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1568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DR3-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pdf

1/13DDR3硬件设计和硬件设计和Layout设计设计译自飞思卡尔官方文档HardwareandLayoutDesignConsiderationsforDDR3SDRAMMemoryInterfacesDocumentrevisionhistoryDateRevisionChanges2015-03-291.0第一次撰稿2/13目录目录1设计检查表.32终端匹配电阻功耗计算.83VREF.84VTT电压轨.85DDR布线.95.1数据线MDQ0:

63,MDQS0:

8,MDM0:

8,MECC0:

7.95.2Layout建议.106仿真.127扩展阅读.138历史版本.139声明.133/13这是一篇关于DDR3SDRAMIPcore的设计向导,出自飞思卡尔,为了实现PCB的灵活设计,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拓扑结构简化设计时的板级关联性。

飞思卡尔强烈推荐系统/板级工程师在PCB制板前进行设计验证,包括信号完整性、时序等等。

1设计检查表设计检查表如表1,罗列了DDR设计检查清单,推荐逐一检查,并在最右侧作出决策。

表1DDR3检查清单序号序号描述描述是是/否否仿真仿真1是否最优化了终端匹配电阻值、信号线拓扑、走线长度等?

这些项目最好通过仿真进行优化!

假如在DDR和控制器间应用了ODT(on-dietermination)技术,那么在数据总线上就不需要额外的终端匹配电阻了。

DDR分组要求如下:

数据组:

MDQS(8:

0),(8:

0),MDM(8:

0),MDQ(63:

0),MECC(7:

0)地址/命令组:

MBA(2:

0),MA(15:

0),控制组:

(3:

0),MCKE(3:

0),MODT(3:

0)时钟组:

MCK(5:

0),(5:

0)数据组走线共计72位(64bit+8bitECC)。

有些产品可能只有32位数据线并且、MCKE和MODT也少一些。

有些产品包含支持DIMMs注册的信号线MAPAR_OUT和,其中MAPAR_OUT应归类为地址/命令组,作为一个异步信号。

2所有DDR芯片信号的终端匹配方案是否满足AC参数(电平、转换速率、过冲和下冲等)。

终端匹配方案终端匹配方案设计者应该采用主流的终端匹配方案,像商业电脑主板那样的设计,ODT终端匹配被应用在数据总线上,地址/命令和控制线也应通过电阻连接到VTT。

当然,其它的终端匹配也是有效的,但最好通过仿真来验证,确保信号质量满足要求。

3终端匹配电阻的选择,其功耗是否满足芯片制造商的要求。

功耗计算Power=xRT4假如数据线组增加了外部终端匹配电阻,请查看数据线组是否与其他DDR3信号组远离/隔离。

注:

因为在DDR3数据组中通常优先选用内部ODT终端匹配,额外电阻是不需要的。

当然,假如不用ODT电阻,那么就需要增设外部电阻器了。

5请查看VTT电阻RT布局是否正确,RT终端电阻应该直接连接到DDR总线末端和VTT电源平面上。

6DDR芯片的时钟线是否设置了差分终端匹配(DIMM模块常用这种匹配方式),一般终端匹配电阻选取100120。

4/13序号序号描述描述是是/否否7推荐时钟差分线上放置5pF电容。

假如是DIMM模式,电容应尽可能靠近DIMM连接器放置;假如是分离DDR芯片模式,电容应尽可能靠近DDR芯片放置。

VTT相关相关8VTT载流平面的大小(线宽),应视终端匹配方案来设计。

具体见终端耗能小节。

9VTT稳压器是否能满足稳定的、瞬态的电流需求?

10VTT电源平面是否有合适的去耦电容,例如高频去耦电容?

