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8368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docx

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

2021年秋季社会工作实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测评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1、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E代表()。

A、行为

B、个体

C、群体

D、环境

【参考答案】:

D

【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

2、矫正对象小李,30岁,易冲动。

矫正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小王的帮助下,小李脾气改善不少。

一天,小王在路上目睹小李的妻子与其他男性举止亲密。

此时,小王合适的做法是()

A、与小李的妻子沟通,希望她能改变自己的做法

B、与小李进行交流,对其可能产生的情绪冲动进行预防训练

C、尊重小李的知情权,把所看到的情况告知小李

D、遵循保密原则,对这件事保密

【参考答案】:

A

3、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在养老院组织小组活动,加强老人的相互沟通。

可是,患病多年的张奶奶一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无论小王怎么动员,就是不肯参加。

对此,小王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向院长汇报,请院长说服她参加

B、给她子女打电话,请他们劝她参加

C、发动几位活跃老人,鼓励她参加

D、找张奶奶谈心,倾听并尊重其决定

【参考答案】:

D

【解析】:

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包括:

①尊重自决权;②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③尊重保密权;④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题中,小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了解张奶奶的真实想法,尊重她的个人意愿和自决权。

4、()是以改善肿瘤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为目的。

A、精神治疗

B、纾缓疗护

C、放松训练

D、行为治疗

【参考答案】:

B

【解析】:

纾缓疗护以改善肿瘤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为目的。

主要做法包括:

①协助病人及其家庭参与到服务计划中,提出问题,做出决策,以澄清需求并排列出重要事项;②获取信息和资源;③调解家庭问题的并提供支持,协助家庭满足需求、处理想法和感受;④协调并组织协助病患的个案会议,让家庭成员一起表达他们的需求、关注点和愿望;⑤提供转介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庭获得社会支持和帮助,同时协助照顾者得到休息的机会。

5、某城市公交站点,有一位独坐轮椅的残疾人要上车,司机考虑到他行动不便,只好拒绝他乘车。

该乘客无奈之下,拨打了110求助。

这种情况说明()。

A、司机职业素质差

B、其他乘客缺乏爱心

C、警察值得信任

D、我国缺乏社会工作职业助人体系

【参考答案】:

D

6、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时,既重视服务对象的个人原因,也重视社会原因。

这种分析视角强调的是()。

A、社会决定性

B、个人适应性

C、需要层次论

D、人在环境中

【参考答案】:

D

【解析】:

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在现代社会,社会环境应该为人的正常生活、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而个人则有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为礼会发展作贡献。

这样,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7、青少年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融合着生理、心理、社会的变化特征,表现出多变和不稳定的特点,这是青少年研究的()视角。

A、发展性

B、预防性

C、治疗性

D、教育性

【参考答案】:

A

8、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分析社区老年人需求之后,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活动。

下列工作中,属于服务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是()。

A、了解老年人喜爱的文体活动类型

B、为服务活动制定合理目标

C、及时表彰鼓励表现突出的志愿者

D、开展老年人对服务活动的满意度调查

【参考答案】:

C

【解析】:

社区社会工作分为社区分析、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和社区服务方案评估四个阶段。

其中,士气激励和提升属于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阶段,是对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激励和士气提升,具体方法是通过口头表扬、墙报表扬等形式。

C项为士气激励和提升;A项属于社区分析;B项属于社区服务方案策划;D项属于社区服务方案评估。

9、某农村社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独居老人占社区老年人的比例很大,其中部分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为加强这些老人的非正式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做法是()。

A、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申请救助

B、招募和组建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C、请当地老龄委工作人员到社区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D、请当地敬老院工作人员到社区做宣传以吸引老年人入住

【参考答案】:

B

10、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为处境不利学生提供服务时,应邀请学生及其家庭共同参与制订计划、资源整合和评估过程。

通过共同合作,发展出学生及其家庭寻求资源和社会支持的途径,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A、使能者

B、资源提供者

C、服务经纪人

D、指导者

【参考答案】:

A

11、吴女士长期以来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

这天,因饭菜不合口味,丈夫给吴女士一耳光,吴女士刚辩解几句,丈夫用绳子将其勒得喘不过气来,并将其手臂砍伤。

邻居们闻声冲开门把吴女士救出来并请来了社会工作者。

根据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选应该()。

A、送吴女士就医并确保其安全

B、收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为吴女士维权做准备

C、向媒体披露事实,获得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D、请律师找吴女士丈夫商议离婚事宜

