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815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docx

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6月30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局部地区灾情严重。

为切实做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尽可能挽回灾害损失,我厅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了《洪涝灾害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迅速行动,落实各项抗灾救灾措施。

附件1:

  

  

水稻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针对7月初各地暴雨灾害情况,可针对性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1、被洪水全部冲毁的稻田或晚稻秧苗,应立即补种,补种品种生育期应掌握在105-110天以的早熟或特早熟品种(补种应在7月10日前),或改种秋玉米、秋大豆、红薯及其它经济作物;

  

  2、即将成熟的早稻受淹后要及时排水,对倒伏的田块,可3-5株捆绑扶正,避免稻谷在田中发芽。

已返青的中稻受灾田块,要及时洗苗排水(注意分次排放,防止脱水青枯),适当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受冲压造成缺株断垄的中稻田块,注意查苗补蔸,确保栽插密度。

  

  3、二晚秧田加强清沟排水,需要补种的秧田及时购进晚稻早熟种子进行补种,加强秧田田间管理,培养壮秧。

  

  4、受淹稻田要及时做好以细菌性病害为主的预防工作。

  

  ⑴洪涝过后,被淹水稻极易发生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细菌性基腐病(又称细菌性褐条病)。

要及时施药,以防止上述细菌性病害发生,已发病的田块要进行重点防治,以防止扩散和蔓延。

药剂可选用20%龙克菌胶悬剂100-120克/亩,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50克/亩,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120克/亩加水30千克喷雾。

  

  ⑵未受淹稻田注意稻瘟病预防,做好水稻纹枯病的兼治工作。

预防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30-40克)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80-100毫升),防治纹枯病5%井冈霉素水剂(亩用250-300毫升)。

  

  ⑶未淹稻田适时开展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今年我省南部稻区一晚稻飞虱发生较重,广大农户要密切注意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选用高效对路药剂进行防治。

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克/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亩。

发生稻纵卷叶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地或40%丙溴磷乳油100克或40%毒死蜱150ml防治。

  

  ⑷安全用药,防止农药中毒。

当前我省处在高温季节,广大农户在开展病虫防治时,坚决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避免在高温期间施药,喷药要选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并且在喷施时注意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农药中毒。

每亩药液量要施足30-45公斤,做到喷施均匀,不留死角。

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时在药液中添加有机硅或氮酮等农药增效剂,并保持3-5公分田间浅水层3-5天,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附件2:

  

  

柑桔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前期暴雨造成我省局部桔园积水、受淹严重。

若浸水时间过长,将影响树势,甚至引起大量落果及植株死亡,建议及时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排水清沟:

当桔畦露出水面时,立即挖沟疏渠,清除障碍物,排尽积水,加速表土干燥。

  

  2、全园松土:

桔园受涝后,土壤板结,根系缺氧,易造成烂根,为此须进行全园松土。

松土以脚踩表土不感觉粘烂为宜,翻土深度不宜太深,一般在10厘米左右,以免过多伤根。

  

  3、根外追肥:

淹水后,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可结合喷药,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1个月后用人粪尿、猪粪尿或沤熟饼肥每株25公斤加150~250克尿素地面穴施,诱发新根。

冬前重施基肥,每株5.0~2.5公斤饼肥加250~500克尿素环状深施,引根深扎,增强树体抗逆性。

  

  4、疏果、修剪:

树体正常、长势一般的成年树,只剪除黄叶而任其挂果。

幼树或长势差、树脂病严重的树,除疏果外,还疏剪丛生枝、交叉生枝和衰弱枝,缩剪夏梢,减少叶面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控上促下,加速树势恢复。

落叶严重又烂根的树,回缩多年生枝,并适度断根换土。

  

  5、枝干涂白,防治病虫:

受涝后大量落叶的桔树,易发生日灼病,同时诱发脚腐病和树脂病。

可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水35份加食盐少许制成石灰浆,涂刷在主干和主枝上,保护树体,同附件3:

  

  

蔬菜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受淹过的蔬菜,能抢收的要及快抢收。

对受到洪灾较轻,能够短期恢复正常生长的蔬菜,如芋头、淮山、莲藕、茄子、生、豆类、瓜类等,应及时加强管护。

  

  ①清理田块四周沟渠,排水排渍,降低地下水位,促进蔬菜根系生长。

  

  ②暴雨和洪水冲刷给蔬菜茎叶造成很多伤口,会普遍发生多种病害,如芋头的疫病、西瓜的炭疽病、茄子的褐纹病、淮山的褐斑病,应及时对症下药,喷杀菌剂2-3次防治病害。

  

  ③洪涝过后,蔬菜恢复正常生长之前,不能施速效化肥,但可结合防病,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待蔬菜恢复正常生长后,及时中耕追肥,宜采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施肥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

对受到洪水浸泡时间过长,不能恢复正常生长,已失去管护价值的蔬菜,洪水退后,应抢晴天及时清理菜地,并亩撒生石灰300-400斤杀菌消毒,抓紧时间改种经济效益高的夏季反季节蔬菜,如番茄、茄子、夏阳白、芥菜、夏萝卜、瓜类、豆类。

  

  附件4:

  

  

灾后动物防疫工作指导意见

  

  当前正值高温季节,洪涝灾害期间及灾后极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链球菌病、炭疽、血吸虫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加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迫在眉睫,特别是要注意加强灾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

  

  1、要高度重视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强化保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政策保障到位,加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确保灾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加强免疫消毒,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

