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8412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docx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1.1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审稿前三环节(产品设计阶段):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

中心环节:

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

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作用:

①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

②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③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④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等。

选题策划的内容:

主要是对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设计,还包括实施方案和营销方案的设想,资金投入与产出的预测,涉及编辑、复制、发行全过程(全程策划)。

P3

选题策划类型:

1.按规格分:

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

2.按重要性分:

重点选题、一般选题。

3.按制订时机分:

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增补)。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信息梳理、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

1.信息梳理:

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是信息采集环节的延伸。

在信息使用过程中以编辑目的为参照,注意编辑经验的积累和多种信息的交融,将思维作多元化、多角度的延伸,将信息融合成求新求变的观念,化成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选题的策划富有创意。

2.选题设计:

指编辑人员整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思、拟定出具体出版项目总体方案的工作。

①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②总体构思出版物(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在总体上对出版物进行构思):

既要设想作品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又要对出版物的形态结构有初步设计。

作者构思与编辑构思的不同点:

作者往往会凭借创作冲动进入创作过程,边动手边思考,逐步完善,甚至中途改弦易辙;编辑则必须通过构思,形成尽可能周密、详尽的方案。

这是因为编辑不仅要用它来明确自己的思路,还要用它来统一各相关工作环节的思想,并与作者的创作对接。

P5

③拟订出版项目的运作方式:

一方面,要对作者对象的选择、时间进度的安排拟定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出版项目的资金投入与产出状况,预测生产成本、估算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还应当对营销方案提出一定的设想。

④撰写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既是对选题作集体论证时必需的文件,又是选题列选的凭据和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基础性文件。

3.选题论证:

①目的判断选题是否成立,②提出意见建议、完善选题

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

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4.选题优化(并非只进行一次,也没有固定的次序)

根据:

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校样处理等实施过程的各环节

社长、总编辑根据出版社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活和出版环境的发展变化,调整选题的规划,可以看做总体的选题优化。

三、补充初级中的“信息采集”:

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1.信息内容:

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2.出版业市场信息:

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

3.信息采集的方法:

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

4.信息采集的要求:

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5.信息处理:

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1.2选题设计

选题设计是选题策划的核心工作

选题设计考虑三方面:

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构思、选题实施方案的安排、营销方案的设计P8

选题设计中的内容主题的设计是不变的,其他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化,也允许随着选题完善而改变。

一、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构思阶段要考虑:

①所涉内容领域的新发展、前沿、制高点;②社会生活发展态势,与该出版物的契合度;③社会文化需求及其与选题特色的关联性。

P9

(一)明确读者对象(基础)

各种不同的文化产品消费需求(读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与阅读目的)

(二)设计主题与名称:

主题方向的确定是对图书的“定性”,再“定量”即确定信息数量。

图书名称:

明确体现图书主题内容、揭示作品体裁,要讲究修辞,力求逻辑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可以“暂名”。

单册书拟一个名称,成套图书需总书名和单册书名。

(三)设计体裁和篇幅:

体裁的设计(是确定提供知识、思想文化信息的具体方式):

根据特定读者群体在文化背景、认知能力、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方面的具体特点的精细分析,确定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向他们提供既定的主题内容。

篇幅的设计:

考虑主题内容和体裁、生产成本(尤其直接成本)、目标读群的购买力等。

一般来说,图书主题的范围越广,采用的体裁普及性越强,图书的篇幅就越大。

(四)设计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

综合考虑图书的性质(主题和体裁)、篇幅、用途、主要读者对象的特点等。

着眼于大的方面,具体要求在发稿时。

(五)比较同类出版物:

主要从它们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读者反应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细致的分析。

出版物在内容上或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其竞争力所在。

二、安排实施方案:

对作者的选择和对生产周期的大致安排

1.作者的选择

2.拟定进度安排:

组稿落实时间、交稿时间、审稿时间、退修时间、编辑加工时间、审定发稿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等

3.预测成本与估计定价:

对图书生产的成本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再考虑影响图书定价的各种因素后,提出图书的估计定价。

初步估算的图书定价还需要结合读者的购买力状况和市场上同类图书的定价进行分析,或者说,需要考虑该定价是否符合图书市场的“行情”。

对参照市场行情调整之后的定价,策划者还应该进行“本量利”分析。

三、设计营销方案

1.分析目前市场状况:

同类出版物市场表现情况入手:

①同类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出版时间、相应出版单位的营销策略、市场销售情况等;

②初版时间、重印的次数、时间和每印次的印数等数据,截至目前的累计销售量和销售变动趋势,据此可以估算出未来市场空间的大小。

③收集相应出版单位对某种出版物采取了哪些营销手段,市场认可度如何,在促进销售方面获得多大的效果等情况。

2.预测未来市场状况:

