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377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9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docx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

 

 

工程名称:

设备名称:

塔式起重机设备型号TCT5010

安拆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意见:

审核人签字:

日期:

年月日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日期:

年月日

 

第一章工程安装概况及设备性能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为1515.66平方米。

框架-剪力墙10层办公综合楼(3层裙楼),建筑建筑总面积:

9048.63㎡,建筑高度:

40.0m。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现在工程主体安装一台型号TCT5010塔式起重机作垂直运输,安装位置位于F轴北4米交13轴往西1.3米处,一次安装高度为:

40m(起重臂到基础平面距离),最终安装高度为66m。

该施工现场地势开阔,符合塔机的安装、拆卸及进退场条件。

二、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1、塔机型号:

TCT5010出厂编号:

063575

2、生产厂家:

3、生产许可证号:

TS2410639-2008

4、最大起升高度为:

174m(附着式),独立高度时最大起升高度:

40m;

5、起重臂长度:

55m;平衡臂长度:

14.47m;平衡重:

14000Kg

6、最大起重量:

6000Kg(16m内);端部额定起重量:

1300Kg;

第二章塔式起重机的安装、顶升、拆卸、使用施工方案编制及执行依据

1、国家有关塔式起重机的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1)GB50278—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5144-201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3)GB5031—2008《塔式起重机》

(4)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

(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6)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7)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8)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2、塔机的使用、安装和拆卸说明书,整机、部件的装配图,电气原理及接线图等。

3、已有的拆装工艺及过去拆装、使用作业中积累的技术资料等。

4、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本工程施工图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

第三章基础开挖措施

该塔吊安装位置位于F轴北4米交13轴往西1.3米处,塔吊基础坐落于地基土层之上,其位置最接近桩空zk5位置,其基础挖深为

0.000米(高程约122.00)往下8米,即塔吊基础底高程约114.00,根据此处地质勘探报告(勘探报告相关界面见本方案P3页),土质情况为:

0.000~-5.000米为素填土(高程约122.00~117.00);-5.000~-17.000米为全风化角砾岩(高程约117.00~105.00),本基础以全风化角砾岩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300kPa)。

该基础采用机械放坡开挖,放坡比例为1:

1.75,当挖土深度接近设计标高时,留30cm的原土方采用人工挖土,防止扰动基底原土层,开挖尺寸为6×6米。

基础放坡开挖剖面图如下:

第四章安装、加高顶升及拆卸程序及施工准备工作

一、安装程序及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塔吊基础设计、施工及验收→安装塔身基础节和两个标准节→安装顶升套架和液压顶升装置→组拼装转台、回转支承装置→安装塔尖→安装驾驶室→安装平衡臂及部分平衡重→安装起重臂和变幅小车→起重臂拉杆→全部平衡配重块→穿绕起升钢丝绳→安装工作机构部分(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小车行走机构)→安装控制系统部分→顶升接高标准节到初始安装高度→(安装附着杆→)整体调试、自验收及交接验收。

二、加高顶升程序

在起重臂端挂平衡重→检查顶升液压系统→加压→取出内套架与塔身连接件→顶升→吊起标准节→就位和紧固。

三、拆卸程序

拆卸工艺流程(是安装的逆过程):

下降塔身→卸下部分平衡重→起重臂架→卸下其余平衡重→起重卷扬机及平衡臂→塔尖→驾驶室→回转机构→内套架→第一节架→基础节架→四个基础脚。

四、施工准备工作

1、基础设计及基础螺栓预埋(附基础图)

(1)在制作塔吊基础之前,应对塔吊基础周边查看是否有桩基施工或对塔吊基础有影响的工序施工,然后制作塔吊基础,塔吊基础制作完成后,不得在其周边附近进行深基坑开挖、工程桩基施工或有剧烈震动的作业。

根据塔机说明书提供的基础资料,结合工地实际土质情况,基础承台尺寸选用5400mm×5400mm×1450mm地基的承载能力应大于1.7×105Pa。

砼强度等级:

C35,砼比重:

2300Kg/m3,基础平面度≤1/1000。

 

①塔吊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TCT5010,塔吊起升高度H=40.00m,

塔吊倾覆力矩M=840fkN.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塔身宽度B=1.7m,基础以上土的厚度D:

=2.00m,

自重F1=1033.9fkN,基础承台厚度h=1.45m,

最大起重荷载F2=80fkN,基础承台宽度Bc=5.40m,

钢筋级别:

II级钢。

②基础最小尺寸计算

②-1.最小厚度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7条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塔吊基础对基础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按照下式进行抗冲切计算:

(7.7.1-2)

其中:

F──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其它参数参照规范。

η──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取1.00;

(7.7.1-2)

(7.7.1-3)

η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η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6.70MPa;

σpc,m--临界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宜控制在1.0-3.5N/mm2范围内,取2500.00;

um--临界截面的周长:

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o/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这里取(塔身宽度+ho)×4=10.00m;

ho--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β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值,βs不宜大于4;当βs<2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这里取βs=2;

αs--板柱结构中柱类型的影响系数:

对中性,取αs=40;对边柱,取αs=30;对角柱,取αs=20.塔吊计算都按照中性柱取值,取αs=40。

计算方案:

当F取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将ho1从0.8m开始,每增加0.01m,

至到满足上式,解出一个ho1;当F取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时,同理,解出一个ho2,最后ho1与ho2相加,得到最小厚度hc。

经过计算得到:

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F=200.00kN时,得ho1=0.60m;

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F=200.00kN时,得ho2=0.60m;

解得最小厚度Ho=ho1+ho2+0.05=1.25m;

实际计算取厚度为:

Ho=1.25m。

②-2.最小宽度计算

建议保证基础的偏心矩小于Bc/4,则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

F=1.2×(1033.90+80.00)=1336.68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1.2×(25×Bc×Bc×Hc+γmΧBcΧBcΧD)

=1.2×(25.0×Bc×Bc×1.45+20.00×Bc×Bc×2.00);

γm──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840.00=1176.00kN.m。

解得最小宽度Bc=2.48m,

实际计算取宽度为Bc=5.40m。

③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矩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304.30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1.2×(25.0×Bc×Bc×Hc+γmΧBcΧBcΧD)=2668.14kN;

γm──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400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6.244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

840.00=1176.00kN.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a=Bc/2-M/(F+G)=5.400/2-1176.000/(1336.680+2668.140)=2.406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1336.680+2668.140)/5.4002+1176.000/26.244=182.150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Pmin=(1336.680+2668.140)/5.4002-1176.000/26.244=92.529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P=(1336.680+2668.140)/5.4002=137.340kPa;

偏心矩较大时压力设计值Pkmax=2×(1336.680+2668.140)/(3×5.400×2.406)=205.465kPa。

④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第5.2.3条的原则确定;取145.000kN/m2;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取5.400m;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

d--基础埋置深度(m)取2.00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300.0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fa=300.000kPa(现场为角砾岩承载力特征值为fak=3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182.150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矩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205.465kPa,满足要求!

⑤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

βhp取1.0.当h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o---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m---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