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058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中国石化安环号_精品文档.pdf

12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试行试行试行)安全环保局安全环保局安全环保局安全环保局二二二二六年三月六年三月六年三月六年三月4前前前前言言言言本要点对中国石化系统内部炼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环境风险预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改进,以及企业进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和完善的各个环节主要内容。

本要点中所指的环境风险,主要指水体污染方面,大气方面的污染应急主要按照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执行。

根据本要点要求编制出的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总体应急预案下的一个专项预案,同时可作为其它已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中环境应急方面的补充。

企业也可依照此要点对已制定的对其它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视和补充完善。

油田和销售企业可参照本要点进行相关工作,进行环境风险预防。

5目目目目录录录录一、工作目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三、工作步骤附录四、附录1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五、附录2环境污染事件分级附件一附件一附件一附件一公司苯胺、硝基苯装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附件二附件二附件二附件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6一一一一、工作目的和原则工作目的和原则工作目的和原则工作目的和原则为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实施积极预防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事故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导致的环境损害及其它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企业防控污染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认真分析在施救过程中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和周边社会的施救资源);尽量减少汇入事故池的清下水;充分考虑通过工艺措施减少事故危害程度;把好“三关”,避免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即优先把事故范围控制在装置、围堰界区内,其次是把事故控制在厂区范范围内。

既便在最不利的二二二二、要点编制依据要点编制依据要点编制依据要点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业用水灌溉标准GB508492工业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200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三、工作步骤工作步骤工作步骤工作步骤主要步骤如下:

资料收集环境风险源识别评价实施改进措施,降低环境风险编制(修订)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审核、发布与措施落实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8(一一一一)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成立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消防、规划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相关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

1、厂区及周边基本情况。

包括:

厂区周边纵向、横向距离,占地面积;主要装置的生产能力及产量;消防水供给能力,应急物资的储存数量、保管地点;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及正常储量;厂区内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厂内职工三班的分布人数;厂区周围及受纳水体下游环境敏感点的位置与距离;距厂围墙外5000米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2、工艺流程总图、区域位置图(标识厂区周围环境敏感点)、厂区平面布置图(含标识高程分布)、污染源分布图、厂区内外污水管网及流向和外排口图、气象资料。

3、企业已有的其它应急预案。

4、企业现有的污染防治设施、能力及“三废”处置情况。

5、企业或其它单位以往发生事故曾经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案例分析。

6、可能泄漏物料和排放污染物的名称、监测方法。

(二二二二)识别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源(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并进行环境风险并进行环境风险并进行环境风险并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评价评价评价环境风险源的识别:

企业的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贮存、运输、“三废”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剧毒品、油气的泄漏和有害物料的大量跑损事故状态下有害气体的扩散及含有污染物的消防水的大量排放、污染防治设施故障等意外因素,会导致或可能导致对周边水源、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形成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源的识别要主要围绕以上因素,结合企业已有的安全评价报告、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结果、安全应急预案等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识别:

1、从可能泄露物质的数量和危险性对工艺过程、生产单元、贮9罐、重要设备进行识别。

物质的危险性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表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进行判别。

2、从事故连锁效应和事故重叠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进行判别。

3、从污染防治设施故障的可能性进行判别。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确定的环境风险源,从法规要求、泄露物质毒性、可能泄漏最大数量、相关方关注程度、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环境影响范围、环境影响可恢复性等七个方面及环境风险源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来明确其风险特性。

具体见附录附录附录附录1111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三三三三)实施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针对评价出的重大和中等环境风险源,企业和企业直属单位应从预防为主的角度,首先对环境风险源发生事故后对外环境和周边环境敏感点导致危害的途径和结果进行预测,然后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企业目前抵御这种环境危害的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近期或中长期整改方案,积极落实管理措施和资金,指定负责人,制订统筹按期进行整改,以降低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减缓环境损害后果。

1、罐区、装置区、厂区应对评价出的重大和中等环境风险源日常和事故状态下的控制设施能力、资源和现场管理状况;2、企业内部其它设施污染物收集、储存、处置及转污能力,如:

