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7084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颐和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颐和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颐和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颐和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颐和园教案.docx

《颐和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颐和园教案.docx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篇一:

18《颐和园》教学设计

18、《颐和园》

东营区三中执笔人:

苏爱荣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师生、生生、生本等一个多元互动、交际的过程。

本课的设计意图把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交际,在交际中促进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1、教师激情引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和欣赏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

2、板书课题。

请你用心记住这个“颐”字,让我们响亮地叫出她的名字——颐和园。

3、认读词语:

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姿态不一颐和园

[设计意图:

词语教学是语文学习之本,虽然到了四年级字词教学已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新课伊始让学生读一读新词还是很有必要的。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说感受

1、这到底是一座怎么样的大公园呢?

请你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板书:

()的颐和园

2、学生读文、交流,并上台板书词语。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读文后说说自己眼中的颐和园,并让学生上台板书词语,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说、写的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颐和园的美景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

再读课文,理脉络

1、播放课件,师配乐简介颐和园。

[设计意图:

美丽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再配上教师深情的介绍,“颐和园”这座美丽的皇家花园在学生心目中逐渐丰满起来。

]

2、那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美景呢?

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作者重点描写的景

点,用“”标出来。

3、交流并出示: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小结:

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做游览顺序。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读书批注、交流的过程中理清了课文的线索,知道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

三、创设情景,拓展练习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颐和园的门口,如果你是导游的话,你准备怎么样向游客介绍颐和园的游览路线呢?

(出示平面图和导游词)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在四人小组内选出一名小导游,其他三个同学就当游客。

好,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内准备,想想怎么介绍比较有礼貌,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

2、邀请学生上台当小导游作介绍,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当小导游”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学当导游介绍颐和园的游览路线,先在四人小组里交际,再全班互动,既是对所学语言的有效运用,又提升了学生交际时的语言素养、文明素养,把文本语言转化成交际语言,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还原生活、服务生活。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

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附:

课堂检测

一、组词

郎()堤()栏()昆()

廊()提()烂()困()

二、造句

?

?

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的柱子()的栏杆

()的公园()的宫殿

()的杨柳()的堤岸

()的树丛()的长廊

()的画()的琉璃瓦

()的城楼()的景色

【参考答案】

一、货郎、长廊;堤坝、提示;栏目、灿烂;昆曲、困难。

二、略

三、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美丽)的公园(辉煌)的宫殿

(倒垂)的杨柳(长长)的堤岸

(葱郁)的树丛(有名)的长廊

(五彩)的画(黄色)的琉璃瓦

(古老)的城楼(迷人)的景色

第二课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

(板书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

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二、研读课文,赏析长廊。

1、下面我们就跟随导游,先来游览一下颐和园中最有名的长廊。

(出示:

长廊图)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这别具一格的长廊。

2、读了文字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长、美)

3、交流反馈:

①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引导:

从哪些词中看出了长?

(七百多米,273间,一眼望不到头。

)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他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怎样?

够长吧。

(出示长廊图片)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长廊之长,再通过图画对照,读出长廊的“长”,使朗读变得有声有色。

]

②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A、过渡:

是啊,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为273间,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了长廊的长,那这长廊给你的印象仅仅是一个“长”字吗?

B、你从哪里读出长廊的美了。

出示句子、指名读句、你觉得长廊美在哪?

(画的数量多、种类多)把你理解到的读出来。

C、(点击课件,欣赏“横槛”上的画)

D、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长廊的美吗?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文本中对彩画的描绘仅限于抽象的文字,适时用多媒体呈现那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彩画,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而后再指导学生朗读,自然是水到渠成。

]

③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你还从哪里体会到长廊的美?

(花的那句)长廊两旁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四季常开不谢,谁能把这浓浓的花香给读出来。

闻到了吗,这夹杂这淡淡花香的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了,令人神清气爽。

谁愿意来赞美一下它,听了他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三、多元写话,表达心声。

同学们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移步换景,那几千

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

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先练习写话,再交流诵读)

出示:

我想说:

“()。

(老师建议你可以说自己欣赏长廊后的感受,也可以对建造颐和园的工匠,对曾经破坏过颐和园的外国侵略者说说心里话?

?

[设计意图: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

让学生先想象、再书写、最后念读,有机地把读书与创造思维结合起来,把读书与说写结合起来,这样的多元写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四、配乐齐诵,积累语言。

1、配乐齐诵。

长长、美丽的长廊让游客如痴如醉,让我们用美美的朗读声再来尽情地赞美一下长廊吧!

2、积累语言。

擅长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一背,想摘抄的同学可以把好词佳句抄在采密本上。

[设计意图:

课文语言优美,在美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背诵、摘抄下来,符合新课程重视背诵、积累语言的要求。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景。

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

请同学们去了解了解。

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景物特点

长廊长、美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闪闪发光(抬头看)排云殿金碧辉煌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葱郁的树丛

登上万寿山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桥、杨柳

附:

课堂检测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游赏()耸立()有名()

葱郁()几乎()隐隐约约()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词,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1、()颐和园是个()大公园。

2、()树丛掩映着()宫墙。

3、()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

4、()的昆明湖围着()堤岸。

三、你喜欢课文哪一处景色的描写,选择一段背下来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________。

2、课文中有两句话是概括写颐和园的美的,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特点;写万寿山先写从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重点写的是________。

四、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想想这段写了几层意思,试着写出层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这篇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从一处景物写到另一处景物,每段的第一句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你从课文中按顺序摘抄几句,体会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观赏挺立著名葱茏差不多模糊糊

二、(略)

三、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略)

3、长图画各异花木繁盛下上上下十七孔桥

四、(略)

五、第一层写堤岸第二层写湖心岛第三层写十七孔桥

篇二:

18颐和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到本文描绘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

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