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308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docx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浙江通志》等记载:

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

(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

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

”材料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  )

A.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C.官营纺织经济被赶超日益破落衰败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3.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

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

由此可见唐晚期(  )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余英时在《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中指出:

“希腊的城邦很像一种扩大的家庭,谁才算是这个团体中正式的分子,决定的标准是看出身而不是看居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B.外邦人不享有城邦的公民权

C.城邦是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国家            D.希腊城邦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

5.跟神权或上帝“套近乎”是一切王权加强自己权力合法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只不过不同的王权“套近乎”的方式不同罢了。

这种状况在英国终止于(  )

A.“光荣革命”的爆发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生产力由国家统一配置                        D.工业生产高度发展

7.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他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的思想死了吗?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

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

”这位教授在台词中提到的“思想”是(  )

A.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B.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

D.科学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使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8.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的社会风俗改革以及蔡元培、宋教仁,甚至包括孙中山这些公众人物的大力倡导,使民国初年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了新的走向。

其表现之一是(  )

A.改良旗袍深受城镇女性青睐B.西装和中山装成为男子日常衣着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D.废大人、老爷之称,以先生代之

9.下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报在第一时间以头条新闻形式发表的消息和评论。

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报刊

报道标题

报道内容摘录

申报

武昌失守

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前日调防督署之马步工兵各一队,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

民立报

长江上游

之血水

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故有倒行逆施之政府,欲求天下不乱而不得。

也?

制造革命党也。

大公报

武昌革党

起事之警电

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

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以触发。

盛京

时报

武昌

叛乱志详

19日傍晚,革命党约300人潜伏武昌,突袭督署,并随处纵火,督署及藩司署均被烬。

A.各家报刊虽争相报道,但都从不同侧面谴责武昌起义

B.《盛京时报》立场反动,不可能真实报道武昌起义事实

C.各报观点、态度彼此相异,对武昌起义的反应各不相同

D.各家报刊报道不尽相同,反映民国初期文化环境宽松

10.《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

“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资产阶级

11.“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

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

”该宣言发表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为准备暑假去南京旅游,晓兰制定了一份攻略。

可能出现在该攻略上的有(  )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②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③大屠杀纪念馆④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纪念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这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

其中一次会战,虽然最终中国军队败退,但是大量消耗了日本的人力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抗日战争自此进入相持阶段。

这场会战指的是(  )

A.枣宜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4.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

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抗日战争                                                B.日中战争

C.支那事变                                                D.第二次中日战争

15.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公私合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

“(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

,……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系

17.1920年苏俄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到,“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  )

A.将所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B.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C.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在农村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8.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B.危机爆发的根源

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                                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19.《国富论》提出了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定律”。

宣告“第一定律”开始破产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滞胀”现象的出现

C.“大危机”的到来                                  D.“新经济”的问世

20.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部法律:

“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

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这部法律是(  )

A.《社会保险法》                                      B.《联邦紧急救济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2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某一国家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这一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2.历史题材的漫画以幽默、写实的手法

再现了历史,从某种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和评价。

下图为“冷战”时期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

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  )

A.马歇尔计划出台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古巴导弹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