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8889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型十五表格实验型

题型十五 表格实验型

1.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合理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还原性:

Mg>C

C.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将铁粉放入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稀HNO3不能将Fe氧化成Fe3+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提纯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

A

CO2

HCl

Na2CO3溶液

洗气

B

NaBr溶液

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C

盐酸

FeCl3

加热回收蒸汽

D

乙酸乙酯

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SiO2

Fe2O3

盐酸

过滤

B

Mg

Al

NaOH

过滤

C

FeCl2

FeCl3

Cu

过滤

D

KNO3

KCl

H2O

冷却结晶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A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CuO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CuO受热分解得到单质Cu

B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

Al电极溶解

Al比Mg金属活动性强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5.下表中的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结论

原因

A

将氯气通入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导管口处发出红光,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2O2显示氧化性

B

ZnS能溶解在稀盐酸中,CuS不能溶解在稀盐酸中

CuS的Ksp比ZnS的Ksp小

C

在氨性BaCl2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NH3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

单质硅不溶于浓硫酸和浓硝酸

硅被强氧化性酸钝化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1稀硫酸

铜屑又逐渐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铜可直接与1mol·L-1稀硫酸反应

C

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

胶体中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D

向氯化铝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开始无沉淀,后来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OH-先与NH再与Al3+反应,最后与Al(OH)3反应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过量铁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Fe被氧化成Fe3+

B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褪色

气体一定是SO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色

原溶液中没有NH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呈紫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I-

8.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实验目的

A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

制取Al2O3

B

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可以将BaSO4转化为BaCO3

证明Ksp(BaSO4)>Ksp(BaCO3)

C

在氯化氢气氛中加热蒸发MgCl2溶液

制取无水MgCl2

D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验证H2SO3的不稳定性

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主要操作

A

Br2

加苯酚过滤

B

CO2

SO2

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装置洗气

C

乙酸乙酯

乙酸、水

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

CO2

CO

点燃

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1,2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H2O2溶液10mL、1mL,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等体积的CuSO4、FeCl3溶液;试管2中产生气体较快

证明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更高

B

将洁净的铁钉在饱和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产生

证明铁发生析氢腐蚀

C

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

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D

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证明非金属性:

Cl>Si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溶液中加入HCl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有SO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向CH3CH2X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加热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CH3CH2X中含有Br-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12.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Fe(SCN)3

将1mLKSCN溶液与1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13.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操作或反应

解释

A.测定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溶液pH,前者大于后者

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氯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

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C.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盐析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FeCl3或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验证FeCl3或CuSO4是否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预期目的

A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

B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Cl-

C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D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除去苯中的苯酚

答案

1.B 2.C 3.C 4.B 5.B 6.C 7.D 8.C 9.B 10.C

11.A 12.C 13.D 1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