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113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6月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管理部门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地通信管理局等。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自律组织有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于1984年9月6日,会员由从事软件研究开发、销售、培训、应用、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服务以及为软件产业提供咨询、市场调研、投融资服务和其他中介服务等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自愿结合而组成,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是唯一代表中国软件产业界并具有全国性一级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组织。

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于2001年5月25日,由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70多家互联网从业者共同发起成立,是由中国互联网行业及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成立于2014年6月28日,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其主要职能是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权益,促进电子信息行业自律,协助和支撑政府开展行业管理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行业利益,促进电子信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行业主要法规和政策

二、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1、行业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信息产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随着应用程度的不断提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与企业生态链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于提高运营效率、改进管理方式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对企业用户长期发展的战略价值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指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9362亿元,同比增长9.9%。

近年来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业务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机构,有利于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稳定运行。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展和提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机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行业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服务地位更加突出

由于信息技术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两大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服务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以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系统的维护为主转向现在的以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企业决策方案的咨询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运营服务为重点。

同时,用户对信息技术服务作用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用户强调用服务支持产品,而现在则强调用信息技术服务来支持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和事业发展战略,并逐步变成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变化使得信息技术服务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

(2)“工业4.0”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从2007年开始,国家深入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传统行业结构升级,将为国内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创造新的市场,特别是软件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突出,软件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拉开了中国版“工业4.0”的大幕,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将引领大型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

(3)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方兴未艾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加速演进,为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源,并带动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延伸。

大数据领域,新业态加速成熟,部分企业已建立了大数据基础平台,一批新兴的专业化大数据企业纷纷崛起,数据即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云计算领域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大规模用户并发等核心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云计算已经成为大多数网站、移动应用、电子商务、视频服务等的重要后台支撑,同时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环境污染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虚拟/增强现实、区块链等前沿方向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演变出更多综合性的新应用,成为产业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汇集的重要领域,驱动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创新发展。

三、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是处于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共同竞争的局面,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

国外厂商占据着高端金融、电信等行业,具有很高的竞争力,但其产品与服务对国内用户的本地化程度低,服务成本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能够达到与国外知名厂商抗衡的实力,并在本地化服务中占明显优势。

目前,国内的产品提供商占据了大多数行业市场,但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模仿国外大厂商,且面临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白热化的现象。

四、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对软件企业实行认证制度,对软件产品、软件著作权实行登记制度,即“双软认证”。

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一般需要取得软件企业认证证书。

另外,一些代表着企业研发能力以及综合实力的证书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等资质证书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能获取,而ISO9001、信息安全等相关行业资质认证也需要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申请。

总之,进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并发展壮大均需具备一定的资质,资质认证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2、技术壁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行业进入需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其中,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公司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满足不断涌现的新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应用需求,公司不仅需要掌握现有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建模、程序设计、代码测试等软件工程技术,还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

3、人力资源壁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于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化需求提供信息化服务,行业内企业不仅需要掌握软件研发核心技术的专家型研发团队,还需要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

目前行业内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对高端技术人才的争夺较为激烈。

因此,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精通行业经验、熟悉项目管理和实施办法的专家团队和技术人才是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关键要素。

4、资金规模壁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往往包含需要较大资金规模周转的业务,无论是产品研发、项目实施还是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另外一些重要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一般会对投标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设置较高的门槛,从而使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失去参与资格,因此资金投入成为制约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5、客户资源壁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一般需要通过长期的市场推广和优质服务才能逐步建立客户资源,而客户资源一旦建立,由于产品使用习惯的存在,客户会对其原有服务厂商和产品容易形成依赖,对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维持一定的忠诚度。

目前,位居国内前列的软件厂商通常都与客户建立有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合作关系,新的行业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培养出稳定的客户资源,获得客户认同。

五、行业市场规模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继续鼓励和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行业业务收入突破8万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30%,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5%。

信息安全产品收入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社会和各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2019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中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

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

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9362亿元,同比增长9.9%。

其中,全行业实现软件产品收入20067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28.0%;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2574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59.3%;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7820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0.9%。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

建设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作为人才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在国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国务院相继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鼓励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保障;工信部相继编制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发展规划,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税收优惠方面,国家对软件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的认定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行业内企业的税负,支持企业的研发和扩大再生产。

(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信息处理量较大的企业级客户。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企业级客户群体在数量、规模和综合实力方面取得了较好发展,并且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对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的需求也快速增加。

高端企业级客户市场的发展对信息系统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此外,中国政府正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投入,包括公共工程、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预计将产生大量技术系统服务需求。

(3)信息技术持续创新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继承性和产品复用性强的特点。

为满足用户日益增多的需求,提供高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的服务,公司就必须进行系统软件的更新换代、数据库技术的推陈出新。

另一方面,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进步,用户的需求也会扩大,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2、不利因素

(1)技术替代快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

主要包括对产品及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错误、对研发工期及成本的控制不足、开发失败、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