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131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第三章讲义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教育目的: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特点

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预期性、质的规定性、社会性、时代性。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联系

教育方针:

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总的方向。

二者区别:

1、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针主要从政策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层面表达教育的理想。

2、教育方针具有政策规定性和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

3、教育目的有时是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教育方针由政府和政党提出的。

四、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六、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

学校——培养目标

教师——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七、

(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来源于教育解决的矛盾)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的教育理想

(2)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2、就是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

八、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1)个体本位论:

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赫钦斯、马斯洛。

观点: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荀子、柏拉图、康德、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泰斯纳。

观点: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3)教育的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

(4)教育的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斯宾塞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阐述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培养独立的个性。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一)五育的相对独立性,各自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德育含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含义: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

体育含义:

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

美育含义: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形成创造美的能力为美育的最高层次。

劳动技术教育含义: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力。

(二)五育之间的联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

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

智育:

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

体育:

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趋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

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使人学会生存,实现途径是终身学习。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素质教育概念

定义:

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未来性

3、素质教育的内涵:

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和最根本的要求);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全面发展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改变教育观念

(二)转变学生观(三)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四)建立素质教育保证机制(五)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素质教育应避免哪些误区?

(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三)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

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息和毅力。

(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种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

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五)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理解。

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并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是学习的目的。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七)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

其次,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是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

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第三节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的概述

1、学校的概念

学校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2、学校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为统治阶级服务。

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含义: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学校文化特性: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3、学校文化构成:

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与制度文化构成。

物质为文化:

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环境与基础设施等。

精神文化:

校风、学风、教风、班风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组织与制度文化:

学校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

4、学校文化的特征

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5、学校文化形成过程

(1)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2)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

(3)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

(4)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三、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概念

(1)、广义的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狭义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

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2、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的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3、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基本类型)?

(1)双轨制学制(19世纪欧洲);

(2)单轨制学制(19末20初世纪美国);

(3)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

4、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我国的制度化教育开始于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全国统一教育宗旨的形成

非制度化教育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代表人物:

库姆斯和尹立奇。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之父:

法国保罗—朗格朗)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8)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6、终身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全民性、形式多样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和实用性

第四节我国的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开始于“废科举,兴学校”

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进程

1、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

又叫《钦定学堂章程》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癸卯学制”承袭了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