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88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建筑建材行业基建供给侧改革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基建投资维持高位,结构性区域性显著

基建仍是主力,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维持18%

年后水泥、工程机械和钢铁板块的上涨,加速了市场对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差修复由上游行业向中游传导。

市场普遍预期2017年基建需求显著好于预期,主要基于三点:

一是各省市相继公布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二是今年5月份“一带一路”论坛或推动相关产业加速,三是工程机械1月份销售普遍较好。

图表1:

2016-2017年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及同比增速

近几年,基建投资弥补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不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具体从占比来看,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12年21.15%上升到2016年25.48%,提升了4.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12年19.7%下降为2016年17.2%,降低了2.5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两者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伴随着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趋势,全国投资增速均明显放缓,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比增速始终大于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同比增速。

2013-2016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高峰期的21.21%下滑至15.71%,而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从19.8%、18.46%下降到6.9%、4.2%。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基建将继续成为稳定投资乃至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图表2:

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图表3:

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

从结构上看,2017年国家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并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因此我们预计2017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6%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仍需要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

在这种假设条件下,我们预计2017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整体规模预计在18万亿元左右。

图表4: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预测(单位:

亿元)

区域振兴叠加一带一路,投资内外联动格局形成

2016-2017年,全国四大经济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保持平稳,其中涉及区域经济圈和一带一路重叠的省市投资计划增长较快。

除新疆增长50%、西藏增长25%外,福建、贵州和云南的计划投资增长也较快,预计将分别达18%、18%和16%。

此外,中部省份除山西外,其他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也普遍较高。

图表5:

2017年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从行业来看,《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指出,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我国将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主要投资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分别占比43%、34%。

2016年1-11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57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铁路完成投资6999亿元,同比增长4.2%;公路完成投资1.64万亿元,同比增长9.2%;水路及其他建设完成投资1703亿元,同比增长9.3%;民航完成投资655亿元,同比增长3.1%。

我们预计轨道交通、机场投资仍是“十三五”期间最主要的交通基建投资增量。

图表6:

2016-2018年交通设施重大工程各年投资额(亿元)

图表7:

2016-2018年交通设施重大工程各领域投资额(亿元)

图表8:

狭义基建投资增速预测(单位:

亿元)

设计端:

先导指标反映基建投资乐观

调研反馈:

江苏省某工程设计企业

1.基本情况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拥有行业最高资质,是全国69个同级企业中唯一的民企,业务承接领域和规模不受限制。

自2008年起成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五十强设计院”,2014年起成为“中国工程咨询企业四十强”。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公路、水运、市政、建筑、现场服务五大支柱专业为依托,以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城市轨道、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地下空间和枢纽、路面技术等新兴专业为引领的全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战略格局,可提供从战略规划、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项目管理、专业施工、后期运营等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致力于成为一家以资本和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平台型工程咨询集团。

2.基建投资维持高位,中西部地区交通投资井喷

由于公司的规划设计业务处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前端,所以基建投资的兴衰最先能从设计端体现。

以新疆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明显加大,预计施工进度也将快于往年。

而在以江浙、广东为代表的沿海地区,随着交通设施的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投资也将有较大增量。

这从公司员工的忙碌程度可以得到佐证,目前公司处于加班加点的状态,而一般年份而言,目前是淡季。

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2016年完成公路项目投资1.78万亿元,超额完成1.65万亿元任务目标;预计水路及其他建设完成投资1894亿元。

2017年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公路、水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

2016年中西部地区的多个省份交通投资呈现井喷式增长,2017年将继续加大交通投资力度。

例如,2016年,新疆交通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是年度计划的138.4%,同比增长51.3%。

2017年新疆计划开工交通建设项目2933个,总投资约7571亿元,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

而在东部地区,交通建设投资力度也维持高位。

2017年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安排投资1015亿元(从1月20日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用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并将继续推进省“交通一卡通”、智慧交通建设,方便市民便捷、智慧出行。

2017年,浙江将以“四个一批”重大项目为核心、“十百千”行动为抓手,掀起该省综合交通建设新高潮,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公路水路机场1010亿元。

3.基建投资是重点,新疆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各个省份的一把手把基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投资规模比“十二五”有个较大的增长,2017年比2016年更乐观。

新疆是个代表,新疆公路规划是公司帮忙做的,原来投资计划是5年2000亿元,后来提升至1年2000亿元。

项目数不够,只能加项目,但资金面临很大的挑战,最后决定采用省市共建的模式,每个自治州包干一块,也采用了一些PPP模式,比如中国交建愿意承担1000亿元,中国中铁愿意承担500亿元。

