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868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docx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百题专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我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举行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

4、一首老歌中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5、为了整顿课堂纪律,某班召开主题班会。

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最适合在这个班会上宣……………………………………………………()

A.罗盛教B.黄继光C.邱少云D.孔繁森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7、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B.朝鲜人民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朝军队

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邱少云B.黄继光C.罗盛教D.杨根思

9、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右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12、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A.一五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3、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七千人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15、当今的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

段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8、“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抗美援朝时期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20、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

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21、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22、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

主题是“文革往事”。

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A.王老师,1954年B.张老师,1976年

C.李老师,1982年D.郑老师,1978年

23、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最后被迫害致死,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和灾害②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一起冤案③这是右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奠定了……………()

A.组织基础 B.政治基础C.思想基础D.经济基础

2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

这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C.发动和依靠群众D.改革开放

28、一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上海B.珠海C.深圳D.广州

29、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30、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

3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

下列政策与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的农民生活变迁息息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

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B.打开国门C.南巡讲话D.高举旗帜

3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创立的科学体系。

这一理论在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是………………()

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B.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C.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4、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井冈山道路,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C.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D.把反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35、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其中,实行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36、“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名称的出现源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3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B.各民族共同发展C.西部大开发D.大杂居、小聚居

38、下列省、区,不属于民族自治区域的是……………………………()

A.内蒙古B.西藏C.青海D.广西

39、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

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

……()

A.民族区域自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0、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1、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

4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

其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②遵义会议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香港回归

D.①开天辟地②长征开始③“十五大”召开

43、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