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661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营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婴幼儿营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婴幼儿营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婴幼儿营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婴幼儿营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婴幼儿营养学.docx

《婴幼儿营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营养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婴幼儿营养学.docx

婴幼儿营养学

婴幼儿营养学

一、婴幼儿营养学 

营养(nutrition)就是肌体摄取、消化、吸收与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与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过程。

 

婴幼儿营养学就是应用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婴幼儿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过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它就是随着儿科学与营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充而发展而来的。

 婴幼儿营养学就是研究婴幼儿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所谓营养规律,包括婴幼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与特殊生理条件下,或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规律。

改善措施包括科学性措施与社会性措施。

因而婴幼儿营养学就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科学,与孩子的身体素质与智力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着孩子的将来。

 婴幼儿营养状况影响一辈子的健康状况,如婴幼儿营养不良不仅造成体重减轻、身材矮小,而且影响其智力与免疫功能。

而营养过剩也会导致成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患,所以,合理的营养对婴幼儿来讲至关重要。

 二、营养与智力发育 

生命首先在于营养。

这就是因为营养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没有营养,生命就无法存在。

而营养的好坏,又决定着身体素质与智力发育水平。

因此,人的生命一开始,就必须重视合理营养的摄入。

因为决定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与智力发育水平始于胚胎期。

人从胚胎时期开始到生命止息都离不开营养素,合理营养不但能满足人体生命所需,而且还可以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营养就是人类优生学的基础。

营养与人体智力发育的关系,对健康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在婴幼儿的脑开发上。

聪明教育就是当代科学家进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对婴幼儿的健康与聪明教育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锌的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与钙缺乏会引起佝偻病等。

目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上所各种典型的营养素缺乏病已经不多见,而营养与婴幼儿的关系更多的表现在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预后等间接的关系上。

例如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比较好,则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当一个人的营养状况不良,某种营养素的供给不足,就可能会出现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身体发育跟不上等。

 

三、营养状况与体格发育 

营养就是婴幼儿正常发育、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保证,如果饮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严重损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状况通常就是用体重、身高与牙齿就是否发育正常这三项指标来衡量,要理解营养与体格发育的关系,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体重就是衡量婴幼儿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一项指标。

按一般规律,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应为3千克,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增加0、6千克;6个月以后,平均每月增加0、5千克。

宝宝出生6个月时,体重应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后体重增加速度减慢。

 但就是,从近年来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瞧,国内婴幼儿体重的增加已大大超过一般规律,这与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不少宝宝3个月时体重就能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

宝宝体重增加虽然就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但也要注意不能营养过剩,以免引起肥胖。

(二)、身高就是反映婴幼儿近期与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1岁以内增加50%,为75厘米;1-4岁内再增加25厘米达到1米。

婴幼儿身高增长的速度很快,所需要的营养也相对较多。

 日本儿童目前的体格状况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日本人身材矮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视营养,日本儿童的平均身高增加很快,从109、1厘米飞快增长到114、5厘米。

 

(三)、牙齿就是衡量婴幼儿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宝宝出生后6-8个月开始出乳牙,1岁时萌出6-8颗,2岁至2岁半时出齐,达到20颗。

宝宝牙齿的健康与钙、磷的供给关系很大。

在这一时期如果缺钙,将会导致严重的牙齿钙化不佳,影响咀嚼与消化。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特点

 一、研究对象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营养,因为营养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孩子的体格发育,而且直接影响智力发育。

事实上,婴幼儿营养从妈妈受孕时便应开始加强,因为就人一生的营养而言,胎儿期营养就是婴幼儿期健康成长的前提,而婴幼儿期营养又为学龄期体力智能的发育奠定基础。

 

从出生到6岁,就是人一生中头等重要的时期,人的能力、性格等大部分就是在这时期形成的,只要就是正常发育的孩子,出生时不存在聪明与愚笨,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惊人的差别,而此时的营养就是非常关键的。

 

婴幼儿营养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从胎儿到新生儿、婴幼儿与学龄前的儿童。

不同年龄的婴幼儿有其不同的生理特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一个连续过程,各期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并且相互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婴幼儿各生长发育期的划分以及特点,在护理与喂养婴幼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将会有助于我们及时采取正确与有效的解决方法。

通常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年龄段的划分如下:

 

1、胎儿期:

从卵子与精子结合到婴儿出生后称为胎儿期,从受精开始算起约为38周,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约为40周。

人的胚胎发育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胚期(1~8周)与胎儿期(9~40周)。

 

2、新生儿期:

从胎儿分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出生后足28天,称为新生儿期。

3、婴儿期(乳儿期):

0~12个月的年龄阶段。

 

4、幼儿期:

1~3岁的年龄阶段。

 

5、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指3~6岁,相当于"幼儿园"的阶段。

 

二、生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其一生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在出生的第一年中,头4~6月后其体重从出生时约3kg 增加至约6kg,而在一岁前,又再增加至9kg以上,所以发育的速率就是很快的。

从营养及生理方面来说,这一阶段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

 

(1)新生儿之后,开始从子宫内营养过渡到子宫外营养,它离开母体而独立,但其消化器官仍有不健全的地方,所以有人称初生儿为子宫外的胎儿,以表示需要特别的照顾,因此依赖母新的喂养。

 

(2)胎儿在怀孕后期大脑急剧发育阶段之后,乳儿出生5~6月之后到第二年末,大 脑在急剧的发展,并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需要营养素的支持。

 

(3)婴幼儿乳儿体内营养素的储备量相对的小,适应能力也低。

容易发生过敏,而这种不耐受性又往往不易察觉,有时误以为肠道感染。

因为最基本的表现之一就是腹泻,而腹泻却又会导致营养素的丢失。

 