【参考答案】:

A

【解析】:

吴女士手臂被砍伤,首先要送其就医。

12、年初,17岁的小王、小孙、小陆给小邹过18岁生日。

从未沾酒的他们,醉后犯下傻事——拦路抢劫。

他们的青春本来将有几年在大墙内度过,一项新制度使之得以改变。

这就是某市青少年事务署与检察院建立的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检察机制,名为“诉前考察”。

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非监禁化处置。

罪错青少年由社工进行3个月诉前考察,表现良好将免予起诉,反之则进行诉讼程序。

上述案例中名为“诉前考察”的活动属于社会工作者为这群青少年提供的()服务。

A、家庭社会工作

B、青少年社会工作

C、矫正社会工作

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参考答案】:

C

13、某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有一些暂无法回归家庭的儿童,为了给这些儿童创造家庭环境,使其熟悉家庭生活规范,以便将来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方式。

A、收养家庭

B、原生家庭

C、类家庭

D、重组家庭

【参考答案】:

C

14、小敏由于父母离婚,家庭贫困,经常被同龄孩子嘲笑,性格较为内向、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交往,学习和生活都面临困境。

小敏的妈妈求助于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学校,帮助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互动;联系小敏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这种介入属于()。

A、整体介入

B、间接介入

C、综合介入

D、直接介入

【参考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介入分为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三种类型。

其中,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甚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

题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小敏的学校和生活社区来帮助小敏,属于间接介入。

15、罪犯罗力是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对象,罗力的妻子得知他被判了刑之后,一直不肯原谅他,罗力因此苦恼万分,小王积极鼓励和协助罗力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终于初见成效。

这里小王的做法是致力于满足罗力的()需求。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

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

C、正常家庭生活

D、再社会化的服务

【参考答案】:

C

16、社会工作者在接到一起妻子殴打丈夫的家庭暴力投诉案例时,对其真实性将信将疑,在聆听服务对象倾诉案情时,始终对男主人的说法提出质问。

小张这种欠妥的做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中的()。

A、保密问题

B、人情与法制的冲突

C、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D、自我决定和家长制

【参考答案】:

C

【解析】:

“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突出伦理困境之一。

社会工作是一个价值主导的专业和职业,同时也是一种科学实践,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可信的证据。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应强调方法与资料等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个人主观上的判断,并多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与诉求,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选择。

17、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政策倡导者

B、服务提供者

C、政策实施者

D、资源发动者

【参考答案】:

C

18、小李自己从小到大被家长、老师认为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于是他觉得自己就这样了,以后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小李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来解释。

A、行为主义理论

B、标签理论

C、认知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B

【解析】:

标签理论是社会学家勒麦特提出来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19、经过评估以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都认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时,根据协议社会工作者提议结案,服务对象也接受,由此就进入结案阶段。

这种结案属于()。

A、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B、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C、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D、目标达成的结案

【参考答案】:

D

20、老李最近在工作中频频出错,情绪很不好,回家就对10岁的儿子打骂,夫妻二人也经常为此事争吵不休。

学校老师反映儿子最近经常逃课,学习成绩下降,和同学关系紧张。

作为一位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老李儿子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社区因素

B、同伴因素

C、家庭因素

D、学校因素

【参考答案】:

C

21、在某城乡结合部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李接触到一个11岁的儿童。

他是被“老板”租用后带到本地进行乞讨的,每天必须将讨来的钱全部交给“老板”,如果要不到钱,“老板”就会打他。

小李在初步确认事实后首先采取的是()。

A、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B、帮助该儿童寻找家人

C、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

D、向当地的救助管理

【参考答案】:

A

【解析】:

对受虐儿童的辅导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一步,它优先考虑的是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他们的感觉。

22、安全型依恋关系会促进自我认识更早地形成,这种关系主要产生于()。

A、2~3岁

B、6—7岁

C、12—17岁

D、18周岁以上

【参考答案】:

A

【解析】:

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2—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在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照顾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往往有更多的探索行为,而这能够促进他更早地形成自我认识。

23、一些地区或学校会给贫困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免费午餐等,这属于社会救助中的()范畴。

A、教育救助

B、临时救助

C、特困人员供养

D、受灾人员救助

【参考答案】:

A

24、服务对象小方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从戒毒所出来后,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认有她这个女儿,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到家人从小对小方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她自己也很讨厌这样的生活,针对小方的困境,小赵恰当的做法是()。

A、对小方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吸毒的危害性

B、采用想象厌恶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