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0660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docx

历史地理概论讲义

第二章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第三章中国历代疆域政区的演变

第一节先秦形成的格局

第二节秦、汉、晋至隋——从郡县制到州、郡、县制

一、郡县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郡县制的产生

(二)、秦代的郡县制

(三)、两汉的郡国并行制

二、“州”的演化—--监察区的虚与实

第三节唐、宋时代道制与路制区划

一、唐代的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反映意义及其演变

二、宋代路制的发展演化

三、辽、金、西夏及周边政权

第四节 元、明、清省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元朝的行省制

二、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三、清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第五节辛亥革命以后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中华民国时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章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

1.考古资料时期:

距今2500年前(公元前500年),依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

2.物候资料时期:

距今2500年至500年前(前500—1400),根据物候、文献与考古实物记载

3.方志资料时期:

距今500年以来(1400--),利用地方志

一.距今5000年前气候的变化

多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已经证实,自更新世晚期(距今2万年前后)末次冰期以后的全新世时期,曾出现过全球性的气候回暖,时间大致在距今7500年至2500年之间,即中全新世时期。

在中国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时期。

距今5000年是一个分界线。

5000年以前气候和温度明显上升,而5000年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干燥度增加。

持续至现在,其间又有若干次以世纪为期的气温回升和复降。

距今5000年前的温暖潮湿气候在不同地区暖湿气候的证据及人类活动的遗迹:

中国北方经孢粉研究发现以栎树为代表的阔叶乔木大量增加,发现目前只能生长于江淮地区田间沼泽的水蕨孢子,发现喜暖湿,栖于沼泽地的梅氏糜鹿(“四不像鹿”)。

说明当时华北地区湖沼丛生,年均温度较今天高出约2度。

如:

北京西郊一带泥炭堆积达1100万立方米,是过去林木繁茂造成的沉积相。

海平面比今天要高,即存在全新世海侵问题。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的动物遗骸,可是现今它们生活在关中以南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

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多用立木支撑房屋,有的主竖墙体竟用150根大小木柱。

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还不能长途运输,这些木材只能采伐自当地,证明距今6000年前渭河上游是森林草原类型的景观,比今天要湿暖。

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喜暖动物遗骸:

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犀、亚洲象、水鹿,古文字中河南“豫”的含义是人牵着象。

上海地区的孢粉分析表明5000年前这里以栎、栲树为主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

年平均温度高于今天2—3摄氏度,相当于浙江南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象、犀、等生活在热带的动物遗骸,年均温度较今天高出约4度,推测其气候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

天山北麓在全新世中期云杉分布线比今天为高,说明当时的气温较今天暖和。

青藏高原的湖泊分布比今天为多,西藏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多在这一时期,甚至在今天藏北无人区也有细石器的发现。

新石器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多处在丘,岗,台地上。

视点

总体来讲,上述资料说明5000年前的暖湿期的亚热带北界从当代的淮河流域霍丘、定远、天长一线向北推移到京、津一带,几乎控制了整个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年均温度15C、最冷月均温0摄氏度的北界向北推进了大约5—6个纬度。

两个纬度间距为110公里。

也就是说,亚热带北界大部分时间徘徊于山东丘陵一带,比今天这里的年均气温偏高2—3度。

这种暖湿气候期大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的殷商时代。

但是,这种全球性的暖湿期内也有过气候的波动,主要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数百年间,欧洲阿尔卑斯冰川扩张,一些喜温植物突然衰减。

主要是“榆树”、常春藤、菩提树等,欧洲人称:

榆下降(Ulmusdecline)。

在中国则出现了松、云杉、冷杉、桦树明显增多,反映一种寒冷偏湿的气候环境。

这次低温事件对早已活动于中国各个地区的先民有哪些影响?

与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大禹王时“洪水横流,泛滥成灾”,禹王治水传说的分布和传播有什么联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三、四千年以来,中国气候发生过数次转暖、转寒交替变化的波动,殷商时代是全新世暖湿期的最后一个时段,自此以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变冷、变干。

1.西周气候寒冷期

从公元前10世纪起的西周早期,约100—200年间,全球气候下降,这是全新世暖湿气候结束后的第一个寒冷时段。

无论先秦文献还是考古发现,都无法证明犀象再度活跃于黄淮海平原。

用“象”的形象作为青铜器的纹饰也只流行于商末和西周前期。

2.春秋气候转暖期

大约至公元前8~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气候又渐渐转暖。

3.秦汉气候降温期

从战国时代开始至西汉中叶,寒冷气候开始侵袭中华大地。

现在通行的二十四节气是在秦汉之际最后确定的,始见于《淮南子》。

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黄淮海地区相当于公历10月24日左右,比今天郑州、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周。

长城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变更线的标志,该时期地球上出现了相应的人类活动:

匈奴人南侵与西迁,亚欧民族大迁移。

4.西汉中叶至东汉末的温暖气候

西汉中叶,全球气温有一个突发性的回暖,导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1)华北平原北部的渤海湾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其范围波及4米等高线以下地区,其现象反映在历史书籍记载上即“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

其后果是沿海地区的当地文化遗存发生中断。

(2)西汉中叶开始,黄河中下游多次出现决溢、泛滥。

汉武帝和王莽时期,曾发生两次黄河大改道。

5.魏晋南北朝气候寒冷期

东汉末年,中华大地气候又表现出向寒冷转变的迹象。

东海、东莱、琅琊等郡出现水井冻冰厚尺余的现象,渤海湾也有冰封记载。

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是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入侵中原农耕地区,导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南迁浪潮和民族大融合。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孝文帝改革。

