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918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docx

政治历年高考主观题

在历年政治高考中,主观试题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从历年高考政治得分情况分析看,主观题的解答情况直接决定着整份试卷的考试成绩。

因此,提高主观试题的解题能力对提高考生的成绩至关重要。

 

高考政治主观题多是大背景、小切口,重在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描述论证的能力。

要达到培养和提高上述能力的目标,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训练过程中注重研究性学习,研究和积累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答技巧,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值得注意的题型:

 体现类、反映类、原因依据类、解决措施类、意义类、认识类、启迪启示类、辨析评析类、图表类、综合探究类和收敛性的特点、解题技巧和真题研析。

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参考借鉴,以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题型一:

“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设问一般有三种形式:

⒈“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知识点或原理的?

”;⒉“材料是如何做到某某观点或原理的?

”;⒊“运用某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观点或做法”。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对于考生要求较高:

首先,要审清题意,抓住设问的规定性。

“如何体现(做到)”四个字,意味着应该从“怎么办”角度作答,而不是“是什么”或“为什么”。

其次,必须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这种设问指向性非常具体,要求考生必须准确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再次,还应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使用所学知识加以解析。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

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审清设问的角度、范围和知识指向。

     二联系:

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

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真题回放】【例1】(2008年夏季高考·北京卷)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六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出舱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登上月球,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10分) 

【答案】①前6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②“神舟”七号是在前6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③从“神舟”七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研析】 “×××(这是材料)是如何体现×××(这是试题要考查的理论)的”,这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题,这种类型题的答案的每个要点应当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的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与理论的有机对接或一一对应,既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理论与材料两张皮(先罗列理论后罗列材料,或反之)。

在此题的答案的每一个要点中,前部是对材料的概括,后部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理论,组织答案的思路、格式特点鲜明。

 

【例2】(2008年高考·宁夏卷)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12分) 

    【研析】本题以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回答时要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结合材料具体回答即可。

 

【答案】①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题型二:

“反映类或蕴含道理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试题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更多为图表式的试题并且多数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因此要通过材料中隐含的数据,在横向、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以考查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凡是试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现象、问题等)”,要求回答的是“有什么”或“是什么”,其答案就是来自材料之中,要对材料的信息正确选取表述;如果是“上述材料蕴含(反映)了什么道理(经济学、哲学、政治、文化学)的,答案则来自教材。

但注意读材料时要从部分读到整体,从现象读到材料的本质。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方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如果是图表式的要做到以下五点:

1.读题头。

题头即为归纳内容的主题;2.读内容。

包括表格内的纵向和横向的内容,此为最重要的信息;3.读小注。

此为图表题的重要信息之一,其所含的信息占一定分值;4.注重几则材料的内在联系;5.联系课本所学的知识和时政语言。

 

【真题回放】【例1】(2008年高考·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示图7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 

【研析】本题以山东省不同行业投资增长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水利的管理费用的投资明显增加,对电力、冶金、煤炭等高污染性行业投资明显降低,联系注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答案】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

(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 

【例2】(2007年高考·天津卷)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

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  “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

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材料中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

请加以说明。

(12分) 

【研析】本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中的几对关系的理解。

通过阅读材料很容易得出有以下四对关系:

党和人民,政府和人民,党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然后结合课本具体知识加以解释即可。

 

【答案】①党和人民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

②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党和政府的关系。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题型三: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原因”、“理由”、“依据”、“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等呈现方式。

 【解题技巧】 “原因+意义”。

原因一般是必要性 (即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一般指将要出现的好的方面,包括理论意义和时政意义。

因此,此类题目一般情况下要回答:

“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 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真题回放】(2008年高考·全国卷I)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研析和答案】此题考查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四个考核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查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依法治国”等知识点。

分别要从“现实依据”、“ 理论意义”、“ 时政意义”等角度回答: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3分)(此为现实依据)。

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4分)(此为理论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3分)(此为时政意义) 题型四:

“解决措施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应该怎么做(如措施、对策、办法、建议等),考查的是探讨问题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答案来自与问题相对应(或相关联)的教材上的知识。

在探讨问题时,即回答怎么样做的时候一是要分清行为主体是谁,即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二是要针对问题的实质或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等。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主体发散法和定点法相结合。

   

主体发散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指向的内容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而转换的思维方法。

主体发散法的典型特征是角色视角,既对不同的主体说不同的话。

 

运用主体发散法注意两点:

首先,要明确“怎么做”“如何办”的主体是谁?

即“角色”是谁?

其次,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

 

有些主体明确,有的主体不明,同学们要对主体进行发散,常见的主体有以下层次及类别:

 

(一)经济生活措施:

【国家、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 ◆1、国家采取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