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5363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1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硫酸钠、空气

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

C.黄铜、苏打、牛奶

D.氢气、石油、熟石灰

2.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CuSO4溶液B.CO2C.CuOD.H2SO4

3.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水呈碱性

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4.业制镁的方法为:

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含氯化镁)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

该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

6.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

C.盐酸D.二氧化碳

8.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SO3

KOH溶液

石灰水

Mg(OH)2

Cu(NO3)2溶液

稀硝酸

AgNO3溶液

Zn

CaCl2溶液

Fe2O3

稀硫酸

CO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

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11.“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12.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13.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4.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Cl、NaCl、Na2CO3B.KNO3、Ca(NO3)2、NH4Cl

C.CuSO4、H2SO4、MgCl2D.AgNO3、NaNO3、HCl

15.稀盐酸和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D.Ca2+、Na+、HCO3-、Cl-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8.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19.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20.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CO2B.SO2C.NH3D.NO2

21.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Fe3+Na+OH-B.K+SO42-Na+NO3-

C.Cl-K+SO42-Ba2+D.Ca2+Cl-CO32-Na+

2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23.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24.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

A.氢气B.氯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①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雨一定是酸雨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26.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27.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28.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B.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y点和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29.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30.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Ba2+、K+、NO3-、CO32-、H+

B.K+、Cl-、Mg2+、NO3-、H+

C.Fe3+、SO42-、OH-、Cu2+、H+

D.Ag+、Ba2+、Cl-、NO3-、K+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A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

A、氮气属于单质;硫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红磷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黄铜属于合金,是混合物;苏打属于盐;牛奶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氢气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碱,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2.C

【解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6.5:

40,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盐酸有剩余,盐酸能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硝酸银溶液反应。

A.CuSO4溶液不与盐酸反应;B.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C.CuO是金属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D.H2SO4和盐酸不反应。

故选C。

3.B

【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的方程式:

CaCO3

CaO+CO2↑;CaO+H2O=Ca(OH)2;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方程式是:

MgCl2+Ca(OH)2═Mg(OH)2↓+C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是:

Mg(OH)2+2HCl═MgCl2+2H2O,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方程式是:

MgCl2

Mg+Cl2↑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5.D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以鉴别,正确;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C、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互相刻划,纯铝上会留有痕迹,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遇酚酞溶液都变红,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D。

点睛:

在进行物质鉴别时,所选择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应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把欲鉴别的物质区分开来。

6.A

【解析】

试题分析:

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A正确.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