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5657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11页word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整理复习”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二、教学目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3、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

2、清晰理解“线与角”这些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四、教具:

直尺、量角器、三角板,课件(标有两圈度数的角,辨析题,作业题)画有长方形、角、平行线等网络图的纸卡、学生随堂作业纸

学具:

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作业纸(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感知整理,

组长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认识,你们的责任重大,负责全组同学的学习情况。

每个小组从这个位置起是1号,顺时针依次是2号、3号、4号每5号、6号。

同学们能找到自己是几号吗?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作业纸和一个信封,组长收好,用时再拿出来,能做到吗?

不错,精神头十足。

我们试试话筒,找个话题,就聊聊学习习惯吧。

你们平时整理过书包吧?

为什么整理?

整理之后感觉怎么样了?

(条理、整齐、实用)能说说是怎么整理的吗?

(同学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在整理之前,首先要把书包里的物品倒出来,也就是说先清点物品,再分类整理)从这个小小的细节看得出同学们的学习习惯还是不错的,相信同学们课堂上的表现会更棒。

可以上课了吗?

(一)、承接谈话,导入课题

师:

课前我们谈到了整理书包,数学知识也同样需要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角的度量整理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交流主要知识。

师:

回忆一下角的度量这一单元讲了哪些内容?

生:

线段、射线、直线。

(师相机贴知识卡:

线段、射线、直线)

师:

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具体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

他们又有什么联系?

生:

他们都是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贴知识卡:

线)

师:

我们还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

平角、钝角、直角、周角、锐角。

(师贴:

平角、钝角、直角、周角、锐角)

师:

这些都是角的分类。

(贴:

角的分类)能具体说说什么样的角是平角、钝角、直角、周角、锐角?

(平角等于18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90度的角叫直线,周角等于360度。

师:

说得多准确。

你能按照角的度数的大小进行排列吗?

生: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

看来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生: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与画出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

什么叫角?

(贴:

角)

生:

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

我们还学过什么知识?

生:

量角。

(师贴:

角的度量)

师:

用什么工具量角?

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师:

画角,用什么工具画角?

还可以用什么工具画角,能画哪些角?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

30°、45°、60°、120°、90°、105°

师:

也就是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快速翻翻课本有遗漏的知识吗?

生:

过一点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2、归纳整理知识网络

(1)、小组自主整理

师:

我们通过回忆、看书一起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师板书:

回顾知识)知识点还真不少,象老师这样随意摆放乱不乱?

生:

乱。

师:

接下来该干什么?

(归类整理)对呀,就象整理书包那样进行分类整理,怎么整理?

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

有想法了吗?

哪个小组愿意到黑板上来整理?

下面的同学拿出信封里的卡片试着整理整理。

小组合作整理。

(2)、师生共同整理

师:

我们看黑板上整理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

我们首先分成了线与角两大类。

角分为: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除了角的分类外,还有画角、角的度量。

师:

你们的想法很好,下面的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排列的不太美观,师重新排列整齐)这样分成了角和线两部分。

角和线有联系吗?

和哪种线有联系?

什么联系?

(什么叫角?

现在有想法了吗?

)大家还有意见吗?

师:

请同学们把你们组整理的不太满意的地方再完善完善。

小组再度整理。

(两位同学提出角的排列要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先排角的度量,再画角,最后角的分类)师:

刚才两位图形提出要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来排列,想法很好,但如果这样竖着排的话,黑板盛不下,也不美观,因为他们属于并列关系,为了美观对称,我们把角的分类放到中间,可以吗?

(可以)

师:

看着我们自己整理的作品感觉怎么样?

生1:

简洁,使人一目了然。

师:

用词多准确。

生2:

能看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生3:

非常有条理,还很全面。

师:

你们的感觉太对了。

表面上看来零散的知识,经过大家的整理变得简洁、清晰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你们可真不简单。

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卡片收起来,看哪个小组会合作,动作快。

师:

这一单元的知识我们整理完了。

我们在这单元之前和之后还学习了许多图形,想一想哪些图形和这一单元的知识有联系?

组内交流交流。

生1:

长方形。

师:

长方形和谁有联系?

