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325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枣庄三十二中2018-2019年度第一次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A.着落(zhuó)侍弄(shì)水涨(zhǎng)咄咄逼人(duó)

B.混着(hùn)莅临(wèi)贮蓄(zhù)绿茵茵(yīn)

C.黄晕(yūn)应和(hè)高邈(miǎo)一霎时(chà)

D.粗犷(kuàng)铃铛(dang)草垛(duǒ)澄清(ché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干燥爆怒翻来复去披蓑戴笠

B.分岐窠巢花枝招展各得其所

C.蓬勃诀别水波粼粼倾盆瓢泼

D.冷冽抖擞喜出望外秋风箫瑟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雪白的鸽子在响晴的天空中飞翔。

B.这位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十分有趣,那咄咄逼人的语调也常被同学们模仿。

C.春节里,孩子们呼朋引伴.,到大街上观花灯。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强了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C.鞠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D.学生能否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之一。

5.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双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⑤①④②③

7.下列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秋天的思绪。

本诗把几个富有季节特征的名词串联起来,创设荒凉萧瑟的秋景图,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C.作家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温柔、细润、甜美,夏雨热烈、粗犷也奔放,秋雨端庄而沉思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D.《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小说代表作《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王湾)

(2),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3)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4)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

(5)“”,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朱自清)

(6)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7),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8)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杜甫)

(9)《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二、阅读园地

(一)古诗阅读(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2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3分)

 

11.李白的诗以丰富的想象著称,这首诗中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是如何体现的?

(3分)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丘舍去入门不顾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

请说明理由。

(3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18题。

(13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

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本文围绕“看花”写了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3分)

 

16.文章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3分)

 

1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把加点字“扑”换成“走”好不好?

为什么?

 

(2)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能不能把句中两个加点

词去掉?

说说你的理由。

 

1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

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

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

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

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

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

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

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

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

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

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

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

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

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

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

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

“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

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

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

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

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

“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

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

母亲却笑微微地说:

“枣树越打越旺。

”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

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

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

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

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

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

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

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

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有删改)

19.阅读第⑥-⑪段,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

(2分)

示例:

第一次:

无理哭闹后打枣。

第二次:

       时打枣。

      第三次:

       后打枣。

20.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分)

(1)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2)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