这些央企愿意做,因为国家有400亿元的转移支付。

开春以后,新疆1000公里的公路规划设计公司已经在做,州资金政府比较吃紧,所以是边做边看。

新疆是资源换建设,具体模式还没有成型。

公路建设未来会进入滞胀期,但是在转型升级真正起来之前,基建投资还是主力军。

江浙、广东力度也很大,以江苏为例,江苏省委书记将在3月份亲自主持江苏省基础设施推进大会,原来“十三五”交通投资5500亿元,浙江1万亿元。

江苏正在上调规划,政府是最大的推手。

4.事业部制改革,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2017年年初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并且组织架构从原来的26个所精简为7个事业部。

一方面新的管理层将一如继往的延续务实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业务将更加聚焦,保持优势业务的竞争力。

未来公司希望不依赖政府的订单,而是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帮助业主方节省费用,服务于人们的出行和居住。

除了规划设计等传统业务以外,公司还将通过工程总包(EPC/PPP)业务得到额外的发展。

公司希望能够通过主导此类项目,将投资优化,提升项目的技术水平,真正使业主受益。

公司的组织架构从原来26个所精简为7个事业部,分别是规划院、四个设计单元(交通,水运水利,城建,轨道交通)、战略新兴产业部门、工程总承包部分。

部门精简以后,业务能够更加聚焦,强化在优势领域的竞争力。

规划和设计业务是公司的传统领域,把部门精简以后,希望在每个细分领域都可以做到有较强的竞争力。

战略新兴部门主要是聚焦智慧(绿色)交通和环保领域,目前产值还比较低。

公司成立工程事业部的目的和想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PPP/EPC总包是项目未来的趋势,这对公司收入体量的快速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2)以设计为主导方的总包能够降低整个项目的造价,优化项目方案,切实为业主方节约成本;

(3)设计单位如果是总包方,

在设计收费方面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能够得到保障甚至提升。

工程端:

PPP是未来几年建筑工程行业的重大机遇

调研反馈1:

某大型建筑工程央企

1.基本情况

公司是一家集投资、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民爆、装备制造、金融等八大主营业务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

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之一,在《财富》201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70位;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016年度全球“250家国际承包商”和“250家全球承包商”中分别名列第45位和31位。

公司在中国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通过投资建设和承包施工等方式,公司广泛参与电力、交通、市政、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大江大河导截流、筑坝施工、地下工程、大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大型机组安装等领域占据了世界技术制高点。

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凭借全球市场布局和资源整合优势,公司在“走出去”的3000多家中国企业中带头领跑,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PPP是未来几年建筑工程行业的重大机遇

PPP是建筑企业的重大机遇,重塑了行业生态。

2016年,营改增对传统建筑业是很不利的,一方面,影响利润,3%的实际税负提高到7-8%,财政部本身是建议建筑业缓交的,因为没有进项可抵减;另一方面,营业收入会下降,税基扩大了。

但是PPP出现后,传统建筑业利润率3-5%,现在PPP业务毛利率在8-10%以上,工程公司从建筑商转变为投资商+工程商,全生命周期的利润都吃到了。

在PPP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更偏重小型项目,大企业做大项目,因为只有大企业有很强的融资实力和工程实力,比如有些城市的地下管廊项目,动辄数百亿,融资费用是很大的。

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发展成为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企业,公司会将大项目中的某些环节划分给经常合作的民营企业。

未来几年PPP投资还会很大。

我们判断2017年PPP量会越来越大,比如湖北有很多大型项目要启动了;而银行端对资金的放贷管的很严格,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房贷不敢放,只能投向PPP等项目;此外,财政也在明显放松,PPP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很多城市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是欠账很多的,未来几年还是会大力推进的。

2017年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地下管网、城市道路和桥梁等)、轨交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水环境治理业务量不大,但业务很多。

利率上行周期对公司PPP业务影响有限。

利率上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公司PPP业务和融资有影响,但不大。

利率变化,属于合同变更事项,当社会利率明显上升,超过合同约定的变动区间,那么这类长期合同就要重新谈,因此在合同条款的设置中是能够控制的。

公司在海外的经营经验也能加强公司对这类风险的控制。

PPP业务竞争将由价格战向专业化发展。

价格战的项目公司尽量不参与,这类项目会变成传统的价格竞争类型。

以前市政项目如新区规划,政府给城投公司做,可能要花1块钱,实际上政府背景不考虑成本,市场化可能8毛钱就可以做的很好。

PPP不能等项目,一是要和高层直接从政府规划开始做,通过资质壁垒避免了恶性竞争;二是在某些领域先做到极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