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650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docx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9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4分)

9、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

7、A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

记承天寺夜游(甲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游虎丘小记(乙文)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

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

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答:

答案:

7.D8.A9.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0.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1.用比喻来描写夜色。

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12.月色美好;幽静。

东施①效颦

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

【注释】①东施:

越国的丑女。

②西施:

越国的美女。

③病心:

心口疼。

④颦:

皱眉。

⑤里:

乡里。

【相关链接】邯郸学步

寿陵馀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选自《庄子·秋水》)

选文大意:

有个寿陵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赶去邯郸学习人家的步法。

可是,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巧,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记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家。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

(2)挈妻子而毒之走去:

1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2.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

(3分)

答案:

10.

(1)认为……美(1分)

(2)离开(1分)

11.译文:

她(丑女)只知道(西)邹眉很美,却不知道(西)邹眉显得美的原因。

12.我想对你说:

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1分),不可盲目效仿(1分)(如有其他建议:

言之有理也可);语言中肯(1分)恶搞或嘲讽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2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

(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

答案:

18.

(1)客居

(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  19.A  20.

(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答案要点:

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

(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

〈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通“无”)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分)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3分)

                                   

   

1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答案:

16.C(“阴”指江河的南岸)  17.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18.

(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只要译准“荷担者三夫”、“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只要译准“以”、“且”、“焉”、“如…何”,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A(该项中的“妻子”是从关心的角度提出疑问,并非反对移山)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发文学家____(人名)。

(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

6.节选部分的景色按照作者的游踪来写,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____的。

(将节选文字中的关键字组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