6.唐代前期气候转暖期

公元七、八世纪,黄河流域气候一度转暖,长安地区盛开只能抗御零下14℃最低温度的梅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柑桔基本无冻寒,估计年均温度高出现今2℃,有人认为梅、桔皆为皇苑中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不能作为确定温暖的指示,主要还应根椐史料中的记载:

(1)没有突发性极冷事件

(2)无频繁寒冷天气

(3)也无明显气候突发性增暖,

从而估计,当时的气候较南北朝为暖而与现代相差不大。

7.唐中叶以后至五代时的气候寒冷期

有人依据《全唐诗》中关于宫廷梅花诗和咏寒诗篇的时间分布,认为天宝以后至五代的300年间中国东部气候有向寒冷方向转变的特点。

沿海冰冻记载增加。

所以认为整个唐代仍应划入魏晋以来的寒冷期范围内。

例如:

北宋初撤消了唐代在河南博爱地区设置的司竹监,此事与五代时气温下降,竹林规模缩小有关系。

这个时期相应发生的历史事件主要是五代后期契丹人屡屡南下。

8.北宋至元中叶气候温暖期

北宋中期气候又向温暖方向转变,其主要特点是冬季温暖现象的记载频繁出现。

北宋资料中较多记载了京城开封一带的偏暖现象,宋人文集对物候的记载较多。

所以,这一时期主要依据物候来推测气候的变化。

9.元代后期至清代的气候寒冷期

大约从十四世纪初开始,整个地球气候进入了一个寒冷阶段,其状况仅次于一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大冰期的程度,所以人们把这段离现代最近的寒冷气候称作小冰期(LITTLEICEAGE)。

最显著的特征是寒冷事件大大增加,这段时期的研究依据主要靠地方志。

小结:

5000年来气候冷暖交替是和干湿旱涝状况的变化基本一致的,距今5000年处于暖湿期。

从3000年前开始气候变干凉,高原冰川由后退转为前进,湖泽退缩,湖面下降。

泥碳停止堆积,开始形成淤泥,被代表干旱环境的灰黄色粘土覆盖。

人类活动范围从高处下到低处。

这一时期人类干扰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气候与旱涝的周期波动对人类的活动却产生着影响。

对近2000年来旱涝记载进行分析,以公元1000年为分界线,前期干旱时间短,湿润时间长,后期则旱灾多于水灾,以南涝北旱最为常见。

18—19世纪涝灾一度多于旱灾,20世纪再次进入干旱期。

第三章中国历代疆域政区的演变

历史政区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历史时期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其成果直接构成历史地理学其它分支的基础或前提。

例如:

历史人口地理必须有正确的历史政区为依据,才能做出人口分布图,计算人口密度。

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缘政治结构、地区经济开发、人口迁移与民族与分布、区域文化的形成等一系列历史方面的问题。

探索历史政区发展演变规律也直接与现实有关,对改革现行政区中包含的不合理因素,充分利用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第一节先秦形成的格局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行政区划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对全国进行地域划分和对地方政权采取一定组织形式的一种制度。

政区的划分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

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和阶级,也就没有国家和行政区。

人类社会进入以氏族血缘关系为主的时期,是部落和部落联盟。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七千余处,那时并没有地域观念,只有人群的概念,迁移是以人群为主。

随着农业发展,人类逐渐由迁徙不常转变为定居,有一定区域被长期控制,才渐渐有了地域观念。

这时也正是由部落联盟演变到国家的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公元前21世纪出现的夏代。

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表现为分散的原始氏族部落经过长期交融,形成三个以地域划分的部落联盟。

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还有一个是流动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

夏朝,根据考古与文献资料,其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以及黄河北岸、山西省南部地区,以河南偃师二里头类型的文化为夏文化的代表。

夏都阳城可能是登封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

以后,夏的势力向东扩展,融合了东方的夷人。

向南发展到长江、淮河之间,与南方的苗蛮频繁交往,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

虽然从此以后夏在黄河流域有了较固定的活动区域,但并无统一的管理和区划。

  商、周时期,出现了“分土封侯”、“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商王、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卿大夫,作为他们的采邑,各受封领主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绝对的权力,仅仅对商王或周天子以象征性的贡纳和服役,王与诸侯各自为政,因此在商、周王朝的疆域内并没有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

商朝,约公元前21-16世纪,商朝的都城曾多次迁徙,盘庚以后稳定在今河南安阳的小屯一带,为商王的王畿。

《尚书·酒诰》指出商代有内、外服之分。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分封给邦伯的封地。

以后演化成“五服”“甸(日祭)、侯(月祀)、绥(宾,时享,即每季祭祀纳贡)、要(岁贡)、荒(终王死时才来通知)”,此说只是依据远近表示小诸侯应尽的义务和待遇,所以不能算地方行政区。

只有当君主对所辖疆域内进行直接的统治,才是地方行政区划开始的标志。

西周,公元前11--8世纪建立西周的周人起源于陕西黄土高原,曾经是商朝的封国,受戎、狄人侵扰,迁徙到河谷平原,建都丰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西周有两次大分封:

第一次是武王伐纣以后,封功臣谋士。

第二次是周公东征胜利后,重新分封。

这两次把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位置大致确定下来,也为以后郡县制时代的行政区奠定了基本格局。

周武王灭商以后,把商王直接管辖的地区分为三部分:

  ①卫,以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中心的地区,调蔡叔主管这个封国。

  ②庸,商都以东至今山东境内之间,将管叔封于此。

控制东夷、徐、熊、盈诸侯国。

  ③邶,商都所在之漳河以北,今河北省中、南部至易水、涞水流域,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此。

  名义上以上三人并称“三监”。

为了监管原殷王畿地区的殷民,以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周初的封国还包括:

  齐,都营丘(山东昌乐),后迁临淄(今临淄区)。

原属薄姑,东临莱人,以佐武王灭商的尚父(吕尚,姜太公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