每一个4联排阻或4个分离电阻都至少放置一个低ESR电容或两个标准的去耦电容。

除此之外,在每一个VTT(局部)电源平面上都应至少放置一个4.7uF电容。

注:

推荐VTT(局部)电源层布置在顶层(top),这样寄生电感会更低。

假如VTT(局部)电源层布置在了内层,那么我们需要布置更多的电容来抵消寄生电感,满足大的瞬态电流变化。

11每个VTT电源层是否布置了板级去耦电容?

容值一般选择在100uF200uF。

12VTT(局部)电源层应设置在DDR芯片末端,并且尽量靠近最后一个DDR芯片,最后,VTT的稳压器应与VTT(局部)电源层尽量接近。

13VTT电源走线或覆铜(局部电源层)的宽度不小于150mils。

VREF15VREF线宽是否合理,应该不小于20mils。

16VREF是否远离了干扰,除此之外,还应与其他信号线保持至少2025mil的间距,如果布线允许,可以采用包地处理。

17VREF是否合理去耦,源端和终端都应布置一个0.1uF电容。

18VREF参考源是否会随VDDQ、温度、噪声变化,这个变化是否满足JEDEC要求。

19VREF电流是否满足系统(DDR和处理器)需求。

20如果采用电阻分压网络产生VREF,那么请保证电阻阻值和至少1%的精度。

Routing21建议DDR3布线顺序如下:

数据线/地址线/命令线控制线时钟线电源这种布线方式能使时钟线更容易的与其他信号组匹配。

22通用事项:

DDR3信号线不能跨越沟壕和无参考层区域。

在参考层边缘的走线,这些走线与相应参考层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040mils。

不允许有大于1/2走线宽度跨越过孔antipad。

23数据线组布线时,最好先布最外层(也是最长的走线),内层走线长度以外层为基准等长处理,毕竟外层有元器件,不方便走蛇形线。

24数据线/地址线/命令线的最长走线不应超过7inchs。

25时钟线对是否被合理布置,允许所有时钟线对布置在同一个关键的层面。

26DDR3数据总线包含9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是ECC线,每通道的信号线应5/13序号序号描述描述是是/否否该在同一层布线,并且保证过孔数量的一致性。

注:

一些DDR芯片数据线接口是32位的。

通道0:

MDQ(7:

0),MDM(0),MDQS(0),(0)通道1:

MDQ(15:

8),MDM

(1),MDQS

(1),

(1)通道2:

MDQ(23:

16),MDM

(2),MDQS

(2),

(2)通道3:

MDQ(31:

24),MDM(3),MDQS(3),(3)通道4:

MDQ(39:

32),MDM(4),MDQS(4),(4)通道5:

MDQ(47:

40),MDM(5),MDQS(5),(5)通道6:

MDQ(55:

48),MDM(6),MDQS(6),(6)通道7:

MDQ(63:

56),MDM(7),MDQS(7),(7)通道8:

MECC(7:

0),MDM(8),MDQS(8),(8)为了便于DDR3数据线的扇出,在布线时,我们可以将相邻通道的数据线布置在不同层,如图1、图2所示。

27DDR3数据线的阻抗控制和线间距情况1(低阻抗宽走线):

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40左右,低阻走线间距允许紧凑些,而不用过分担忧串扰问题。

如果板子叠层或空间允许,可以走更宽的线(78mils)。

各数据线的间距控制在1.52.0倍的走线宽度。

与非DDR信号线的间距控制在4倍线宽。

情况2(低阻抗细走线):

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50。

线宽控制在56mils。

各数据线的间距控制在3倍线宽(5mil时)或2.5倍线宽(6mil时)。

与非DDR信号线间距空控制在4倍线宽,甚至更高。

28检查DDR3数据线长度匹配对于MPC8572和MPC8536,组与组间匹配长度应控制在0.1inch以内。

对于其他芯片,组与组间匹配长度应控制在2.0inch以内。

29组内数据线匹配长度应控制在20mil以内,并且需要参考到相对应的MDQSx/x。

30DDR3数据线在做蛇形走线等长匹配时,应该保证蛇形走线间至少有25mil的间距。

31MDQS/布线注:

