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608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docx

人教版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重点:

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二、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三、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

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

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2、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3、跟着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

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 设计:

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蚂蚁》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

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三、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

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起学过程: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

“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

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

“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第一幅:

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

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

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

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

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表现歌曲。

《做个好娃娃》(器乐活动)

器乐:

双向筒铃鼓三角铁响板碰铃

1、结合课本,结合音乐,结合交通交规进行整合。

进行文明德育教育。

2、掌握对休止符的使用。

3、通过完整的念歌词,使学生对节奏型学习有进一步的感受。

4、通过打击乐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5、把每段歌词进行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胖胖》

教学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自行设计动作进行合作表演了解领唱齐唱两种演唱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能参与合作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资料,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声问好

二、学习歌曲。

1、节奏游戏--模仿打拍,提示注意倾听(培养良好的音乐倾听习惯)

2、学习歌曲

师:

请同学们欣赏一遍歌曲范唱,听听小胖胖是怎样的孩子(第一段)

师:

请你用表情告诉老师

生:

回答

师:

请你再欣赏第二段,小胖胖经过大家的帮助后又是怎么样?

生:

回答

教师评价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请随老师一起来朗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师:

教师演唱,让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和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1、学生跟教师演唱歌曲。

2、让学生仪边演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请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4、分小组来领唱,齐唱,(比比谁的记性好)

教师评价

5、教师唱领唱,学生唱齐唱(第二遍交换过来)。

师:

请全班学生一起来演唱

6、小结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怎样的孩子?

请几个学生来回答

四、复习歌曲

小蚂蚁,红眼睛绿眼睛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能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认识沙锤的特性,能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歌唱,并在学唱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教学难点:

1、为歌曲创编歌词。

2、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除了句末落音不同外,其它三小节完全相同。

每个乐句开始时下行的旋律线和紧接着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进行,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

演唱时采用中速,注意保持活泼情绪,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应处理的弱一些,以表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景。

教具学具使用:

电脑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自制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1、师: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她是谁?

(多媒体课件:

春姑娘)春姑娘一到,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你观察过吗?

2、教师朗诵一段描写春天的散文。

(多媒体课件:

春天景色)

3、教师:

你能用最美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色吗?

4、教师:

让我们跳着舞到音乐中去寻找春天吧。

(听音乐跟老师表演《春天在哪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

春天太美了,大家都这么高兴,地里的种子耐不住寂寞了,他想钻出头,可是怎么也钻出来,怎么办?

谁能帮得了他?

(学生答:

小雨)

2、教师:

春天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

下春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

你能模仿吗?

3、教师:

小雨沙沙沙的下着,他落在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有什么变化?

4、老师代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

春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呢?

会有什么变化?

6、听录音范唱。

要求:

听出完全相同的两句。

7、教唱歌曲。

四、复习巩固

1、教师:

你觉得“小雨沙沙沙”这个地方怎样唱比较好?

为什么?

2、用自制的沙锤为歌曲伴奏。

教师:

你还可以怎样为歌曲伴奏?

3、分别扮演花儿、鱼儿和苗儿即兴歌表演。

五、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为故事《五彩的春天》编对话。

2、请你代表植物、动物对春雨说一句感激的话吧。

3、动手一起装扮美丽的春天。

4、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

六、小结

1、教师:

通过自己的劳动,我们把春天打扮的多美啊。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

(听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器乐沙锤》课本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能用听觉辨别不同的物体,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能将细小物体装入容器中,具有初步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喜欢参加小制作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沙锤一只,酸奶瓶若干。

黄沙、赤豆、黄豆若干。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操作活动:

做沙锤

出示沙锤,引导学生说出名称。

感知材料,启发学生说出制作沙锤的方法,激发学生制作沙锤的兴趣。

学生按意愿选择黄沙、赤豆、黄豆中的一种材料制作沙锤。

学生自由玩沙锤,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初步感知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沙锤发出的不同声响。

二、游戏活动:

听辨沙锤,给沙锤找家

引出教师制作的三个沙锤,激发学生听辨各个沙锤中所装物体的欲望。

引导学生听辨沙锤中所装物体的不同,给沙锤找家,教师检查学生沙锤分类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玩沙锤,听辨好朋友的沙锤中所装的物体,再次给沙锤找家。

三、表演活动

学生用自制沙锤,随音乐自由伴奏,体验快乐。

《春天悄悄来临》(欣赏)

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中,聆听与律动是分不开的整体,在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们不断熟悉音乐,用身体感受音乐,一年级的下册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欣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是一首管弦乐曲,单单让一年级的孩子们静下来聆听,是不能让他们感受音乐课中所描绘的情景的.于是我采用"听"与"动"的巧妙结合,让孩子们身心很自然的融入到音乐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在欣赏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春天的美及用自身动作表演创造出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2、在欣赏乐曲中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复习有关春天的歌曲:

同学们都听过了不少关于春天的歌曲,你能唱一唱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