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362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7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docx

52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分类复习题152

第七章内环境与免疫(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一、选择题

1.(09广东卷,19)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答案B

解析维持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

2.(09上海卷,8)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血浆与组织液的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

答案B

解析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需要多种酶共同参与,酶大多为蛋白质,因而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在蛋白质浓度上相差较大。

3.(09海南卷,9)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A

4.(09海南卷,7)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

立即测量尿流量。

下列能正确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答案A

5.(09全国卷Ⅱ,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

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

故选C。

6.(09浙江卷,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

故选B。

7.(09广东理基,54)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而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因此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8.(09四川卷,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

伤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

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9.(09重庆卷,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答案B

解析效应B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直接判断选择支的正误。

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

10.(09广东卷,28)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

选)()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BCD

解析病毒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A选项不对

11.(09上海卷,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白化病B.炭疽病

C.结核病D.狂犬病

答案D

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12.(09上海卷,23)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答案A

解析一种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种蛋白质分子,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13.(09上海卷,27)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基因组变异过快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答案D

解析病毒是专营性胞内寄生生物,缺少代谢必须的酶及场所,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二、非选择题

14.(09北京卷,31)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

用药后得以康复。

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

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耗氧量;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的中枢调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和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

答案

(1)增多增大乳酸

(2)下丘脑体温调节

(3)神经免疫

解析

(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供氧不足时,肌肉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是: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也是一个体温调节的过程。

体温调节是指: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所以此过程中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发热是身

体对病毒或病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抵抗入侵的病毒和病菌,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所以此过程也有免疫系统的参与。

15.(09福建卷,26Ⅱ)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请回答: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方式散热。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免疫。

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

(1)传入神经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汗液蒸发

(2)非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

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应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或肾上激素)分泌增多,因为这两激素都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方式散热。

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该过程不具有特异性,所以是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

16.(09四川卷,30Ⅰ)

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一种特定的细胞(命名为M细胞),再将M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细胞被特定药物破坏的小鼠)体内,然后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值)。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用的胚胎干细胞取自小鼠的早期囊胚,取出胚胎后一般用     酶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M细胞已具有      细

胞的功能。

说明判定的理由    。

(3)用胰岛素基因片段做探针,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和M

细胞进行检测。

请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检测结果(用“+”表示能检测到,用“-”表示不

能检测到)。

用探针检测细胞的DNA

用探针检测细胞的RNA

胚胎干细胞

M细胞

胚胎干细胞

M细胞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干细胞通过        定向分化为M细胞。

(4)若将M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重组细胞能否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

    ,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胰蛋白

(2)胰岛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3)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4)能细胞核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核的全能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

1.糖尿病的机制

2.细胞的全能性和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

1.糖尿病的机制

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无法合成胰岛素来降血糖,血糖浓度过高随尿排出,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本题中通过曲线反应了未移植M细胞和移植M细胞下血糖浓度的变化,可见移植M细胞血糖浓度降低,显然M细胞发挥了胰岛B细胞的功能

2.细胞的全能性和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

第(4)小问中考查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即细胞核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

套遗传物质;第(3)问中通过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补充实验的结果,首先学生要明确这里的M细胞是通过小鼠的胚胎干细胞经过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由于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所以M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DNA是一样的,然而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追究到原因就是相同的DNA转录形成了不同的RNA,进一步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所以M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的RNA是不一样的,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