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297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x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

一、(24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其中第(5)、(8)小题按题中要求做答.

(1)在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中,电子的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那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1.则由此向外数的第三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3= .电子在这第三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EK=   .已知基本电荷为e,静电力恒量为k.

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36×10-27千克,一个锂原子的质量是11.6505×10-27千克.一个氦原子的质量是6.6466×10-27千克.上述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等于   焦耳.(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油膜上会出现彩色的花纹,这是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涉的结果.这两列相干光波是太阳光分别经   而形成的.

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圆板后面的屏上发现圆板阴影中心处有一个亮斑.这是光的   现象.

(4)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的长方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图中所示的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等于    .

       

(5)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轴传播.右上图中a、b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a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试在图上a、b之间画出两个波形分别表示:

①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②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在所画波形上要注明符号①和②.

(6)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率V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运动,用e表示电子的电量,则其等效电流的电流强度等于   .

(7)下页图是一台三相变压器的示意图,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30,今测得副线圈一边a、b、c三端的任意两端之间的电压为380伏,则在原线圈一边A、B、C三端的任意两端之间的电压等于      .

(8)图1中的实线表示1摩尔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的p-V图线,变化过程是由状态A出发,经过B、C、D诸状态,最后又回到状态A,试将这全部过程准确地画在图2所示的p-T图中.

         

二、(40分)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如图示,连接平行金属板P1和P2(板面垂直于纸面)的导线的一部分CD和另一连接电池的回路的一部分GH平行,CD和GH均在纸平面内,金属板置于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当一束等离子体射入两金属板之间时,CD段导线将受到力的作用.

A.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背离GH.

B.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指向GH.

C.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背离GH.

D.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指向GH.

                                                       

(2)某同学用一不等臂天平称量物体A的质量M.他先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右方托盘上,使天平平衡时,左方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为m1;他再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方托盘上,使天平平衡时,右方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为m2.被称物体的质量M

D.无法确定,因为所用天平是不等臂的.

(3)如图,有一固定的超导体圆环,在其右侧放着一条形磁铁,此时圆环中没有电流.当把磁铁向右方移走时,由于电磁感应,在超导体圆环中产生了一定的电流.

A.这电流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磁铁移走后,这电流很快消失.

B.这电流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磁铁移走后,这电流继续维持.

C.这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移走后,这电流很快消失.

D.这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移走后,这电流继续维持.

                                                       

(4)用m表示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A.等于0.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5)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一个带负电-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

A.E1=E2之点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0.

B.E1=E2之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C.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D.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0,另两处合场强为2E2.

A.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I0减小为零.

B.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总小于I0.

C.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保持为I0不变.

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最后还是要增大到2I0.

                                                       

(7)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8)下图中的L1、L2、L3和L4分别表示放在空气中的薄透镜,OO'表示主轴,透镜的焦点没有画出,也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对每个透镜,图中给定了两条入射光线.关于出射光线的画法,在这四个光路图中,哪个或哪几个光路图是近似正确的?

      

                                                       

(9)如图所示,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克/摩,食盐的密度是2.2克/厘米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摩-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于(就下面四个数值相比).

A.3.0×10-8厘米.         B.3.5×10-8厘米.

C.4.0×10-8厘米.         D.5.0×10-8厘米.

                                                       

(10)图中M、N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比R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筒的两端是封闭的,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的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线(图中垂直于纸面)做匀速转动.设从M筒内部可以通过窄缝s(与M筒的轴线平行)不断地向外射出两种不同速率v1和v2的微粒,从s处射出时的初速度的方向都是沿筒的半径方向,微粒到达N筒后就附着在N筒上.如果R、v1和v2都不变,而ω取某一合适的值,则

A.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都在a处一条与s缝平行的窄条上.

B.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都在某一处如b处一条与s缝平行的窄条上.

C.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分别在某两处如b处和c处与s缝平行的窄条上.

D.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将到处都落有微粒.

三、(12分)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研究的对象是放在长木板上的小车,小车的质量为M,长木板是水平放置的.小车前端拴着细轻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砂桶.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作用力F等于砂和桶的总重量mg.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线.

            

一学生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发现横轴上的截距OA较大,明显地超出了偶然误差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实验中没有进行下面的步骤,即     .

(2)一学生使用万用表测电阻,他在实验中有违反使用规则之处,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把选择开关扳到"×1K"的欧姆挡上.

2.把表笔插入测试笔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3.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

4.换用"×100"的欧姆挡,发现这时指针偏转适中.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5.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万用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

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这个学生在实验中违反了哪一或哪些重要的使用规则?

答:

                     .

(3)一个学生用图示的电路验证楞次定律,他在实验步骤中有重要的遗漏.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把蓄电池、开关和线圈A串联成一个电路.

2.把电流表和线圈B串联成另一个电路.

3.接通电流,给线圈A通电,并记下线圈A中电流的方向.把线圈A插入线圈B中,停一会儿再取出来,当线圈A在插入和取出过程中,以及停止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移,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4.改变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按步骤3重做实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转,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这个学生根据上述实验记录验证楞次定律,他在实验中漏掉了什么重要实验步骤?

答:

                     .

四、(8分)

把一个"10V,2.0W"的用电器A(纯电阻)接到某一电动势和内阻都不变的电源上,用电器A实际消耗的功率是2.0W;换上另一个"10V,5.0W"的用电器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功率有没有可能反而小于2.0W?

你如果认为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可能,试求出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功率小于2.0W的条件.(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五、(8分)

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玩具小车.在小车的平台(小车的一部分)上有一质量可忽略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平台上,另一端用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一定距离后用细线捆住.用手将小车固定在桌面上,然后烧断细线,小球就被弹出,落在车上A点,OA=s.如果小车不固定而烧断细线,球将落在车上何处?

设小车足够长,球不致落在车外.

          

 

六、(8分)

上右图中ABCD是一个用折射率n=2.4的透明媒质做成的四棱柱镜(图为其横截面),∠A=∠C=90°,∠B=60°,AB>BC.现有平行光线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如图示),若每个面上的反射都不能忽略,求出射光线.要求

(1)画出所有典型光线从入射到射出的光路图.(为了图面简洁,表示光线进行方向的箭头只在棱镜外面的光线上标出即可)

(2)简要说明所画光路的根据,并说明每条典型光线只可能从棱镜表面的哪部分射出.

 

七、(10分,本题是附加题,成绩不计入总分)

用大炮轰击和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目标.当炮筒仰角为ψ1时,着弹点比目标偏近了一段距离d1;当仰角为ψ2时,着弹点又比目标偏远了一段距离d2.由这些已知量,求出要想正好击中目标所需的仰角ψ0.设炮弹出口速率是一定的,空气阻力不计.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一、全题24分,每小题3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该答案后面方括号内的分数给分;错误的,给0分.第(5)小题按该题标准给分.

(3)油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反射(2分).衍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