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
(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
同时想一想:
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
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
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
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
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
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
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
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
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
“理屈”你如何理解?
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
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
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
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
“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
“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
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
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
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
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
“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
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
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
他先是“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
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
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
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
如三次说话:
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
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
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
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
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帮助归纳:
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
秦王怕宝碎,假意答应让城。
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
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
“完璧归赵”。
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
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
主要人物是谁?
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
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
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
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
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
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
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
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
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推辞”是什么意思?
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
画出重点词句。
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
“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
于是为秦王鼓了瑟。
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
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
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
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
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
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
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
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
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
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
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
怎样做的呢?
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
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
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
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
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
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
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
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
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
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
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
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
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
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
如何理解这个词呢?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