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8987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框架涵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框架桥

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桥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框架桥涵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新建沪通铁路桥梁有关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沪通铁路站前V标管段内框架中桥、框架小桥及框架涵施工。

4、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技术要求

5.1PHC管桩、PHS方桩基础

框架桥涵基坑开挖后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框架桥管桩和方桩基础施工。

5.1.1管桩和方桩的技术准备

5.1.1.1应取得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相关图纸。

5.1.1.2桩基的轴线和高程均应测设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复核手续。

5.1.1.3正式沉桩前应作数量不少于3根桩的打桩工艺试验,用以了解桩的贯入度、持力层强度、桩的承载力,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反常情况等。

并检验打桩设备、打桩方案是否可行,以保证桩的施工质量。

5.1.1.4根椐设计方及监理对施工图及施工质量的交底,召开内部技术质量要求交底会,使每个施工参与人员牢记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

5.1.1.5群桩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防止周围建筑物破坏,打桩前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以及桩架移动是否方便等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沉桩顺序的原则按以下原则确定:

从中间向四周沉设,由中及外;从靠近现有建筑物最近的桩位开始沉设,由近及远;先沉设入土深度深的桩,由深及浅;先沉设断面大的桩,由大及小;先沉设长度大的桩,由长及短。

5.2沉降缝

5.2.1框架桥沉降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塞密实。

沉降缝从基础、主体到顶板,应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缝宽要满足设计要求。

5.3防水层

5.3.1防水层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防水层严禁在雨、雪天和五级风及以上时施工。

5.3.3防水层隐蔽前应进行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隐蔽。

5.4桥、涵身混凝土浇筑可分为两阶段施工。

先浇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施工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施工缝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

5.5顶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

5.6涵洞口应与明沟顺接。

5.7砂、石、水泥、片石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5.8施工时,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不得自行处理。

5.9所有检验项目必须经质检部门会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办理签证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6.施工工艺流程

 

7.施工要求

7.1施工准备

7.1.1施工前期准备

严格按照现场施工要求调遣施工班组和机械设备、材料进场,积极做好工程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管段桥涵的工程情况、水文地质、地形特点、地方资源、人力资源、工业加工能力、通讯设施、交通运输、水源电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征地拆迁、临时用地、临时用房、地材生产供应、外来材料采购供应等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调查,为编制本框架桥的施工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7.2施工技术准备

7.2.1施工测量

7.2.1.1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时应在轴线四周不少于20M处设置半永久性控制点,使其在放线及施工过程的校核中起到控制基准的作用;控制点启用前须进行封闭校核及报审复验。

准备各类测量仪器的配套器材。

7.2.1.2准备适量滑石粉、小木桩及铁钉等放样放线材料。

7.2.1.3在正式压桩前对每个桩位的原始标高进行测量记录,并计算出每根桩的送桩深度,正式压桩时依水准仪控制送桩深度。

7.2.2工地试验室

框架桥涵试验工作由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承担,中心试验室进行原材料试验和砼配合比的选定、各种试件的检测等常规试验工作。

7.2.3核对设计文件

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交底,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区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

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工程师与发包人。

7.2.4编制施工操作细则

根据设计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组织工区技术人员对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以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7.2.5技术交底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区技术骨干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技术文件。

工区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7.2.6岗前培训

针对本管段桥涵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安全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技能培训、工程质量、职业道德,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7.2.7征地拆迁

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好了准备。

7.3机械设备准备

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确保选用设备经济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套。

针对工程特点,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配备的机具设备及运输车辆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对机械及早调试、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

同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进行必要的物资储备,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运转。

7.4施工材料准备

所需主要材料均由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厂家,签定供货合同。

根据物资管理办法,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为减少气候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设置材料储备设施,适量储备施工材料。

7.5基础施工

7.5.1基础开挖

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里程桩号及桥与线路中线的夹角,计算出桥的中心点及各特征点坐标,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用全站仪进行测设,放出基础轴线及平面位置,并测其高程。

