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0608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1.共两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

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据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卫星系统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不仅有无人探测月球的一系列计划,还有望在2013年对火星进行探测。

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部分天体位置示意图,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同学绘制的天体位置示意图中,共有_______级天体系统()

A.1B.2C.3D.4

3、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5、右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

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A.液态水的存在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D.适宜呼吸的大气

2013年3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右图)。

据此回答6~7题。

6、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C.丙D.丁

地理试题第2页(共10页)

7、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已于2011年9月21日在172万千米外传回虹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图等数据。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读图,回答8~9题。

8、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时,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举办地(甲城市)的昼夜分布特征是()

9、下列关于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过程中,工作能量来自太阳能

B.环月轨道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已经飞出地月系,但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10页)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10页)

D.发射过程中,穿越了小行星带的障碍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偏向D.地方时差异

11、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

12、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

13、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

读下图,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  B.乙—断层下陷

C.丙—背斜顶部侵蚀  D.丁—冰川侵蚀

地理试题第3页(共10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

台湾花莲县2013年10月31日20时2分发生6.7级地震。

记者在此间了解到,台北到台南都有明显震感。

回答14~15题。

14、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水中的船只会()

A.上下颠簸B.左右晃荡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荡D.先左右晃荡,后上下颠簸

15、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探究地球内部结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长势D.测量山峰的高度

读江苏三大名石相关资料,回答16~17题。

雨花石

昆石

太湖石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

16、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17、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

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据表完成18~19题。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今日

06∶50

16∶52

明日

06∶49

16∶53

18、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19、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117.5°EB.90.5°EC.122.5°ED.118°E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消息称:

从2013年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将进入日凌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和短暂雪花现象。

读图完成20~21题。

20、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与其它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A.通讯卫星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B.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

 C.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D.通讯卫星与地球、月球、太阳共线

21、地面接收站受日凌干扰使对应波段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的() 

地理试题第4页(共10页)

A.日出前后 B.日落前后C.中午前后 D.午夜前后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2~23题。

22、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3、临沂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

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回答22~23题。

24、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

25、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当地球在b—a之间运动时,下列关于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地理试题第5页(共10页)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27、当地球在c—b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

A.国庆节  B.端午节  C.七夕  D.春节

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8~3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1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4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2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9、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30、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地理试题第6页(共10页)

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

2.答第Ⅱ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班级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题号

31

32

33

34

合计

得分

 

 

 

 

 

二、综合题:

共40分

得分

评卷人

31、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晨线或昏线中的哪条?

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多少?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地形:

得分

评卷人

甲是,乙是。

地质构造:

甲是,丙是。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可以建在地;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另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座号

地理试题第8页(共10页)

得分

评卷人

33、下图中A点的纬度为75°,北京时间为某日8时,且A点在晨昏线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球上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和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

(2)简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34、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0分)

得分

评卷人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

浆之家。

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

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

亮约好在地表会合。

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

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

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

“这是怎么回事?

”同伴笑着说:

“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

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