块上放一个铅笔盒,这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再测摩擦力的大小。

(4)实验:

教师:

将毛巾铺在木板上,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测量木块有毛巾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5)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擦力产生条件。

复习:

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有哪些种类?

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三、增大有益摩擦

  教师:

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

请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