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341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docx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卷人: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

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的美学和艺术观念中,还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态度,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王维《栾家濑》诗写道: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

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它的体验性,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

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二是它的浑全性,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

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

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

1.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

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

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

D.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

2.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3分)(  )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

高祖预,晋征南将军。

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

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

兄坦颇涉史传,宋武帝平长安,随从南还。

元嘉中,位青、冀二州刺史,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尝与文帝言及史籍,上曰:

“金日磾忠孝淳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此辈人。

”坦曰:

“日磾之美,诚如圣诏,假使出乎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

”上变色曰:

“卿何量朝廷之薄也?

”坦曰:

“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土,直以南渡不早,便以伧荒赐隔。

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

”上默然。

北土旧法,问疾必遣子弟。

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韦华。

华子玄有高名,见而异之,以女妻焉。

累迁长沙王义欣后军录事参军。

元嘉七年,随到彦之入河南,加建武将军。

魏撤河南戍悉归河北,彦之使骥守洛阳。

洛阳城废久,又无粮食,及彦之败退,骥欲弃城走,虑为文帝诛。

初,武帝平关、洛,致钟虡旧器南还。

一大钟坠洛水中,至是帝遣将姚耸夫领千五百人迎致之。

时耸夫政率所领牵钟于洛水,骥乃遣使绐之曰:

“虏既南渡,洛城势弱,今修理城池,并已坚固,军粮又足,所乏者人耳。

君率众见就,共守此城,大功既立,取钟无晚。

”耸夫信之,率所领就骥。

及至城不可守,又无粮食,于是引众去,骥亦委城南奔。

白文帝:

“本欲以死固守,姚耸夫入城便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

”上怒,使建威将军郑顺之杀耸夫于寿阳。

耸夫,吴兴武康人,勇果有气力,宋偏裨小将莫及。

十七年,骥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著于齐土。

自义熙至于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骥为吏人所称咏。

后征为左军将军,兄坦代为刺史,北土以为荣焉。

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上遣主书诘责骥,并检开函之主。

骥答曰:

“开函是臣第四息季文,伏待刑坐。

”上特原不问。

卒官(节选自《南史·杜骥传》)

注:

伧荒:

荒远粗鄙的人。

清途:

清贵的仕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疾必遣子弟问:

问候

B.骥乃遣使绐之曰绐:

欺骗

C.君率众见就见:

D.骥亦委城南奔委:

放置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B.义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C.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D.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北方风俗,父亲指派杜骥到韦华家,韦玄认为其与众不同,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B.宋军败退时,杜骥逃难,却将失守洛阳的责任转嫁于姚耸夫,宋文帝下令杀了姚耸夫。

C.杜骥担任青、冀二州刺史八年,以德政著称于齐地,从义熙至宋代末年,受到官吏和百姓称颂的刺史只有两个人。

D.文帝写给杜坦的信被偷看后,杜骥决定由自己儿子顶罪,让第四子俯首等待皇帝治罪。

7、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

A、王勃《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B、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

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C、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以山南水北为阴。

D、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叫及第,未中叫落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题4分)

(1)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译文:

(2)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

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9、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10、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分)

1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        ”。

1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14、《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犒赏将士、军乐高奏场景的两句是:

“       ,       。

16、《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

17、张养浩路过潼关,遥想当年秦汉时期的全盛景象,看眼前荒芜一片,昔日繁华如过眼烟云,万间宫阙都做了土,不禁长叹:

         ;         。

18、箫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时夜叩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2分)

小精灵

[美]劳伦斯·威廉斯

即使在这么明显的麻烦中,被警察紧紧地抓住手腕,强尼的眼神依旧是那么自然、坚定,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卡斯楚曾经看到过这种眼神,他明白它们意味着什么,因此他立刻做了一个决定——为强尼开脱,声称强尼是受他指使而为。

警官卡尔明白他的心思,急忙劝道:

“你以为这么做是在给小孩子一个机会吗?

我告诉你,大错特错!

你只是让他再回到法兰克·佛森的手下,让那个恶棍再教他更多犯罪的伎俩罢了!

卡斯楚脸上的笑容顿时失去了大半。

“不,”他轻轻地说,“不,我绝不会袒护佛森。

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佛森。

卡尔不想再做任何争辩,便放开强尼,转身走出店门。

剩下的两人——一个是60岁的老人,一个是14岁的小鬼,仿佛有了无言的默契。

一直等到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卡斯楚摊开手掌。

“现在,”他用认真的语气说,“你可以把锁还给我了吧。

”强尼一语不发地松开手掌,把锁挂回架子上。

卡斯楚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锁头,把你的鞋带给我。

卡斯楚命令的口吻使强尼不得不弯下腰,解下又破又脏的鞋子的鞋带。

卡斯楚拎起鞋带,检查了一下两端的金属头,然后把鞋带的一端插进钥匙孔里。

他的手指轻轻挑动了三四下,锁头“啪”的一声就开了。

强尼惊讶地探过头来。

“嘿,你怎么弄的?

“别忘了,我是一个锁匠。

小男孩的表情立刻变了。

“嘿,你不只会这样吧!

”强尼马上接口,“我记得佛森提起过你,他说你以前是保险箱大盗——最伟大的保险箱大盗!

“以前的兄弟是这么称呼我的。

”卡斯楚顺手把东西整理了一下,“强尼,我们来谈个交易如何?

刚刚我已对你略施小惠了,我需要一个孩子来替我看店,每天3小时,放学以后来,星期六则是全天。

我每小时付75美分,你想不想做?

强尼脸上好奇、惊异的表情这时变成不屑一顾的神色。

“如果我需要钱的话,我知道该怎么去弄。

才不要整个礼拜为了工作而操劳呢!

“而且,如果你找不到门路,”卡斯楚接着说,“你的朋友佛森也一定能帮你,对吗?

那种骄矜、自恃的神色又出现在强尼的脸上。

“没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