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144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docx

三公因数和公倍数

第三单元公因数和公倍数

单元分析: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

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对于两个数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在练习中安排,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规律。

由于教材不讲互质数,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样的结论不要出现,只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对象中感受。

为了拓宽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认识,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里介绍了“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介绍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课时安排:

共计8课时

主备教师:

仇从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并理解求两个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

1、操作活动。

提问: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

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

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

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

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2、想像延伸。

提问:

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在小组里交流。

4、揭示概念。

讲述:

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

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

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自主探索。

提问:

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

可能的方法有:

①   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提问:

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

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②   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引导:

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2、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

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后,引导:

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

为什么?

27呢?

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4、完成“练一练”

完成后交流:

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三、全课小结

提问: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引导:

你还有什么疑问?

 

总编号:

013

主备教师:

仇从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1、练习四第1题。

提问:

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

为什么?

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2、练习四第2题。

引导:

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

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

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

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

3、练习四第3题。

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找的。

4、练习四第4题。

练习四第4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提问:

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和4有什么关系?

二、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编号:

014

主备教师:

仇从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综合练习

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⑴ 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比较和交流:

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2、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完成思考题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编号:

015

主备教师:

顾介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寻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

1、操作活动。

⑴先让学生用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再提问:

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

⑵交流: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⑶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⑷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

揭示: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自主探索。

提问:

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

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

可能的方法有:

①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②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8的因数。

2、明确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指出:

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让学生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

4、完成“练一练”

重点让学生操作与填空。

三、全课小结

提问: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引导:

你还有什么疑问?

 

总编号:

016

主备教师:

顾介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1、练习五第1题。

填好后让学生看图说说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2、练习五第2题。

3、练习五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具体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练习五第4题。

先出示第1组数,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然后完成先面几组。

5、练习五第5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二、小结

提问: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疑问?

 

总编号:

017

主备教师:

顾介成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与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奥妙。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

8和20    9和21    14和21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8和20的公因数的?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1)独立完成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汇报结果,集体讲评。

(3)看一看第一组中每题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倍数关系)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征?

(比较大的数)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4)观察第二组中的每题,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

每题中的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3、完成第7题。

可以用已经掌握的规律,直接写出有特殊特征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的?

有不同的方法吗?

4、完成第8题。

你能直接说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

你是怎样找出的?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习五第9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2)3和表中这组数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哪些数?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试着写出2和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