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405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docx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

高一年政治科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  )

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②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③由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④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特点决定的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支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就是说(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同以往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

这是因为按劳分配(  )

①是对收入差距的根本否定 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③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对张某家庭收入的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

张某在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作

妻子在某外商

独资企业工作

女儿在某民办学校当教师

存款利息收入

月收入

3000元

4000元

3600元

400元

①按劳分配收入3000元,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7600元 ②按劳分配收入0元,按生产要素收入3600元 ③属于劳动收入的有10600元,属于财产性收益收入的有400元 ④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10600元,财产性收益收入400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

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

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6.“十二五”期间,国资委将加强国企改革,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特别强调要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上有所突破。

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

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 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在收入分配中要兼顾社会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②人人平均,平均主义 ③公平不在于差别的大小,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④如果差别不影响社会稳定,并给人以激励,使社会具有活力和效率,就是公平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8.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①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保证人们同时过上幸福生活 ③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④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④

9.要做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就必须(  )

①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制度 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目前中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40%左右,已跻身于最低国家之列。

在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65~70%之间。

中国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农民生产收入 ②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

③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④增加教育投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传递出社会公平新希望。

让社会更公平,从经济角度看国家就必须(  )

①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2.近年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备受关注。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其重心是初次分配领域。

下列选项中,居民收入属于这一分配领域的是(  )

①某市低保家庭定期获得的低保收入 ②农民王大伯承包5亩土地获得的收入 ③老王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④小张凭一项发明参股某企业获得的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又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因为(  )

A.效率与公平已经完全一致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提高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D.效率和公平是完全对立的

14.解决右面漫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  )

①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实现同步富裕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5.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于2015年初开始实施,央企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将根据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倍确定,绩效年薪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而任期激励收入则不超过年薪总水平的30%。

这反映了(  )

A.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B.政府取缔过高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C.再分配调节机制更注重公平

D.国家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6.有文章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学会在社会公平和经济市场化两个“鸡蛋”上跳舞,而不要把任何一个“鸡蛋”打破。

要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  )

①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③必须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必须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国民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7.财政是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进行的社会收入的分配。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收入的分配 ②财政具有固定性的特点 ③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④财政就是财政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8.对财政和预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财政是对国家收入的分配 ②财政就是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③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是无偿的 ④预算是国家财政的基本收支计划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我国政府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由此可以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0.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发展高速铁路,加大力度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加大力度推行“宽带中国”战略。

国家加大力度实施这些措施是着眼于运用财政(  )

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下列直接体现这一作用的有(  )

①国家发放的必要的生活困难补贴 

②国家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 

③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重点投资治理大江大河 

④国家发行国库券以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2015年4月,受经济增长趋缓、价格涨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增幅较小。

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商品价格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必然相应降低 ③我国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④企业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针对新一轮的个税改革,提高起征点的提议受到江浙、广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欢迎,但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并不赞同,提高了起征点,这些地区本来就不多的税收势必减少,财政收入也会减少。

在这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分配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D.企业利润

24.观察下面甲、乙、丙、丁四幅图片,属于财政收支平衡的是(  )

  

  

  

 

 

甲乙丙丁

A.甲、乙B.甲、丙

C.丙、丁D.乙、丁

25.转移支付是再分配中用以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

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

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 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 ③政府发给农民的良种补贴 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6.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  )

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税收是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27.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  )

A.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B.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8.“国是篱笆税是桩,拆了桩子篱散光。

你添饭来我加桩,国富民强世代昌。

”这条税收短信启示我们(  )

A.税的征收是法律规定的

B.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C.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9.《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明确规定:

个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

不按规定自行申报的行为属于(  )

A.偷税B.欠税C.骗税D.抗税

30.“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怀,关切那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

税款在交纳的那一时刻起,就转换为一种自觉:

这个国家有我一份,时时刻刻考虑这个钱怎么花,花的妥不妥。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B.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的“纳税人”意识

C.税收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31.下图漫画中的纳税人(  )

①不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故意隐瞒应纳税收入,是一种偷税行为 ③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④不懂得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纳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苏东坡是宋代的文坛巨匠,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很有建树。

他提出通过减免零售商的赋税,刺激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的商税收入。

苏东坡的税收思想肯定了(  )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税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税收有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

④税收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