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496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docx

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

我县工业经济结构现状

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如东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0年3月15日)

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及调研组相关同志: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要调研议题,现将我县工业经济结构现状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设想汇报告如下。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及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龙头带动、规模培育、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企业上市、人才强企、节能减排、银企互动和服务保障等转型升级系统工程,工业经济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一)从企稳回升的实绩数据看,实现了“三个好于、一个加快、一个提高”。

即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速好于GDP增速,规模工业利税增幅好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好于产值增幅,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贡献份额提高。

2009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20%,比GDP增长率快1.5个百分点。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2.9:

53.6:

33.5调整为11.7:

54.17:

34.13,工业的贡献份额为43.3%,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

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清晰显示出2009年全县工业经济由低到高、持续向好的运行轨迹。

(二)从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看,呈现出“三个提升、二个优化和一个下降”的可喜局面。

“三个提升”即工业投入增量提升:

2009年完成工业投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规模投入170亿元,同比增长34.5%,强生光电二期、纳百园化工、大恒固废等一批重点项目当年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点企业入库税金提升:

2009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15.14亿元,同比增长8.14%。

其中,入库税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25家,200-1000万元企业97家。

中天科技集团入库税金1.25亿元,强生轻工集团入库税金超5000万元,铁链厂公司、九九久科技、通用机械、快达农化等14家企业入库税金超2000万元。

骨干企业拉动力提升。

2009年,全县861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600家呈现生产增长,其中产值增幅超20%的企业有440家;税统销售同比增长20%以上的企业有152家。

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3家,累计总数达958家;新增亿元企业27家,累计总数达148家。

2009年度123家亿元企业实现销售394.03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规模工业销售的比重高达63.14%,同比提高了4.16个百分点;全县税统销售前100名企业累计实现销售150.15亿元,占全部工业税统销售总量的58.96%,其中税统销售同比增长的有48家。

“二个优化”即工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企业产成品结构优化。

从行业结构看,以风力发电为主导的电力能源业和以光纤光缆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业销售分别增长了23.66%和37.2%,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7.64%。

从产成品结构看,全县高新产值和新产品产值分别达195.75亿元66.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个2.51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一个下降”就是能耗下降。

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从今年以来工业运行情况看,呈现出“总体趋向好转、增速逐步提升”的态势。

1-2月份,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35.42亿元,同比增长51.24%,占年计划16.92%。

全县93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766家生产呈现增长,其中409家增幅超过50%;税统销售明显增长。

1-2月份全县工业累计实现税统销售55.37亿元,同比增长41.9%,比上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

93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553家税统销售实现了增长,平均增幅达74.78%。

掘港、马塘、河口、新店、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增幅超40%;工业用电持续上升。

1-2月份,全县累计工业用电量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5%,其中2月份当月用电1.085亿千瓦时,当月总量及累计总量六县市排名第四。

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轻工食品、化工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业用电分别增长16.80%、19.60%、12.91%、27.71%、34.31%、222.07%和35.96%。

(四)从产业调整现状看,呈现六个显著特点。

一是纺织服装产业占比下降。

2009年,全行业拥有规模工业企业223家,比2005年净增70家。

“DD”牌毛巾获中国名牌,“春华”丝绸、“艾克”毛毯等3个产品为省名牌;“欧宝”羊毛衫、“万得”纺器等4个产品商标为省著名商标;岔河镇银河工业集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投入已初具规模,目前集中区内拥有标准厂房、附设用房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2家。

2006年我县纺织服装及劳保产业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培育。

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县工业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2.14%下降至29.1%。

二是轻工食品产业稳健发展。

产品销售收入所占份额由2005年的31.82%下降至2006年的29.6%、2008年的26.95%、2009年的24.71%,四年累计减少了6个百分点。

三是化工医药产业初具规模。

沿海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形成了以农药、医药及其中间体、新材料等三大类产品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区内现有农药原药企业和中间体生产企业43家,签约企业28家。

目前,园区正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农药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农药优先发展基地”。

从近几年产品销售收入所占份额看,2005年化工医药产业占比仅有15.77%,2006年提高到18.06%,2008年又提升到20.57%,2009年受产品价格下降因素影响,销售占比下降至19.11%。

四是机械电子产业不断壮大。

全县机械电子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9家。

中天科技集团拥有电信、电力两大主营产品产业链、15家公司,特种线缆囊括了目前世界上最新产品和最新技术,数十个产品系列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并列为国家火炬项目和国家级产品,产品销售额在我县电子行业中占86.22%。