说明选题存在价值、特殊优势、对读者购买动机的影响;预测未来图书的最低销量和最高销量。

3.营销策略:

编辑从选题策划角度向发行人员提出营销建议,即从图书的内容与形式,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的声望及其创作特色,图书进入市场时机等方面予以全面的考虑。

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

图书生产的成本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考虑各种因素终定价。

§1.3选题立项

一、选题申报

1.前提:

选题报告,提交给编辑室主任,认可后经编辑室初步集体论证,再以编辑室名义提交主管领导,审核认可后退编辑室安排进行选题申报。

(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室集体论证→主管领导→选题申报)

2.选题报告内容

①选题名称、提出选题的原因及目的、选题价值、选题形成过程、选题内容与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作者、与同类出版物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情况、其他方面。

②选题价值:

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出版价值。

③出版价值:

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④选题的内容及形式设想:

主题类型、特点、范围、重点、体裁、篇幅、成品的物质形态、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框架、套书或多媒体形式的每种名称和结构组成。

⑤读者对象的目标群体及需求情况:

目的审核策划者内容层次、篇幅、表现形式、发行范围、促销方式是否合适

⑥拟请作者:

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研究或创作成果、写作能力、写作风格。

⑦同类出版物比较:

内容上、表达方式上。

⑧时间安排:

交稿时间、发稿时间、出版时间。

⑨效益预测: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量利分析原理(成本、销量、利润)印数估计分析资金投入产出。

⑩市场营销建议:

宜传要求和方式。

⑪其他方面情况:

翻译作品原著的主要内容、古籍整理校勘情况及版本。

二、选题的论证与优化

选题论证是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

(一)选题论证方式:

一级论证、分级论证。

1.一级论证:

直接通过全社范围内的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选题计划。

2.分级论证:

先组织编辑室论证会(由编辑室主任主持,全体编辑人员参加),编辑室主任汇总交总编室、全社论证会(由社长或总编辑主持、编辑/营销/宣传(出版/财务部门主任)参与)、总编室汇总成全社初步选题计划

选题论证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二)选题论证的内容

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

引导性和独创性

2.市场适应性判断:

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效益判断:

社会效益放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可行性判断:

具备必要的实施条件为前提

三、立项选题的管理(集体论证通过的选题的管理)

1.一般性选题:

由总编室列入选题计划。

(非当年的选题计划,编入下一年份(或更加往后的年份),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年的选题计划,作为当年的增补选题,在发稿前一个月报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特殊急件应随时报批)。

在总编室办理选题建档备案工作的同时,编辑就可以开始对选题的实施。

2.重大选题:

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认可后出版单位才可列入年度选题计划,开始安排实施。

四、选题的优化

优化:

①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②根据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对选题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

§1.4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

选题的组合,出版单位的“施工蓝图”。

一、选题计划内容与类型

1.选题计划内容:

总则(或文字说明)和列题。

总则:

扼要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并对列入选题计划的选题作分类统计与分析。

列题:

用表格形式将已决定列入计划的选题按门类或学科分别列出。

一般包括的项目有:

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其单位、主要消费者对象、估计规模(字数、插图数量等)、预约交稿日期等。

2.选题计划类型:

按提出计划的主体分: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的选题规划、出版单位制订的选题计划。

按计划的时间跨度分:

长期选题计划(三年以上)和年度选题计划(某一年度)(年度选题计划应报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

按计划包括的范围分:

综合性选题计划(常见)和专项选题计划。

此外,还可以按照出版物的学科门类、使用功能或者重要程度划分。

二、选题计划的结构

(一)选题计划的结构种类:

1.知识结构:

是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2.层次结构:

是学术出版物、实用技术出版物、通俗普及出版物等方面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3.功能结构:

是不同功能出版物(如工具书、普通书等)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4.消费者结构:

是面向不同消费者对象(如青年、少年、老年、妇女、公务员、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而设计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5.效益结构:

是重点出版物选题、畅销出版物选题、亏损出版物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二)选题计划的结构优化:

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突出重点,同时保证各类出版物的选题都能占有适当的比例,避免同类选题大量重复或某个方面的选题空缺,合理安排重点出版物和畅销出版物的选题,控制亏损出版物的比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三、选题计划的特点

选题计划特点:

整体性、指导性、稳定性、灵活性

四、选题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选题计划的总体构思、报主管部门审批(年度选题计划应报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选题计划总体构思: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整体目标、品种规模。

选题计划执行过程可以适当调整。

§1.5组稿

一、组稿的方式

1.个别约稿:

直接约请作者创作,最常用,最主要。

2.群体集稿:

出版单位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创作稿件的组稿方式。

如丛书、大型专业图书、工具书等。

3.社会征稿:

出版单位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