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89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docx

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含复习资料

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将一只手机举高1米,做功约为

A.0.2焦耳B.2焦耳C.5焦耳D.10焦耳

2.在如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图1

A.撬棒B.镊子C.切纸刀D.开瓶器

3.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

A.做功多B.做功少C.做功慢D.做功快

4.如图2所示,两个人分别用60牛的水平力推一个较大和较小的箱子,都前进

了5米,大箱子重200牛,小箱子重100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大箱子做的功多,因为大箱子重B.做的功一样多

C.推小箱子做的功多,因为推小箱子运动快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如图3

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F2>F1>GB.F1=F2=GC.F1<F2=GD.F1>F2=G

6.如图4所示,连接弹簧测力计的绳子跨过定滑轮各挂2千克的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39.2牛B.19.6牛C.9.8牛D.0牛

7.图5(甲)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

图5(乙)中最合理的船桨模型是

 

8.如图6所示,图(甲)中小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第一次木块的动能大

C.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不相等,所以两次受到的摩擦力也不相等

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小

二、填空题:

(共34分)

9.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叫做杠杆。

杠杆平衡时,杠杆处于静止或_________状态。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N,阻力是12N,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____。

10.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_滑轮,它能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

(9)

(8)

(7)

1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___________移动的距离。

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20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12.温度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标规定_________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13.如图7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一重为30牛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AB保持水平,棒长AB=1米,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0.8米,那么此人用手作用在棒的A端时要挑起重物所用的最小的力为_______牛,力的方向应该______

_。

 

14.如图8所示,拉兔子灯是元宵节的风俗,小丽用5牛的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重为3牛的兔子灯,兔子灯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牛,2秒内兔子灯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路程为1.2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瓦,重力做功_______焦。

(18)

15.如图9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kg。

在水平方向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恰好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

已知拉

力F的大小为20牛,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牛,拉力F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1分钟内拉过的绳子的长度为_______米。

(假设绳子足够长,滑轮重不计、绳子和滑轮间

的摩擦不计)

16.如图10所示的轻质滑轮装置,物体A、B均重为20牛,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不计。

若物体A在10秒内匀速上升5米,力F1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其功率为________瓦。

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时,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牛;若将B向上提升5米,则F2做的功________F1所做的功。

(选填“>”“=”或“<”)

(25)

17.如图11所示轻质杠杆OA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________物体的重力G(选填“>”“=”或“<”)。

若保持图中细线的悬挂点不变,将物体逐渐水平移至A端的过程中,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_________,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12所示,是2018年冬奥会中“高山滑雪”的比赛项目,运动员在斜向上飞跃的过程中,速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运动员的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19.如图13所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甲乙两个金属小球(m甲<m乙)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0<θ1<θ2<5º)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后,木块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线长度L为1米。

(1)在图13(a)、(b)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当甲、乙两个金属小球以相同角度同时释放时,观察到它们的摆动始终相对静止,表明两个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13(a)、(b),可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13(b)、(c),可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共8分)

20.如图14的杠杆OA,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2和力F1的力臂L1。

21.请在图15中画出动力Fl的力臂以及作

用于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

22.在图16中标出滑轮的支点O,画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以及阻力臂l2。

 

四、计算题:

(共25分)

23.如图17所示的装置。

当用力F匀速提起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

(不计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和绳的摩擦)

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体A的重力;

(3)物体10秒钟上升8米,拉力F所做的功及其功率的大小。

图17

 

24.如图18所示为国内某厂商生产的名为“秦”高性能混合动力车。

充满电后,能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以纯电动模式匀速直线连续行驶60千米。

若该车总质量为1.5吨,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10%。

求:

(1)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牵引力的功率。

 

图18

25.如图19所示,轻质杠杆

AB长1米,支点在中间,左端A处挂一重为10牛的物体甲。

(1)若在杠杆上离A点0.9米处挂一物体乙使杠杆水平平衡,则物体乙重为多少牛?

(2)若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拉力F的大小为25牛,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拉力F的作用点在支点的________侧,离B点的距离为

多少?

 

五、实验题:

(共17分)

26.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__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如图20所示,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

地球南极的最低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该温度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当地的气温。

图20

27.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杠杆上每

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

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甲)图21(乙)

(1)实验前,应将图21(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才能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8)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作为动力F1,在B点处挂上l个钩码,作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1(乙)所示。

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

F1L1=F2L2,便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F1L1=F2L2。

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9)

(3)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明利用如图22(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并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的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

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_________作用的影响。

(11)

(4)小明将图22(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2(丁)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

N。

 

(丙)图22(丁)

 

28.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

他们按图23所示方式用三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图23

表一:

动滑轮G甲=5N表二:

动滑轮G乙=4N表三:

动滑轮G丙=___N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1

4

4.5

6

2

3.0

11

1

1.5

2

6

5.5

7

4

4.0

12

2

2.0

3

8

6.5

8

6

5.0

13

4

3.0

4

10

7.5

9

8

14

6

4.0

5

12

8.5

10

10

7.0

15

8

5.0

(12)

(1).分析比较表一中F与G物的大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表格中数据的填写:

序号9中F=______N,表三中G丙=______N。

(16)

(15)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17)

(4)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当_________时,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1.B2.B3.C4.B

5.A6.B7.B8.D

二、填空题

(每空1分)

9.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匀速转动。

3:

1。

10.定。

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

11.在力的方向上。

做功快慢。

1秒时间内做功200焦。

12.冷热程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13.120。

竖直向下。

14.5。

3。

0。

15.40。

0.2。

12。

16.100。

10。

10。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