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598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联系观(联系的观点)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

克矛盾观(矛盾的观点)

思实践观

义主观能动性

学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本认识的根本任务

构认识的发展

社会实践观

人生观

历史唯物主义

群众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

社会发展规律

 

注;

自然界客观

1.哲学的基本任务: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人类社会世界

2.世界观、哲学和方法论人类思维世界——主观世界

世界观:

是人们对这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本质特征)

 

统一

可以结合

对立交织对立

从属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两个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阶级革命

及工业革命

方式的形成

使用价值

价值

决定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基本属性价

价值量理论

私人劳动构成简单商品经

社会劳动济的基本矛盾

产生

本质

货币

职能作用

货币流通规律

基本内容

本质要求

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认识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

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

时代性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条件

使用价值(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

价值

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两重性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构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个别资本家追

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生产关系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再生产

资资本积累的实质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

规模的因素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预付资本的大小

影响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提高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规律——

无产阶级越发贫困

 

三个阶段

三种职能形式

三种职能

时间的继起

空间的并存

资本循环的过程

资本循环的条件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

速度的因素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资本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

实现问题价值补偿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基本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正确(错误)的意识能够促进(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客服错误认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一)基本原理: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能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不能创造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二)方法论:

1承认规律客观性2按客观规律办事3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三、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基本原理: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与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二)方法论: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基本途径,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实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辩证法:

(联系发展矛盾量变质变)

A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一)基本原理: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2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隔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

(二)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B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一)基本原理:

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这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部分功能欠佳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二)方法论:

1树立全局意识办事情从整体出发,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实例:

人不能两次踏入用以河流)

(一)基本原理:

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二)方法论:

1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如实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一)基本原理:

1矛盾是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二)方法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2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P45

E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一)基本原理:

1矛盾特殊性指: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没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特点

(二)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活着的灵魂

F矛盾普遍性辩证关系原理:

(一)基本原理:

1两者辩证统一相互连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二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

1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2人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从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规律

G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一)基本原理: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

1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要矛盾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H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基本原理:

1二者对立统一,事物的性质是由去的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也有影响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1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性质2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统一

I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一)基本原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他们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方法论:

1坚持适度原则2在量变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重视量变的积聚为质变创造条件

J事物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

(统一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二)方法论:

1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2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困难和人生道路的曲折。

认识论:

A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基本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方法论:

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3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发展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中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二)方法论:

1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坚定地走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基本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先进的,革命地,科学地有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二)方法论:

同上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性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牛奶,特仑苏我喝的不是牛奶是特仑苏是错误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跟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从辩证的基本理论分析,牛奶是矛盾的普遍性,而特仑苏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离不开普遍性的,而且,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牛奶是特仑苏的主要矛盾,所以,特仑苏也是牛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是正确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一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也各有其特点。

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仑苏是一种特殊的牛奶,它具有一般牛奶所具有的共性,但她也有一般牛奶所不具有的特性,所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

2.辩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此观点是错误的。

(1),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便是对立与统一。

一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和谐世界”和“和谐世界”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社会与世界共处于一个和谐之中,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