要组织灾民及时转移受淹畜禽,指导受灾养殖场(户)全面开展对道路、粪池、栏舍进行清洗和打扫环境卫生,并进行彻底消毒。

及时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

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防止发生疫情。

  

  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排除疫情隐患。

近期,特别要加强与水灾关系密切的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及时发现疫情,排除疫情隐患。

  

  4、加强检疫监督,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

各级兽医部门要切实履行检疫监督职责,严格执法,严禁收购、加工、运输及经营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确保病死畜禽不出场、不出户。

严格对病(淹)死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流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5、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派出得力人员到灾区防控一线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检疫、免疫、消毒、疫情监测和报告等关键措施的落实情况。

省农业厅将组织技术专家组对各受灾地区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及时掌握受灾地区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灾区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

要求领导亲自带班,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并按规定上报疫情。

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附件5:

  

  

渔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1、增加网栏设施,严防鱼类外逃。

对于一些有可能被淹或已淹没的鱼塘、低洼塘(田)要提前做好准备或及时设置拦鱼设施,并应根据鱼体的规格设置网眼,严防鱼类外逃。

  

  2、及时捞除杂物,修复鱼池水毁工程。

目前,已发生洪灾的地方均是过水性水害,洪水来去都较快,灾后有可能是干旱,因此在确保渔业生产用水的同时,要尽快修复水毁池堤、进排水渠道和大水面网拦设施,并做好池塘渗漏检查修补工作,发现渗漏,及时维修,确保其保水性能。

  

  3、合理密殖,补放鱼种。

洪水过后,生产单位要科学探明池中鱼的存塘量,采取补放夏花鱼种或并塘的办法,保持鱼池中合理的密度。

原良种场、鱼种场,首先要保亲鱼和鱼种,应采取并塘或转移的办法,把亲鱼和鱼种保存下来,以备来年使用,并塘操作时,注意方法,尽量减少对鱼体的损伤,运输时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

时喷洒杀菌剂(如:

甲基托布津或代

森锰锌),以减少病菌侵染。

4、加强水质调节,科学调清养殖池水。

洪灾过后,养殖池水均会变得浑浊,严重影响鱼类生活生长。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帮助生长单位科学调清水质,使灾后养殖环境变好。

一是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可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每次用量每亩每米深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泼洒,二是采用生物或过滤方法净化水质。

在鱼池进水口设过滤池,过滤料用砂或木炭;生物方法是利用10%的池塘水面种植水葫芦、红菱等浮水植物,起沉降和净化水质,增加收益之功效;条件好的地方,可增施水体改良剂或光合细菌,同时强化水体增氧措施。

  

  5、搞好鱼病防治工作,防止爆发性鱼病发生。

洪灾过后将进入高温季节,浑浊的洪水容易引发鱼病,各地应切实搞好病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对暴发性鱼病和草鱼“老三病”等的防治。

首先是鱼池水体消毒。

消毒方法可用漂白粉,根据水质确定用量。

清洁透明的水每立方米用1克,水质浑浊的水每立方米1.5克;其次是加强预测报,防止病虫害暴发成灾;三是要视情况,适时调入鱼药、渔需物资,做到渔民需要时就能及时买到。

  

  6、调整投饲技术,减少饲料散失,以免败坏水质。

一是减少日投饲量,建议调减日投喂量的10%,水质清新后,恢复正常用量;二是尽量不施肥;三是投喂时间改为早、晚投喂,时间适当延长。

  

  7、搞好大水面养鱼管理。

将网箱移至水质好和避风浪的地方,改善水体环境,提高产量。

  

  附件6:

  

  

农用机械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由于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及腐蚀性物质,农用机械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后,泥沙等杂质会滞留在机,在摩擦表面会形成磨料,在通孔、通道会形成阻塞,并腐蚀机件,必须全面拆卸、仔细检查,认真清理和检修。

  

  1、柴油机

  

  

(1)用清水将柴油机外表的泥沙杂质冲洗干净,并将机的废柴油、废机油和冷却水放净。

  

  

(2)设法用棍棒、绳索等固定住曲轴飞轮,在气缸未清洗前不得使其传动,以防气缸进入泥沙而拉伤气缸。

  

  (3)拆下进气管、排气管、油箱、喷油器、气缸盖罩、气缸盖、油管、柴油和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油底壳、机油集滤器等零部件,并用清洁柴油洗净,各类纸质滤芯、纸垫应予更换。

  

  (4)用毛刷蘸汽油(或柴油)洗净气缸泥沙,再拆出活塞连杆组进行清洗。

  

  (5)缸套、活塞环、气门及气门座圈若有锈蚀应予除锈或研磨,锈蚀严重时应换新件。

  

  (6)分解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并用清洁柴油清洗;三大精密偶件锈蚀轻微时,可涂机油互研,互研后锈蚀仍不能消除的应予更换。

  

  (7)用柴油彻底清洗曲轴箱、机油泵、机油散热器、机油管道、正时齿轮室、曲轴颈净化油腔等,以保证润滑油路畅通。

  

  (8)用清水清除水箱散热器、水套、水道孔中的泥沙杂质,并用气筒或压缩空气吹净水道中的杂质。

  

  (9)仔细清洗疏通柴油机上通气或贮油作用的各通孔、小孔;认真检查各配合件有无损坏,损坏件应及时更换。

  

  (10)擦净零配件表面,并在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