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734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docx

中考历史十七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精品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专题一:

三次科技革命……………………………………………………2

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3

专题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4

专题四: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6

专题五:

资本主义发展史…………………………………………………7

专题六:

民族解放运动史…………………………………………………10

专题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1

专题八: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11

专题九:

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13

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15

专题十一:

西方列强的侵华史……………………………………………18

专题十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20

专题十三:

国共两党的关系………………………………………………22

专题十四: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24

专题十五:

“三农”问题…………………………………………………25

专题十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6

专题十七:

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27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科技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新兴的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

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

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最重要发明:

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

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战。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如:

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③近代工业产生,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对策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

开始: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条战线:

西、东、南三线

三大战役:

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发动国、军事集团

德国、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

德国、轴心国集团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战胜利的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个专题主要包括: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

四、主要的国际战争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

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3、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4、一战后:

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5、30年代至二战结束:

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6、二战后:

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7、20世纪90年代后:

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

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

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

国际联盟

⑤评价: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

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2、两极格局(1945—1991年)

①形成背景: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

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

(注:

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

③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

联合国

⑤评价:

A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

B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