有些芯片可能是单端走线,而非差分走线形式。

匹配差分线的每一段长度,并保证MDQS/长度差别小于10mils。

在现有PCB叠层下,通过保证线宽线间距不变来保证走线阻抗维持不变。

布线时禁止靠近具有干扰性的信号线或高速开关器件,例如时钟源、振荡器等。

差分阻抗控制在7595。

6/13序号序号描述描述是是/否否差分线间距控制在45mils。

情况1(低阻抗宽走线)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40左右,低阻走线间距允许紧凑些,而不用过分担忧串扰问题。

如果板子叠层或空间允许,可以走更宽的线(78mils)。

与其他数据线保持2倍线宽。

情况2(高阻抗细走线)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50。

线宽控制在56mils。

各数据线的间距控制在3倍线宽(5mil时)或2.5倍线宽(6mil时)。

不要把MDQS/分别走在不同层上,应该与相应通道走在同一层。

32DDR3地址线/命令线/控制线组的阻抗控制和线宽线距菊花链拓扑,从0号芯片开始到第n号芯片顺序布线,0号芯片连接最低位数据DQ0:

7,以此类推,n号芯片连接最高位数据。

菊花链拓扑需要在第n个DDR芯片后放置终端匹配电阻。

关于物理/间距属性。

情况1(低阻抗宽走线)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40左右,低阻走线间距允许紧凑些,而不用过分担忧串扰问题。

如果板子叠层或空间允许,可以走更宽的线(78mils)。

与其他类似信号走线间距控制在1.5倍线宽到2.0倍线宽。

与非DDR信号线距控制在34倍线宽。

情况2(高阻抗细走线)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50。

线宽控制在56mils。

与其他类似信号间距控制在3倍线宽(5mil时)或2.5倍线宽(6mil时)。

与非DDR线距控制在34倍线宽。

需做等长处理。

每个DDR芯片的信号线与时钟线最大相差20mil。

33DDR3差分时钟差分对布线时,推荐遵循以下规则:

两条线误差不超过10mil。

目标单端阻抗控制在4050。

低阻抗可以减小串扰。

差分阻抗控制在7595。

差分线间距依据叠层而设置。

情况1(低阻抗宽走线):

如果板子叠层或空间允许,可以走更宽的线(78mils)。

与其他信号走线间距控制在4倍线宽。

情况2(高阻抗细走线):

单端走线阻抗控制在50。

线宽控制在56mils。

与其他信号走线间距控制在4倍线宽。

34时钟差分对走线布置在同一层,并且有完整的地平面。

7/13序号序号描述描述是是/否否35所有时钟线间的长度匹配应控制在25mil以内。

36时钟差分对走线与其他信号走线间距应控制在25mil以上。

37假如使用了无缓冲DIMM模块,确保时钟对与DIMM槽的连接。

注:

单排DIMM需要1个时钟对,双排DIMM需要2个时钟对。

MODT/MDIC相关相关事项事项38确保MODT信号连接是否正确:

MODT(0),(0),MCKE(0)请连接到相对应的物理芯片。

MODT

(1),

(1),MCKE

(1)请连接到相对应的物理芯片。

MODT

(2),

(2),MCKE

(2)请连接到相对应的物理芯片。

MODT(3),(3),MCKE(3)请连接到相对应的物理芯片。

39MDIC0经40(精度1%)电阻连接到地,MDIC1经40(精度1%)电阻连接到DDR电源。

其他事项其他事项40上电复位引脚是否合理设置。

注:

并不是所有的DDR芯片都有外部上电复位引脚,有些芯片是不能和飞思卡尔芯片相配合使用的。

带寄存器的带寄存器的DIMM拓扑拓扑(上述规则依然适用)41如果DDR的设计方案采用RDIMM形式,那么在设计时应该保留有一个连接到DIMM插座的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源自电源电压(powergood)监控电路。

注:

到DRAM的复位电平是1.5V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