(4)及至幼儿阶段后,上述的发育情况得到改进,乳齿生长与胃容量的加大(300~500ml,对食物的可接受性提高。

此时,幼儿正常条件下的活动加强,体力消耗也大,饮食也逐步过渡到基本上由自己的消化器官来摄取营养素的一个很长的过程。

(5)在这一阶段中,婴儿或幼儿就是生长非常迅速的机体,需要完全的营养素,但其消化器官正在发育而远未成熟,因此生理需要与身体的消化功能间存在着矛盾,在婴儿来说,唾液腺的分泌机能还低,咀嚼肌虽然已较早发育,有利于吮吸,但舌与齿远不能完成口腔消化食物的第一步,胃的容量很小,仅30~35ml,粘液腺与肌层很薄,胃的幽门括约肌比较健全,但贲门却往往仍未能紧闭,胃液虽然含盐酸、蛋白酶、凝乳酶等,但其分泌距离成人的消化功能还很远。

肠道的粘膜发育较快,但肠的肌层发育较慢,其神经丛及髓鞘也仍在发育中,故对肠液分泌及蠕动的调节还未健全。

不过,婴儿消化道对母乳的适应性良好 

 

第三章、幼儿所需营养素 

婴幼儿营养就是指0—6岁幼儿的营养。

营养对小儿的发育成长与健康起重要作用,特别就是婴幼儿时期,这时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年长儿与成人快,代谢旺盛,对营养需要量较大。

因此不仅要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还要掌握合理供给。

婴幼儿每日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不同,婴儿愈小需要量相对愈高。

同时婴儿体内营养素的储备量相对小,适应能力也差。

一旦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或消化功能紊乱,短时间内就可明显影响发育的进程。

 

一、热能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代谢越旺盛。

为了适应这种高代谢婴幼儿就必须摄入大量能量。

热量的外部来源由营养素供给。

1g蛋白质提供热能4cal,醣提供热能4cal,1g脂肪提供热能9cal。

六个月以下,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500千焦耳,7-12个月为400千焦耳。

 

小儿所需热量包括以下方面:

 

(1).基础代谢:

就是指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维持人体功能所需最低的热量。

婴幼儿时期所需量约占总热量50%~60%,1岁以内约为55cal/kg/d;6岁约44cal/kg/d,12~13岁约需30cal,与成人接近;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此为消化与吸收食物所需的热量。

从小儿总需热量来说,婴儿期约占7~8%;学龄前儿只占约5%; 

(3).运动所需:

就是指肌肉活动所需的热量。

1岁以内小儿约需热量为15~20cal/kg/d,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量逐渐增加。

好动、多哭与肌肉发达的小儿,需热量较大些; 

(4).生长发育所需:

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生长发育速度愈快所需热量愈多。

生后数月内约需15~20cal/kg/d,1岁时约需15cal/kg/d,到青春期增高,此项所需热能约占总热量的25~30%; 

(5).排泄的消耗:

每日摄取的食物不能全部吸收,有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利用便排出体外。

摄取混合食物的正常婴幼儿,约有10%的食物丢失在排泄物中。

 

二、蛋白质 

蛋白质用于婴幼儿维持各种组织新陈代谢,各种新组织的生长,以及各种组织的成熟。

幼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为40g,约相当于每公斤体重3g蛋白质。

蛋白质就是免疫抗体、激素、消化酶等物质不可缺少的成份。

婴幼儿不仅需要蛋白质来补充日常代谢消耗,还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故这一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有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喂养时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克;牛奶喂养时为3、5克;主要以大豆及谷类蛋白供给时则为4克。

另外,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远高于成人,同时由于婴儿体内的酶功能尚不完善,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也多于成人,即对于成人来说就是非必需氨基酸,而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组氨酸与酪氨酸。

婴儿自身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供给。

初生6个月的婴儿,9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均比成人大5~10倍,并要求氨基酸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如婴幼儿缺乏蛋白质,不仅影响大脑发育,也会使得体重与身高增加缓慢,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严重会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过量的蛋白质对婴儿无益甚至有害,可能出现腹泻、酸中毒、高渗性脱水、发热、血清尿素与氨升高等。

 [蛋白质的膳食来源]:

 

食物名称     蛋白质含量(%)  肉类(畜、禽、鱼) 10--20  奶类            1、5--4  奶粉            25--27  蛋类            12--14  干豆类          20--24  硬果类          15--25  谷类            6--10  薯类             2--3 

三、脂肪 

脂肪就是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组成所必需,也就是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能防止体热的消散,保护脏器不受损伤与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婴幼儿需要各种脂肪酸与脂肪类,其中必需脂肪酸提供的热量不应低于总热量的1%~3%。

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的热量约占总热量30%-35%,它的需要量也比成人多。

如长期缺乏脂肪的小儿,能体重下降、皮肤干燥易发生脱屑,还容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的膳食来源]:

 

动物油、植物油、奶油、蛋黄、肉类、鱼类等,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由摄入的醣类与蛋白质转化而来。

如供给脂肪过多,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与发生酸中毒。

 

四、碳水化合物 

热量供应的主要来源,其供热量约占总热量的50%,醣类能节省蛋白质的消耗量与协助脂肪氧化。

醣类缺乏时,身体便动用脂肪与蛋白质作为能(热)量来源,醣类供给充足时,部分醣类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内,剩余醣类能转化成脂肪。

婴儿需要碳水化物,母乳喂养时,其热量供给一半来自碳水化物,婴儿膳食中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