污水处理场事故池。

3、事故状态下,初始进入清净下水系统污染物的防控能力和后期不含污染物的冲洗水的分流能力;4、已有的其它预案中对具体环境风险源的控制措施和应急物资落实情况;5、环境监测能力;6、检维修力量等。

(四四四四)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10针对改进后仍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风险源,企业主管领导要亲自牵头,组织编制企业级具体应对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格式如下。

针对改进后仍存在中等环境风险的风险源,企业直属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牵头,参照下述格式组织编制企业直属单位级具体应对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2、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一种或若干种重大环境风险源的事故状态。

3、依据适用于本预案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参照本要点编制依据。

4、分级依据附录附录附录附录2222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环境事故的危害程度划分级别。

分为(中国石化)级、(企业)级、(企业直属单位)级。

5、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规定企业环境事故状态下的应急组织机构和相应职责。

企业环境应急组织机构一般设置与主要职责如下,各企业可根据编制的总体预案和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和调整。

细化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具体的应对程序和处理措施;明确平时为应对突发事件应做各项准备工作,并应定期检查、评估准备工作情况。

51应急指挥中心:

负责事故的预测和预警,负责预案启动时的应急人员通知,负责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指挥部命令进行对外联系和援助申请。

52现场应急指挥部: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安全环保、生产调度、机动、技术、消防气防、后勤、宣传、党群政工、保卫、物资供应、信息管理、应急救援队伍等方面主要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专家组成。

可设立1名指挥长(由现场职务最高者担任)、若干名副指挥长,下设现场环境保护组、消气防组、人员救护组、应急救援组、生产控制组、警戒疏散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对外接待及信息发布组、技术专家咨询组等专业组。

1153指挥部成员职责531正副指挥长:

a)负责污染事故应急方案的组织实施;b)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并视现场事故级别决定向中国石化、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援助。

532环境保护组:

a)负责现场的安全,组织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

b)负责指导、协调对事故现场污染区域进行控制、处理、巡视、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c)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污染区域进行应急监测。

可能监测的活动包括:

事故的规模、事态发展的趋向、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污染物质浓度、流量,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事故处置过程中要及时提供上述监测数据。

d)对外环境有可能或已经造成的污染提出处置意见或建议。

533消气防组:

a)负责现场污染物的洗消。

b)负责到现场参加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用品的供应和发放。

c)在保证事故控制前提下,合理利用消防用水及冲洗水。

534人员救护组:

a)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

b)组织协调医疗部门,保障特种药品供应,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535应急救援组:

a)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污染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救援及污染物的截流疏导等项工作。

b)负责现场抢险队伍、车辆、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作业;536生产控制组:

a)负责事故处置时的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调整。

12b)组织并保证事故现场消防水、蒸汽、氮气等动力供应。

c)负责组织事故处理后的生产恢复。

537警戒疏散组: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道路管制、人员疏散工作。

538物资供应组负责事故处置过程中和事故后生产恢复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

539后勤保障组:

a)负责现场应急人员交通工具、生活物资的调配等后勤服务工作。

b)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保持员工和周边涉及居民情绪稳定,协助现场人员疏散,做好善后安抚工作。

c)负责事故现场记录、录像、拍照工作;拟订指挥部有关信息和通告。

d)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无阻。

5310对外接待及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接待事故发生后到企业的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其它单位有关人员。

5311技术专家咨询组a)为现场临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

b)对事故危害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

c)对现场重大应急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5312事故状态下企业基层单位:

a)发生污染事故时,立即按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理,并按照企业事故报告程序和内容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情况。

b)按照指挥部指令做好相应应急操作调整。

c)实施事故处理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d)其他单位首先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同时积极配合事故处理。

6、应急报告程序和内容61规定企业内部应急报告程序和联系方式。

1362分级报告程序621发生级事件,企业直属单位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本企业规定的应急报告程序向本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最多不超过5分钟。

622发生级事件,企业直属单位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本企业规定的应急报告程序向本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最多不超过5分钟。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按照中国石化总体应急预案图00.5(应急报告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向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