宇迪光学各种光学透镜、投影仪镜片及各类高精度放大镜镜片年产量5000万套件以上,其中背投电视使用之大透镜生产量为全国之最。

石油机械板块已形成吊钳、卡瓦、吊卡、滚子补芯、水龙头等九大类20多个系列近2000多种规格的产品。

2005年至2009年,机械电子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品销售占比由19.47%提高到22.76%。

五是新兴产业逐步形成。

以构建绿色能源、大型石化、钢铁冶金、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投入,初步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优势。

风电、光电、潮汛发电、秸杆发电以及LNG电厂项目投入,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打下了较好基础;全县电力能源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0.57%提高到2.31%,船舶制造业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0.22%提高到1.51%。

六是高新技术发展加快。

近年来,我县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7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98.2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31.18%,占比较2005年提高了10.21%,

二、我县工业调结构促转型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按照“保有效增长、促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组织体系,加大了推进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了规划引导。

2008年,我们围绕重点企业转型升级作了专题调研,组织编写的《如东县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化工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机械(冶金)电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轻工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以及22个重点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09年,为进一步把握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机遇,更加科学合理地建立起我县产业特色发展新格局,我们就全县工业产业现状与发展选择做了深入研究,撰写了《我县工业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为如东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加强新店镇健身器材产业园规划,如期完成了江苏省健身器材产业之乡申报、评审和确认工作。

2、强化了政策扶持。

特别是2009年,我县工业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遇到了出口受阻、产品订单减少、流动资金紧缺、销售收入下滑、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为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县政府及时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8条政策以及科技创新、金融工作、质量兴县、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意见。

工业项目设备贴息门槛从2008年度的700万元降至500万元,贴息范围从鼓励类放宽到允许类,企业做大做强的奖励门槛从2008年的纳税4000万元调整到1000万元。

2010年,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工作重点,研究制订了保有效增长,促结构调整,实现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同时出台了2010年全县科技工作意见、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意见、“三名”创建工作意见、企业信息化工作意见、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意见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意见;围绕转型升级,分别从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有效投入、规模扩张、财政贡献、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等10个方面出台了《关于评选工业经济十大典型的通知》。

扶持政策方面,新增了市场开拓、小企业上规模、成长型企业等奖励。

掘港、马塘、双甸、岔河、新店等镇区出台了工业经济工作意见以及鼓励工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若干政策。

3、强化了部门服务。

全县上下以帮扶服务为抓手,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为动力,建立健全了工业企业预警预测体系,形成了部门联席会议、镇工业服务站月度分析例会、纳税20强工业企业快报和挂钩联系100家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县各相关部门大力实施以“解难题、办实事、送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厂房、设备、人才、生产、销售等发展难题。

全年开展了企业生产订单、用电大户生产情况、停产半停产企业生产情况、成长型企业发展需求、50强企业增减变动、销售前100名企业运行状况、微小企业转型升级等10多项专题调查,研究制订了企业兼并重组、停产半停产企业开工、成长型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上台阶等政策意见。

在化解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建立金融、担保、应急互助基金联动机制,以县财政为主导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4000万元增资到1亿元,全年累计为56家企业担保2.6亿元,为17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1.1亿元,为6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电预收金1000万元。

4、强化了企业家培训。

2009年,先后组织了企业信息化培训、进行了《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时代的企业创新及其路径》、《寒冬来临,企业为什么这么怕冷》、《新型管理者—总经理领导能力提升》、《营销过程与客户关系》、《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企业竞争战略》等专题讲座,举办了会计法、税法、内部审计培训,随着各期培训活动的开展,我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创新管理的意识正逐步加强,许多企业把内训项目和培训所得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管理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

5、强化了舆论宣传。

工业是如东经济的主体,也是如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快慢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水平高低,决定着如东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了如东工业发展规划、激励政策、产业方向和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宣传力度。

2008年,围绕工业经济保平稳促增长开展了重点企业积极应对金融风暴、加快调整品种结构、市场结构的宣传报道;2009年,围绕调结构促转型专题,开展了首季工业“开门红”和重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管理结构、品牌结构、投入结构、资本结构和节能减排等先进典型作了系列宣传,各镇区通过会议、广播、培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政策宣传,营造了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良好氛围。

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几年,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同时,产业特色不明显、结构调整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