生1:

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是线段。

生2:

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有的角是锐角,有的是钝角,还有的是直角。

师:

你们还没学三角形的分类,仅仅学习了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就知道了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有钝角三角形。

你们的知识面可真宽!

生3:

平行四边形和线段有关系,还和锐角、钝角有关系。

生4:

梯形,正方形。

师:

还有五边形、六边形等等许多图形都和角和线段有关系。

直线和谁有关系?

生5:

平行。

师:

由平行,你又想到什么?

生:

垂直。

师: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特殊在哪?

(是直角)

师总结:

同学们不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还和前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你们太了不起了,表扬表扬自己!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孤立地学习某一点知识,要有意识地联系前后学习的知识,这样,我们学习的知识才更加系统深入,才能做到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一字一顿)

(三)  、自主交流,释疑解难

师:

以上我们一起对“角的度量”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板书:

归纳整理)我们复习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把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有错的、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弄明白。

回忆一下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组内交流交流推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师板书:

画角、量角、概念)

师:

集中各组的情况,大致就这三个问题,我们就集中解决这几个问题。

这样吧,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画一个规定度数的角,我们看看画角时问题出在哪?

单号的同学画一个55度的角,双号的同学画一个110度的角。

生独立作图。

师:

你感觉在画角时最大的困难在哪儿?

生:

忘标角的标志和度数。

师:

这不难,你只要注意记着标上就可以了。

生2:

手一动就画不准了。

师:

画角的窍门有二:

一是方法,二是多练。

谁上来演示画角的方法。

生在实物展台上边操作边讲解,师画龙点睛:

画一条边,两重合,点一点,连线,标度数。

你们都是这样画的吗?

(是)看来方法都掌握了,问题就是练,多练,熟能生巧。

你们画的准不准确呢还需要用量角器来验证,量角的关键也有二:

一是放准量角器,二是读准刻度。

量角器怎么放才算准呢?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一生上来放,结果没对准中心点)师:

这样行吗?

谁来帮帮他。

师强调:

两重和:

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像这样该读哪圈的刻度?

(外圈)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再放一个,这个该读哪圈?

(里圈)

师总结:

角的一条边和哪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就读哪圈的刻度。

外圈的刻度适合量开口向左的角,内圈的刻度适合量开口向右的角。

(课件出示一个标有两圈度数的角)∠1和∠2分别是多少度?

没有量角器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

看钝角还是锐角)师:

这个办法好,我们在以后量角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检验对错。

现在你会量角了,同桌交换用量角器检验一下,如果有问题,现在小组内能解决吗?

小组量角。

关于画角和量角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

我们再来看看概念(课件辨析:

下面的说法对吗: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2、直线比射线长。

3、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一个钝角。

师:

关于这部分知识,还有问题吗?

(四)、巩固练习,提升能力(5分钟)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选合适的题目做一做。

《角的度量整理复习》综合性诊断练习

(选择适合你的题目做一做)

一、容易出错的题

(一)、辨一辨

1、一条直线长5厘米。

()

2、角的两边画的越短角就越小。

()

3、大于90°的角一定是钝角。

()

(二)、选一选

1、时针和分针成30°的时间是()

①2时②8时③1时

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的角是()

①160°②40°③120°

3、用放大镜看50°的角,角的度数()

①变大了②变小了③不变

(三)、连一连

直线线段射线线

(四)  、数一数

()条射线()个角

二、具有挑战的题

(一)、你能填出几种?

平角—()角=()角

(二)、量一量、想一想

∠1=()度∠3=()度

∠2=()度∠4=()度

你的猜想是(),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你的结论是()。

(生在作业纸上独立作业)

师:

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有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吗?

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做的:

(重点处理一、(三)、连一连,线只和曲线相连,漏线段、射线、直线;二、

(一)、你能填出几种?

让生回答。

师评价:

填出一种的举手,好!

填出两种的举手,非常好!

填出三种的举手,特别好!

二、

(二)、你得出结论了吗?

师;这是初中我们将要学习的平行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有兴趣的同学可课下探究。

(五)、课堂总结(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