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568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7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重点知识点小抄.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知识点小抄

第一章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1、安全生产:

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转,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相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行为,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4、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6、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

7、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8、生产安全事故定义分为4个等级: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特别重大事故:

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事故:

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9、事故隐患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

间接原因:

管理上的缺陷

10、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难力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重大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治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1、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

3)隐患的治理方案。

12、隐患治理是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多方综合性地开展隐患辨识、评价、消除、整改、监控等活动和措施,使生产安全系统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13、危险是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14、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

29:

300

15、事故法则说明:

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

16、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17、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决定了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及管理缺陷。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18、本质安全:

是指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设计固有的不是事后补偿的,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包括2反面内容:

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19、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防患于未然就是本质安全的核心,也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20、安全许可证对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实行。

21、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2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

23、管理系统6个特征:

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24、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25、系统原理:

1)动态相关性原则:

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

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3)反馈原则:

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4)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中管理手段等都有一个封闭的回路。

26、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1)动力原则:

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包括物质、精神、信息动力2)能级原则:

发挥不同的能级能量,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保证结构稳定,有层次有幅度。

3)激励原则:

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4)行为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27、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无论事故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停产排查后再恢复生产。

2)因果关系原则:

只要诱发因素的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早或晚。

3)3E原则:

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4个方面:

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及管理原因。

4)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用于设备设施,也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28、强制原理,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29、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曾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

30、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管理失误,人个原因及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3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5个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

32、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控制不足-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

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4)事故-接触。

5)受伤-损坏-损失。

33、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的。

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3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力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有: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和人隔离。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

11)修复或急救。

35、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能量,前4种能量引起伤害最常见。

36、轨迹交叉理论突出的是砍断事物链,提倡可靠性,结构完整性,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37、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于教育培训不足等管理欠缺造成的。

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起因物,这样就不会出现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使人与物的轨迹不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

38、消防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39、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新系统的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问题,制定并开始执行安全工作规划——系统安全活动,并且把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40、系统安全理论主要观点:

1)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有时不可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41、人失误产生的原因2个方面:

1)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可接受的限度不合理引起人失误2)人员的不恰当行为造成失误。

还有考虑设计失误、制造、维修及运输保管失误。

42、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3、系统安全理论主要用于新开发的系统,对于即将建设的系统进行危害性分析、概率危险评价等一系列的系统安全工作。

对于已建成并正在运行的系统,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44、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安全优先)、预防为主(系统化、科学化、思想重视预防得当)、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45、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1)以人为本必须要以生命为本。

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46、坚持安全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展效益,降低发展风险。

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47、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8、三项行动:

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建设:

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三违行为: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9、对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危险性作业要制定落实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传培训“6大体系”。

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和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等“六个能力”。

50、我国目前实行国家监管、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51、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体系目标:

1)相对指标。

2)绝对指标。

3)较大以上事故下降指标。

4)职业健康指标。

5)煤矿瓦斯抽采量,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达标率。

1)总量指标是事故总死亡人数;2)绝对指标包括工矿(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业7项3)相对指标包括亿元GDP、工矿商贸十万人从业人员死亡、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

8项4)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分为一次死亡3—9人和10人以上2项指标。

强化了政府和重点企业两个主体的责任意识。

52、我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主要由事故死亡人数问题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4类26个具体指标构成。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5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