为便于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基坑开挖时,应根据基坑的地质情况,框架桥涵桩基所处坑壁的土类来决定基坑坑壁的坡度。

挖基经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段决定,并酌设平台。

为保证有足够的工作面和排水系统的设置,基坑开挖断面尺寸各边应增宽50-100cm,基坑开挖时应保持良好的排水,防止水浸泡基坑。

基础的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基坑,立即进行桩基施工。

 

7.6桩基施工

7.6.1桩基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7.6.2沉桩

沉桩时,用两台经纬仪交叉检查桩身成桩角度,边校正桩身成桩角度边往下沉桩,以保证桩身的成桩角度,避免由于桩身成桩角度超标产生方桩损坏。

待第一节桩入土一定深度且桩身稳定后再按正常沉桩速度进行,第一节桩端距地面1.0m左右时停止沉桩,吊上第二节桩,开始接桩。

接桩前先将上下段桩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在下节桩头上安装导向箍,以便新接桩节的引导就位。

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对称点焊加以固定,然后拆除导向箍。

7.6.3接桩

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发施焊,接头处如有空隙,采用楔形铁片全部填实焊牢,拼接处坡口槽对称焊接,焊缝连续饱满(满足二级焊缝),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

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后方可施打。

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自检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复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继续沉桩至桩身设计标高。

7.6.4质量检测

在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修止”时间后,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大应变动力检测,小应变动力检测。

7.6.5砼桩帽施工

沉桩完成后,桩顶采用C30砼填芯,深度不小于两倍桩间距且不得小于1.2m,并按设计要求绑扎桩帽钢筋,浇筑桩帽C30钢筋砼。

桩帽砼采用现场拌制。

除试桩外,其余各桩桩帽随成桩速度及时浇筑,并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在砼中掺加早强剂。

7.7垫层施工:

基础开挖成桩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应迅速进行垫层砼施工,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防止晾槽引起水浸和风化,影响地基承载力。

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输至现场,吊车配以漏斗送入模板内,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7.8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采取统一设置钢筋加工场地现场焊接、绑扎的方法。

7.8.1钢筋应具备原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及出厂合格证,运到工地后应做抽样检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7.8.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7.8.3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表面油渍、漆污、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③加工后的钢筋,在表面上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7.8.4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按设计要求办理,一般来讲,所有受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内径不允许大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长的直线段。

螺纹钢筋的末端可用直角形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

7.8.5用圆钢制成的箍筋,末端做成斜弯钩,弯钩长度保证大于5d。

7.8.6钢筋加工时宜在常温下进行,不宜加热,弯制钢筋时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必须一次弯成,加工完毕的钢筋,应放置在钢筋棚内的架垫上,避免锈蚀和污染,并挂产品质量标识牌标识。

7.8.7电弧焊的外观检查符合下列规定时,方可以为合格。

A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金属同样清脆声;

B焊接接头处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缺陷;

C焊接表面平顺,焊渣要清除干净。

7.8.8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在同一截面上不得配置过多接头,接头截面面积不得超过总截面的50%。

7.9钢筋安装

7.9.1安装钢筋时,钢筋位置,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7.9.2绑扎和焊接的钢筋或钢筋骨架,在安装过程中不得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

7.9.3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支垫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均不得伸进保护层内。

7.9.4为保证保护层必要厚度,可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块或塑料垫快支垫,垫块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砼强度,并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7.9.5钢筋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灌注砼过程中不应发生任何松动。

7.9.6钢筋绑扎方法:

在钢筋交叉处,用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八字形分布)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牢固。

7.9.7箍筋应与主筋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结实。

7.9.8钢筋骨架经绑扎安装就位后,应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7.10支立模板

7.10.1框架模板制作

7.10.1.1模板组成

模板采用18㎜厚竹胶板,用100㎜×100㎜方木做肋条,用钢管或槽钢做分配梁。

设拉杆和内外支撑的加固方式,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平整度,面板的变形不超过1.5㎜,确保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