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674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题组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2018·山东烟台一中期末)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细菌具有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备,在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什么物质,能得到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  )

A.多糖类物质B.DNA水解产物

C.DNAD.蛋白质

[答案] C

2.(2019·长沙三校联考)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②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

③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④艾弗里实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上,①正确;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具有毒性,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②错误;由于技术所限,艾弗里未能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③正确;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但并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错误。

所以B项正确。

3.(2019·重庆模拟)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

如图是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答案] D

[解析] a组有荚膜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小鼠死亡;b组加热煮沸的有荚膜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c组无荚膜细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组无荚膜细菌与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细菌的DNA混合培养,在有荚膜细菌DNA的作用下,无荚膜细菌转化为有荚膜细菌,并遗传给后代,产生有荚膜的活细菌,导致小鼠死亡;e组有荚膜细菌的蛋白质与无荚膜细菌混合培养,不会发生转化,也不会导致小鼠死亡。

所以d、e两组对照,说明促使无荚膜细菌发生转化的是有荚膜细菌的DNA,而不是蛋白质,d组产生的后代中,既有无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也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综上所述,D项错误。

题组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下列有关噬菌体和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原核生物

B.T2噬菌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噬菌体和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T2噬菌体侵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其DNA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A项错误;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只含有DNA一种核酸,B项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C项错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侵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它的DNA,D项正确。

5.某同学仿照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答案] C

[解析] 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理论上,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a中,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B正确;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不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C错误;①过程中与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D正确。

6.用T2噬菌体去感染3H标记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答案] B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新的噬菌体个体,细菌裂解后新的噬菌体释放出来,3H存在于噬菌体外壳及DNA中,故选B。

7.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标记元素应分别是(  )

A.31P、32P;32SB.31P、32P;35S

C.31P、32P;32S、35SD.32P;32S、35S

[答案] A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含32P的DNA注入细菌内充当模板,以细菌内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同时以细菌体内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31P,蛋白质中含有32S。

 

题组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

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答案] B

[解析] 一切动植物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但遗传物质是DNA。

DNA病毒也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少数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2019·青岛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细胞生物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无论是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10.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35S或32P的普通培养基中直接培养病毒

B.将被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可以通过观察放射性的分布判断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

C.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则上清液中会出现放射性

D.用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没有搅拌直接离心,则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低

[答案] C

[解析]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所以要得到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必须将T2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35S或32P的大肠杆菌中才能培养出来,A项错误;用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保温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已裂解,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没侵入到大肠杆菌内,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C项正确;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没有搅拌而使部分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高,D项错误。

11.下列对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的遗传特点

B.二者都运用了对照的原则,都巧妙地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二者的实验对象都是原核生物

D.二者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A

[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的遗传特点,A正确;二者都运用了对照的原则,但只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噬菌体是病毒,C错误;二者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12.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DNA和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内部含有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合成大量新的DNA,产生子代噬菌体,因此只有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A错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S型细菌DNA作用的结果,B错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D正确。

1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格里菲思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假设。

(3)为验证

(2)的假设,需设计下面甲和乙两组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2)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

(3)①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到的DNA 培养基中只生长R型细菌 ②培养基中只生长R型细菌

[解析]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存在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2)同时加入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培养基中会同时生长R型细菌和S型细菌,所以可以作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的假设。

(3)①酶具有催化作用,DNA酶能使DNA水解,所以该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到的DNA;由于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基中只生长R型细菌。

②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因此乙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基中只生长R型细菌。

14.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实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